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后哺乳妇女B超观察子宫复旧卵巢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B超连续监测,了解产后哺乳妇女子宫复旧和卵巢的变化.方法:连续腹部B超探查产后哺乳妇女子宫复旧和卵巢变化.结果:连续B超测量发现101例哺乳妇女从产后子宫体逐渐缩小,之后恢复到非妊娠状态.卵巢在产后5个月开始明显增大,101例产后哺乳妇女中有53例(52.5%,53/101)监测到排卵.结论:哺乳妇女产后4个月内子宫逐渐复旧,4个月后趋于稳定,卵巢在5个月后明显增大,可能与排卵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2.
产后哺乳妇女B超观察子宫复旧和卵巢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B超连续监测,了解产后哺乳妇女子宫复旧和卵巢的变化。方法 连续腹部B超探查产后哺乳妇女子宫复旧和卵巢变化。结果 连续B超测量发现101例哺乳妇女从产后子宫体逐渐缩小,之后恢复到非妊娠状态。卵巢在产后5个月开始明显增大,101例产后哺乳妇女中有53例(52.5%,53/101)监测到排卵。结论 哺乳妇女产后4个月内子宫逐渐复旧,4个月后稳定,卵巢在5个月后明显增大,可能与排卵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阴道B超联合半定量尿促黄体生成素(LH)试纸的监测来预测准确的排卵时间,以提高不明原因性不孕妇女的受孕率。方法:采用阴道B超、半定量尿LH试纸进行排卵监测。结果:优势卵泡直径平均(18.1±1.6)mm,尿LH峰后的48h内,B超显示排卵率为86.9%,B超监测和尿LH试纸显示排卵的时间比较一致。结论:阴道B超监测和半定量尿LH试纸联合检查在监测排卵、预测排卵时间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每个怀孕的妇女都希望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在怀孕的过程中就必须进行B超检查。可对于检查的时间和目的以及检查的次数,都不是很清楚。有的人从怀孕到分娩,拿出厚厚的一叠B超报告单,有的人却一张也没有,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在怀孕的整个过程之中,进行几次、什么时间进行检查。每次检查的目的是什么。都是她们非常需要了解的。门诊产科检查应该就以上问题对孕妇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超声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早期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5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B超观察及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并以20例妊娠中期妇女引产后子宫B超检查为对照。结果,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不同类型B超声像图与β-HC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同时或先于B超声像图恢复正常的时间。提示B超检查对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廖益萍  徐伟丽  汪霞  周丽华 《全科护理》2020,18(11):1307-1309
[目的]分析产后疲乏程度对泌乳发动时间的影响及影响产妇泌乳发动时间的因素。[方法]选取330例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疲乏量表对产妇产后疲乏程度进行评估,通过产妇感知的乳房充盈状况评估泌乳发动时间。分析产后不同疲乏程度产妇的泌乳发动时间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泌乳发动时间与分娩方式、麻醉方式、产后3 d哺乳次数、产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新生儿吸吮姿势评分以及产后疲乏评分的关系。[结果]产后疲乏评分为0~3分、4~5分、6~8分产妇的泌乳发动时间相比产后疲乏评分9~14分产妇较短,且产后疲乏评分为0~3分、4~5分产妇泌乳发动时间相比产后疲乏评分6~8分产妇较短(均P<0.05)。经多因素分析:产后疲乏评分是泌乳发动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后疲乏程度和泌乳发动时间密切相关,且随着产后疲乏程度的不断加重,产妇泌乳发动时间随之延迟。  相似文献   

7.
陈英  韩华平  谢薇 《全科护理》2020,18(11):1372-1374
[目的]观察产后实施乳房穴位按摩最佳时间选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82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按照产后乳房穴位按摩时间分为A组、B组,每组41例。A组产后2 h行乳房穴位按摩,B组产后12~24 h行乳房穴位按摩,比较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结果]A组初产妇产后12 h泌乳率、产后48 h泌乳量充足率、产后48 h轻度乳房胀痛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A组初产妇产后12 h、24 h、48 h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2 h行乳房穴位按摩的效果明显优于产后12~24 h行乳房穴位按摩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了解产后妇女子宫复原及卵巢排卵情况 ,掌握子宫复原及卵巢排卵时间 ,有利于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的实施 ,本文作者观察了 62例产后哺乳妇女子宫、卵巢变化情况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62例均为顺产 ,第一胎 ,年龄 2 0~ 30岁 ,产后哺乳妇女。1 2 方法采用日本产AlokaSSD— 2 56B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5MHz。受试者取仰卧位 ,进行子宫纵切及横切扫查 ,测量子宫长、宽、厚径及卵巢长、宽径。产后 1 5天开始首次检测 ,以后每月检测 1次 ,连续观察 7个月 ,测量子宫及卵巢的大小。结  果产后 1 5天子宫各径最大 …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B超监测对15例疑难清宫术的应用价值。患者均系1990年6月至1992年3月的住院妇女,平均年龄29岁。15例中双子宫畸形并早孕、子宫纵隔并早孕及近期剖腹产后早孕各1例;人流术后宫内残留物5例;过期流产胎盘残留粘连3例;足月产后胎盘残留及葡萄胎大出血各2例。全部病例B超监测清宫前已有一次或多次宫内操作史。由于以上多种因素构成了再次清宫的危险性,增加了感染、出血或  相似文献   

