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吕杰  曹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2):1337-1339
目的 探讨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氪离子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102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73眼有效,占71.56%;27眼好转,占26.47%;2眼因玻璃体出血,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并发白内障失明而无效,占1.97%.结论 对于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应尽早实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确保有效光斑的总数与密度是全视网膜光凝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激光量和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激光量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氩蓝绿和氪红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2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7只眼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1只眼的临床资料。 结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的有效平均视网膜光凝斑总数是1 500个左右,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激光全视网膜光凝的有效平均光凝斑总数是1 000个左右,二者的平均光凝斑总数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根据视网膜病变的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和确保有效光斑的范围与密度是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成功的关键。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95-196)  相似文献   

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起因于视网膜缺血,最常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和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后。由于房角内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化,继之因纤维组织收缩致使房角闭塞而发病。全视网膜光凝术可防止新生血管的形成,甚可在早期形成纤维组织之前消除之。但若房角一经为纤维组织所阻塞,全视网膜光凝术将无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共68例68眼,其中行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40眼(激光组),28眼末行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初、末诊视力,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均在8个月以上,平均随访11±2.3个月。结果两组末次随访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不同,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CRVO严重损害患者视力,需要积极治疗,全视网膜光凝对于对于预防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不确切。  相似文献   

5.
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1周予全视网膜光凝术.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患者视力、眼压、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检查,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及无灌注区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患者视力提高8眼,1眼无明显提高.术后眼压:5例患者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4例眼压控制欠佳,需要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其中2例使用一种局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另外2例眼压不能控制.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眼底3个月和12个月后行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新生血管消退,无水肿,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结论 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是一种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氪离子激光联合药物迈之灵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随机选取的30例确诊为缺血型CRVO的病人,以氪离子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并予以口服药物迈之灵进行治疗。对照组:对另外随机选取的30例确诊为缺血型CRVO的病人,予以单纯行氪离子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眼底出血、水肿、渗出、新生血管和视力的变化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激光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药物迈之灵治疗后一月复查眼底,其出血、水肿及渗出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月后复查眼底及FFA,两组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的吸收及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预防和治疗新生血管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迈之灵的联合应用可以相对缩短眼底出血、水肿和渗出的吸收时间。  相似文献   

