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葡萄籽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的体内实验,测定大鼠肝和脑组织中由CCl4诱导产生的过氧化脂质生成物丙二醛(MDA)(TBA法)的含量、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色法)活性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比色法)。结果:葡萄籽提取物可明显降低大鼠肝和脑组织中MDA的生成量,明显升设备在清中SOD活性和T-AOC。结论:葡萄籽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在戊四唑(PTZ)点燃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35mg·kg^-1PTZ建立癫痫点燃模型,取正常大鼠10只及造模成功大鼠30只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PTZ模型组、LTG组(25mg·kg^-1)、卡马西平阳性对照组(60mg·kg^-1),分别腹腔注射对应药物28天后,观察其行为学变化,28至31天检测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变化,第32天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拉莫三嗪可显著延长大鼠癫痫发作的潜伏期、降低发作分级和持续时间;缩短逃避潜伏期;提高脑组织中SOD、GSH、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拉莫三嗪对戊四唑大鼠点燃模型具有抗癫痫作用,并能提高点燃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双苯氟嗪对氯化铝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对氯化铝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铝制备痴呆大鼠模型,灌胃给予2个剂量双苯氟嗪(3.0和10.0mg/kg)60天,跳台仪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生化分析法测定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tivecapacity,T AOC)。结果学习记忆测试结果显示,除记忆测试中双苯氟嗪3.0mg/kg对错误次数无明显影响外,2个剂量均可缩短模型动物的反应时间及累积电击时间,延长跳台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生化指标测定显示,双苯氟嗪10.0mg/kg可显著增强模型动物脑组织中SOD活力和T AOC,降低MDA的含量,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双苯氟嗪3.0mg/kg组脑组织中MDA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OD和T AOC亦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剂量组各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苯氟嗪对氯化铝致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这种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四氯化碳 (CCl4 )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大鼠的体内实验 ,测定大鼠肝和脑组织中由 CCl4 诱导产生的过氧化脂质生成物丙二醛(MDA) (TBA法 )的含量、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比色法 )活性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 (比色法 )。结果 :葡萄籽提取物可明显降低大鼠肝和脑组织中 MDA的生成量 ,明显升高血清中 SOD活性和 T- AOC。结论 :葡萄籽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s,GSPE)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大鼠采用链脲菌素联合高脂饮食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formin,MET,140 mg·kg-1·d-1,灌胃),GSPE低、中、高剂量组(GSPE1、GSPE2、GSPE3分别为20、40、80 mg·kg-1·d-1,灌胃)。2个月后,观察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学习能力、海马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能力下降(P0.05);MET组、GSPE3组定位航行学习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MET组和GSPE3组海马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机制可能与增强SOD活性、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减少MDA的生成有关,并且葡萄籽原花青素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ALA)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以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组、α-硫辛酸50 mg/(kg·d)干预血管性痴呆组(VD+ALA)和α-硫辛酸50 mg/(kg·d)干预假手术组(sham+ALA)。利用Morris水迷宫观测各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动物脑组织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MMP下降,ROS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α-硫辛酸干预血管性痴呆组与血管性痴呆组相比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脑组织MMP明显升高,ROS明显下降,SOD含量增加。结论 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损伤在VD发病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LA能够保护脑线粒体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α-硫辛酸( ALA)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以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组、α-硫辛酸50 mg/( kg·d)干预血管性痴呆组( VD+ALA)和α-硫辛酸50 mg/( kg·d)干预假手术组( sham+ALA)。利用Morris水迷宫观测各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动物脑组织线粒体膜电位(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活性氧自由基(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MMP下降,ROS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α-硫辛酸干预血管性痴呆组与血管性痴呆组相比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脑组织MMP明显升高,ROS明显下降,SOD含量增加。结论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损伤在VD发病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LA能够保护脑线粒体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tamoxifen,TC)对雌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C2.5mg·kg^-1组、TC5.0mg·kg^-1组、TC10.0mg·kg^-1组5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跳台及八臂迷宫等行为学实验检测TC对雌性SD大鼠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被动回避条件反射能力及主动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3周后,TC各剂量组被动回避条件反射能力明显下降(P〈0.05),表现为跳台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减少,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增加。6周后,TC各剂量组大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被动回避条件反射能力及主动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表现为Morris实验定位航行的潜伏期增加,目的象限的停留时间减少,第一次到达平台的时间延长;跳台实验中逃避潜伏期显著减少,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增加;八臂迷宫实验中主动学习过程中总路程明显延长,典型性错误次数显著增加。结论:雌性SD大鼠腹腔注射TC6周后,其学习记忆能力随着TC剂量的增加而降低,TC对雌性S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龙醒脑片(DLXN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钙离子(Ca^2 )含量的影响。方法:对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方法建立VD大鼠模型;用水迷宫法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处死大鼠测脑组织SOD活性、MDA、Ca^2 含量。结果:丹龙醒脑片大,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水迷宫实验的错误次数及游泳时间明显减少,脑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Ca^2 浓度降低,结论:丹龙醒脑片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改善自由基代谢,减轻神经细胞Ca^2 超声有关,这可能是丹龙醒脑片治疗VD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芍药苷(PF)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芍药苷低剂量组12.5 mg/kg、中剂量组25 mg/kg、高剂量组50 mg/kg),每组10只。模型组与给药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结合腹腔注射硝普钠法造模,假手术组不阻断CCA及注射硝普钠。造模后第2天给药组予灌胃给药,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30 d。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比较各组AchE、SOD活性。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定位航行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第5天明显比第1天短(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潜伏期在各个时间点均延长,而穿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潜伏期呈缩短趋势,第5天比第1天短(P<0.05);穿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2)跳台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错误次数明显增加,而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的错误次数均明显降低,潜伏期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潜伏期延长更显著(P<0.01)。(3)脑组织匀浆中AchE、SOD活性: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chE活性增高、SOD活性降低(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AchE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均升高(P<0.05或P<0.0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AchE活性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芍药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基于抑制AchE活性,增加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er雄性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造成慢性脑灌注不足所致VD模型。