10.
B超探讨排卵期及受孕时间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排卵期及受孕时间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方法:应用B超对76例育龄妇女92个月经周期进行卵泡发育监测,观察排卵期,测其孕囊大小来推测受孕时间。结果:排卵期及受孕时间与月经周期的关系表现为:排卵期为月经周期减14天。孕囊平均直径(mm)=停经天数-月经周期+5。结论:在一个规律的月经周期内,卵泡发育成熟时间与月经周期长短成正比,而黄体期则比较恒定,基本上为14天。  相似文献   

11.
观察B超监测下行高危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将收治的高危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组实施腹部B超监测下无痛人流术,对照组应用常规刮宫术。两组吸出物术后肉眼均可察及绒毛。统计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7d后实施第一次随访,采集其出血持续天数。统计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耗时显著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持续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为23.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B超监测下为高危妊娠妇女实施无痛人流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缩短产后出血天数,且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风险也极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哺乳妇女恶露持续时间与产后第六周出血现象严颖元邵守进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的正常现象。初起为纯鲜血,以后量渐减少,且有粘液混杂其间,再后血性成分更少而呈褐色,终呈消失而成为白色分泌物。产后的这一现象一般称之为“恶露”。我国教科书[1、2]写道:血性恶露...  相似文献   

13.
B超引导下抽吸灌洗治疗乳腺脓肿86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哺乳尤其初产妇易发生乳腺脓肿,多于产后3~4周发病.我院1999年6月~2007年8月采用自行改制的7号脑科吸引管行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灌洗治疗乳腺脓肿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B超断层法对160名不孕症妇女214个自然月经周期进行监测,观察卵泡发育及排卵,并结合宫颈评分、基础体温测定,探讨B超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的规律。资料与方法1、观察对象不孕妇女160例,年龄26~38岁,月经周期规律,观察期间未用任何影响排卵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70-2372
目的探讨抗生素应用时间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临床病历资料,均予以头孢呋辛酯片口服方案。根据用药时间分成A、B、C三组,A组胎膜早破至使用抗生素时间<12h;B组胎膜早破12~24h时使用抗生素;C组胎膜早破24h后使用抗生素。对比三组孕妇入院至分娩时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情况。结果 (1)受试的三组孕妇中A组发生宫内感染、产褥感染与产后出血最低,其次为B组,A与B组入院至分娩时间长,C组宫内感染、产褥感染与产后出血最高,入院至分娩时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P<0.05),A、B两组新生儿在阿普加评分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PROM孕妇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以73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在其自愿的前提下,将其划分为A、B、C、D四组,其中前三组分别于产后42 d、60 d、90 d行康复护理,而D组则不行康复护理,比较四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D组产后各阶段尿失禁率、手测阴道横截面肌力、肌纤维肌电压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康复锻炼的各组,在产后180 d时,平均尿失禁率为5.3%,D组为18.1%、手测阴道横截面肌力为(4.37±0.93) nxm,D组为(3.20±0.51) nxm、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分别为(8.04±1.48) mV和(8.73±1.27) mV,D组分别为(6.63±1.21) mV 和(7.12±1.38) mV,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疗程结束后,A组盆底功能恢复最佳,较B、C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增强产妇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从而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而产后42 d则是着手开展康复护理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YS-C200型普林格尔电脑治疗仪对产妇产后出血、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S-C200型普林格尔电脑治疗仪对1 360例住院足月顺产属8-4-1产程的初产妇分A、B两组进行产后24 h子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首次哺乳时间、首次小便时间、新生儿出生后24、48、72 h体重的对比研究.结果:A、B两组产妇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子宫底高度、首次排尿时间、首次哺乳时间,新生儿出生后体重的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YS-C200型普林格尔电脑治疗仪能促进恶露排出,减少子宫出血,有利于产妇体力恢复.促进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超在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 7月至2010年 1月对门诊 113例绝经期取环妇女常规取环困难的病例均采用B超监测下取环.必要时行腹腔镜监测.结果 113例患者中,B超下成功取出IUD共110例,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及子宫大出血等并发症,取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97.3%.结论 B超应用于绝经期妇女IUD取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提高取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阴道B超(TVB)结合尿黄体生成素(LH)半定量试纸测定预测不孕妇女排卵时间,探讨该方法在不孕症妇女排卵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阴道B超结合尿LH半定量试纸测定不孕妇女自然月经周期卵泡生长,排卵时间,比较LH半定量试纸测定与阴道B超预测排卵的吻合度。【结果】尿LH半定量试纸测定预测排卵的准确率达97.7%,阳性组的卵泡直径、较可疑阳性组增加;排卵时间较可疑阳性组提前。【结论】TVB联合尿LH半定量试纸测定对监测卵泡生长及预测排卵时间是一个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YS-C200型普林格尔电脑治疗仪对产妇产后出血、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S-C200型普林格尔电脑治疗仪对1360例住院足月顺产属8-4-1产程的初产妇分A、B两组进行产后24h子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首次哺乳时间、首次小便时间、新生儿出生后24、48、72h体重的对比研究。结果:A、B两组产妇产后24h阴道出血量、子宫底高度、首次排尿时间、首次哺乳时间.新生儿出生后体重的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YS-C200型普林格尔电脑治疗仪能促进恶露排出,减少子宫出血,有利于产妇体力恢复,促进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