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病理和临床诊断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术前做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全身麻醉鼻内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2年,16例患者术后复发2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Krouse Ⅰ~Ⅱ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为视野清楚、创伤少、出血量少、复发率低、避免了面部切口。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 3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随访6月~5年,仅2例复发,余者均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镜有多视角、清晰度高、损伤小、不毁容等优点,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尤其是治疗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下切除,包括术前病情评估,术后随访。结果随访2~7年,2例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术前鼻内镜、CT、MRI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Ⅱ、Ⅲ期病变;Ⅳ期病变仍需行传统鼻侧切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单纯切除或经柯-陆径路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创面用电刀烧灼处理,术后使用抗生素1周预防感染。结果7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Ⅰ级、Ⅱ级患者治愈64例(90%);Ⅲ级患者复发6例(10%),经再次鼻内镜下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后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创伤小,疗效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可作为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Krouse的分期,回顾性分析30例行鼻内镜手术并运用内镜随访24个月Ⅰ~Ⅲ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肿瘤,无并发症发生.1例在手术后10个月复发恶变;2例分别在术后6和7个月复查时出现复发,咬除并以微波烧灼病变及基底黏膜,其后的随访中未出现复发;其余病例术腔光滑,在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本组复发率为10%,恶变率为3.3%.结论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对5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单纯在鼻内镜下或联合其他手术路径进行手术治疗,创面用电刀烧灼处理,术后用抗生素3~4d预防感染。结果 51例术后随访1~3年,临床治愈45例;6例复发,经再次鼻内镜下手术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创伤小,疗效好,治愈率高,可作为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月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鼻内镜手术80例,鼻内镜联合改良Caldwell-Luc术式33例,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术式3例。术后随访6~12年。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其中5例发生恶变。随访结果显示,术后复发14例(12.06%),包括Ⅱ级5例(5/62,8.06%)、Ⅲ级8例(8/27,29.63%)、Ⅳ级1例(1/6,16.67%)。结论应根据病变的原发部位及其侵及范围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例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随访10—36个月,28例中5例复发,再次经鼻内镜手术后未再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效果满意,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优先选择的方法。准确的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和术后定期随访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T3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总结12例T3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结果 12例随访7~36个月,仅2例术后复发(16.6%),其中1例累及上颌窦、筛窦与蝶窦,1例累及上颌窦、额窦、筛窦及蝶窦。结论鼻内镜下行T3期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上皮源性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治疗首选外科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多采取鼻侧切开术,手术创伤大且面部留有瘢痕。近几年随着鼻内镜手术器械及技术的提高和完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已广泛推广。我院1996年10月~2006年10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肿物及肿物基底部黏骨膜,对侵及上颌窦,尤其是内下角者,辅助柯陆氏入路彻底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2~8年,50例患者中治愈42例(84%),局部复发5例(10%)、恶变3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对侵及上颌窦者辅已柯陆氏径路下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5月2010年7月36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3年,无一例并发症,32例一次性治愈,复发4例,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最有效方法,手术中应尽量扩大鼻窦的自然开口,手术后定期冲洗窦腔及定期复查可防治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10例有前期手术史,均为单侧发病。手术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定期鼻内镜下换药。结果:2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2例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鼻侧切开术,3例行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径路行肿瘤切除术,随访3年,复发3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定期随访,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的防治。方法16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术中、术后局部用抗肿瘤药5-氟脲嘧啶(5-Fu)冲洗及贴敷。结果16例病人随访8个月 ̄42个月,1例术后30个月复发,其他15例未见复发,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效果好、复发率低、面部不留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989年1月~2004年12月间本科收治的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除1例失访,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5年.结果有18例患者经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为27.8%.鼻内镜下手术20例(包括3例癌变患者),除1例侵及颞骨未行根治性手术,其他病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其优势.对于较为局限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的病例,仍可考虑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16.
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切除术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于鼻内镜下(或结合下鼻道开窗及犬齿窝穿刺术)行肿瘤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38例患者中,术后仅有4例出现局部复发,再次鼻内镜下局部清理后治愈。本术式可用于大多数比较局限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切除,具有损伤小,不遗留面部瘢痕的优点。结论对经严格选择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鼻内镜下可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其范围,能够最大程度的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总结28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结果 28例随访7个月~5年,仅6例术后复发(21%),其中2例累及筛窦与蝶窦,4例累及上颌窦.结论 鼻内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通过鼻内镜检查结合CT检查确定的分级系统,评价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术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对不同术式选择进行探讨。方法对222例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分析。根据Krouse分级方法将病变分为4级:Ⅰ级23例;Ⅱ级119例;Ⅲ级65例;Ⅳ级15例。其中采用鼻内镜手术者122例;采用传统的鼻部手术者100例,包括经鼻侧切开手术者56例、经鼻内入路手术者27例、柯-陆手术者17例,并对所有患者术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上述四种术式均能达到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灶的目的,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8年显示,肿瘤复发率:经鼻内镜手术组18例(14.8%),其中Ⅰ级病变者4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例;11例Ⅲ级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结合柯-陆手术,无一例复发;鼻侧切开手术组19例(33.9%),其中Ⅰ级病变者1例,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3例;柯-陆手术组5例(29.4%),其中Ⅱ级病变者3例,Ⅲ级2例;经鼻内进路手术组14例(51.9%),其中Ⅰ级病变者2例,Ⅱ级10例,Ⅲ级2例。初次手术复发率为26.8%(37/138),再次手术复发率为20.9%(14/67)。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肿瘤涉及上颌窦的Ⅲ级病变,联合柯-陆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8例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 16例,低度恶性骨肉瘤 1例,腺样囊性癌5例,低度间叶组织肿瘤2例,血管外皮瘤 3例,鼻腔混合瘤恶变1例.均在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术后19例加放射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4年以上的24例无局部复发;1例低度间叶组织肿瘤,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1~2年后出现鼻腔复发,再次行同类手术,术后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出现广泛脑膜侵犯死亡.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内镜或内镜辅助下可以切除部分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且创伤小,避免了颜面部瘢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鼻外径路手术能否降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的复发率。方法:将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分成两个阶段(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行回顾性分析:前一阶段多采用单纯鼻内镜下手术,后一阶段根据病变范围多采用鼻内镜联合鼻外径路手术,比较相同 Krouse分级病例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KrouseⅠ、Ⅱ级病例两种手术方式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rouseⅢ级病例鼻内镜联合鼻外径路手术的复发率低于单纯鼻内镜下手术的复发率。结论:对于KrouseⅢ级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外径路手术恰能对目前的鼻内镜手术起到很好的补充,鼻内镜联合鼻外径路手术能更彻底地切除肿瘤,减少残留、复发,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