7.
高翔  秦程 《国际眼科杂志》2003,3(3):111-112
目的探讨倍频Nd:YAG532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新生血管的31眼采用倍频Nd:YAG532激光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光凝后经3月~2.5a随访,对比分析光凝前后的视力变化及眼底改变。结果有效21眼(68%),好转7眼(22%),无效3眼(10%)。视力提高19眼(61%)。结论倍频Nd:YAG532激光光凝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消退及预防玻璃体积血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视网膜血管病,常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以往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手术、玻璃体腔注药等疗法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治疗有一定疗效,近年来一些新方法如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地塞米松缓释剂以及联合治疗等的出现,取得较好效果,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行全光凝后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全光凝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新生血管和黄斑水肿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56例(58只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有新生血管和黄斑水肿的息眼采用全光凝和格栅样光凝进行光凝治疗。光凝后经平均随访18个月,对比分析光凝前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力、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有效45只眼,占77.6%;好转9只眼,占15.5%;治疗后视力进步者37只眼,占63.8%;无变化者15只眼,占25.9%;减退者6只眼,占10.3%。结论 全光凝和格栅样光凝术对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预防及黄斑水肿的消退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氩激光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间住院和门诊就诊的CRVO继发青光眼21例(21只眼)患者,选择性进行超全视网膜光凝术,每只眼1300~1600点,分2—3次完成,随访疗效。观察眼压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结果超全视网膜光凝21只眼,随访2个月至2年,眼压得到控制17只眼,2只眼发生了玻璃体积血,再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1只眼行小梁切除手术,另1只眼行睫状体光凝术,术后患者眼压均得到控制。结论氩激光超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CRVO继发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8只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眼科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方法明确诊断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两次,间隔时间为1个月,1周后行全视网膜光凝,观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情况、新生血管发生的情况。结果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根据FFA结果行全视网膜光凝,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见:眼底出血吸收明显,未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可以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但对黄斑水肿需要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氪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新生血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氪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2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有新生血管的28只患 眼采用氪绿、氪红激光进行光凝治疗。光凝后经6个月~2.5年随访,对比分析光凝前后的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新生血管 萎缩20只眼,占71.4%,好转6只眼,占21.4%,无效2只眼,占7.2%。 视力进步17只眼,占60.7%。结论氪激光光凝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消退及预防其玻璃体积血具有显著疗效。(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2-14)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视网膜脱离患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视网膜脱离患16例16眼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随访6~18mo,观察视力、眼底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以颞侧分支静脉为主;视网膜裂孔为圆形及马蹄形,均位于牵引点附近,沿血管分布。随访结束后,所有患视网膜均复位,14眼(88%)视力明显改善,2眼(12%)视力保持不变。视力预后与视网膜裂孔种类、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新生血管及黄斑部是否脱离密切相关。结论:及时进行视网膜脱离复位及激光光凝术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视网膜动静脉交通支(AVCR)的形成,通常认为属于稳定的病变,不引起眼部并发症。作者报道了7例AVCR患者发生视网膜内的黄斑出血、视网膜中央和周边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及玻璃体出血等眼部并发症。在这7例中,有1例黄斑出血,3例自发性玻璃体出血。其中1例继发于缺血性视网膜周边静脉阻塞病引起的新生血管形成,1例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例无任何明显的诱发原因。2例年轻患者在AVCR区发现周边静脉阻塞性病变,其中1例与AVCR部分消退有关。有3例发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其中2例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用全视网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眼显微内窥镜在玻璃体切除术后虹膜新生血管超全视网膜光凝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16例16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在内窥镜下行超全视网膜光凝的临床资料.选择玻璃体切除术后,术中行部分视网膜光凝.病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6只眼、视网膜血管炎2只眼;10眼人工晶体眼、6只眼无晶体眼,瞳孔难以散大;2只眼眼压高,14只眼正常;虹膜新生血管Ⅰ期14只眼、Ⅱ期2只眼.三腔内窥镜进入眼内进行视网膜超全光凝.对比观察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眼压、视力变化及并发症出现,随访3月至3年.结果 15眼1次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3个月虹膜新生血管消退,1眼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术后恢复正常,视力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未见虹膜损伤、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超全视网膜光凝是治疗虹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手段.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体或无晶体眼瞳孔难以散大情况下,显微内窥镜下的眼内视网膜光凝是可靠选择,可作为眼外视网膜光凝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在视网膜光凝术后的角膜知觉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1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眼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患者在应用倍频ND:YAG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或区域性视网膜光凝后,采用Cochet-Bonnet角膜知觉测量仪测量光凝前及光凝后角膜知觉.结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术前的角膜知觉为3.65cm,与术前相比,术后1~5wk的角膜知觉明显减退(配对t检验,P<0.05).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组在光凝前后的角膜知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光凝后1 wk的角膜知觉减退值与光凝点的相关系数为0.621,与术前的角膜知觉的相关系数为0.654.结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行全视网膜光凝后的角膜知觉有明显减退,在光凝后6wk恢复至术前水平,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组在光凝后的角膜知觉无明显改变,角膜知觉的减退值与光凝的范围及术前的角膜知觉有关.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7岁,2003年5月无明显诱在出现右眼视力突然下降,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并在颢下方视网膜分支静脉处行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手术中情况不详,同时行全视网膜光凝。手术后在当地医院复查时发现右眼激光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处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生长,以后逐渐形成新生血管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57例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我院57例被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并经氩激光光凝治疗后的患者,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改变以及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价值。激光治疗方法分为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局灶性视网膜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结果:经氩绿激光光凝治疗57例后3~6mo给予复查: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3眼,视力无明显变化25眼,视力下降9眼;激光治疗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变化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治疗有效54眼, 3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而激光光凝对于黄斑部晚期并发症无明显效果。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中心视力,可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同时减少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对于预防并延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倍频固体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倍频固体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倍频固体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6例47眼,对其中10眼行全网膜光凝术,37眼行局域性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次数1-4次,光凝后3m-6m随访,4眼复查后行补充光凝。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情况。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5眼(10.6%);视力无明显变化者29眼(61.7%);视力下降者13眼(27.7%)。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治疗有效42眼(89.4%),治疗无效5眼(10.6%)。结论激光治疗虽不能明确提高视力,但能促进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防止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激光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使用美国HGM M-5氩氪激光机、日本Nidek GYC-2000倍频532激光机及法国光太(BIV)VIRIDIS-LIET 532激光机对112例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光凝治疗。随访6-18个月,对比分析光凝前后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 36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22眼有效,占61.11%;6眼好转,占16.67%;8眼因玻璃体出血、继发青光眼或并发白内障失明而无效,占22.22%;76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中59眼有效,占77.63%;13眼好转,占17.11%;4眼无效,占5.26%,总有效率达72.32%。视力提高的84眼,占75%。结论 激光光凝术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