术后红景天组给予红景天5g/(kg·d)、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20mg/(kg·d)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各项指标及海马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水迷宫数据、海马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组及尼莫地平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可以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大鼠大脑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自由基系统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体重(300±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每组8只。制作VD大鼠模型和VD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分别通过嗅三针电刺激、丁香酚刺激、针药合用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海马MDA含量、GSH-Px和SOD活性。[结果]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均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针药合用组短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海马自由基系统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模型组海马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海马GSH-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VD模型组比较,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海马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海马GSH-Px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针药合用组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比较,海马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嗅三针和丁香酚均能够显著增强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能降低海马MDA的含量、并且提高海马GSH-Px和SOD的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方法: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Morris水迷宫测大鼠认知功能;化学比色法测定皮层中MDA含量、SOD及GSH-PX的活力;HE染色,光镜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跨越虚拟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大脑皮层GSH-Px、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跨越虚拟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大脑皮层GSH-Px、SOD活性明显提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光镜观察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以缺血改变为主,伴坏死及细胞脱失.而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应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细胞凋亡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以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两血管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将6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VD模型组、假手术组和丁苯酞组.丁苯酞组给予120 mg·kg-1·d-1的丁苯酞溶液2 ml灌胃,VD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2 ml植物油灌胃,1月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蛋白印迹(Westem blot)法观察大鼠海马区p38MAPK磷酸化变化.结果 前3d丁苯酞组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8.72±7.01)s,(42.41 ±4.06)s,(40.34±2.46)s],明显小于模型组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82.71±8.27)s,(80.36±9.65)s,(77.74±6.3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苯酞组原平台象限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26.45±4.66)s,(1.84±0.82)次],大于模型组原平台象限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18.67±5.39)s,(1.32±0.6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p-p38MAPK/β-action光密度值)的比较:丁苯酞组分别为[(153.65±9.85)个,(0.42±0.04)],明显低于VD模型组[(209.46± 11.49)个,(0.8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苯酞能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进一步抑制海马区细胞凋亡而实现的,这可能是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朝医三神散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Wistar系雄性大鼠随机分组,三神散按18.0,9.0,4.5g/kg大、中、小剂量灌胃,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结果]三神散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大鼠上台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神散各剂量组血清SOD,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三神散可提高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它拮抗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从而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脑功能恢复等,以达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舒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海马SOD、MDA、皮层GSH—Px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g/kg、4g/kg、8g/kg脑舒胶囊组和0.2g/kg脑复康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2.5mg/kg硝普钠加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制备VD模型;用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3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化学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大脑皮层GSH-Px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跨越平台次数、在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平台象限游程占总游程百分比显著降低,海马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皮层组织GSH—px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0.2g/kg脑复康、2g/kg、4g/kg和8g/kg脑舒胶囊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增加、平台象限游程占总游程百分比增加(P〈0.05)、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大鼠皮层组织GSH-Px活性提高(P〈0.05,0.01).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脑舒胶囊能够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能力,可能与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高剂量天麻素组和低剂量天麻素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4-VO)建立VD大鼠模型,天麻素高剂量组模型大鼠用天麻素80 mg.kg^-1.d^-1灌胃,天麻素低剂量组模型大鼠用天麻素40 mg.kg^-1.d^-1灌胃,连续4周。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海马p5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VD模型组比较,天麻素治疗后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p53免疫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以高剂量天麻素组效果更显著。结论:天麻素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53表达、抑制缺血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自由基系统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体重(300±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每组8只。制作VD大鼠模型和VD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分别通过嗅三针电刺激、丁香酚刺激、针药合用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海马MDA含量、GSH-Px和SOD活性。[结果]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均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针药合用组短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海马自由基系统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模型组海马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海马GSH-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VD模型组比较,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海马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海马GSH-Px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针药合用组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比较,海马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嗅三针和丁香酚均能够显著增强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能降低海马MDA的含量、并且提高海马GSH-Px和SOD的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