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碘标记小分子物质氯丙嗪测定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多巴胺D2受体数目、亲和力的影响。采用Iodogen法标记氯丙嗪与酪胺的合成物作为放射性配基,以不同浓度的125I氯丙嗪酪胺合成物与未标记的氯丙嗪竞争结合D2受体。结果表明125I氯丙嗪酪胺配基与正常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结合,有较好的亲和力,且数据较稳定,提示以125I氯丙嗪酪胺为放射性配基可作为深入研究多巴胺D2受体的较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单克隆抗体4E5的方法,观察标记物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采用Iodogen法进行单克隆抗体4E5的Ⅲ标记,标记产物用SephadexG-50分离纯化,三氯醋酸(TCA)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化纯,并对标记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取4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9组,每只小鼠从尾静脉注入剂量为148KBq/0.2ml的^125I-4E5,分别于注药后5min、15min、30rain及1h、2h、6h、24h、48h、72h各处死一组小鼠,取主要脏器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数,计算各脏器每g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结果:”I标记4E5的标记率为(79.24-2.6)%,放射化学纯度为(97.1±1.1)%,比活度为294.5MBq/mg;^125I-4E5加入到血清及PBS中放置1w后,放化纯度仍〉90%;体内分布显示^125I-4E5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脾、肾,在血液中清除较快。结论:Iodogen法^125I标记4E5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度高,方法简便,标记物的稳定性好;。I-4E5在小鼠体内主要通过肝和肾代谢,血液中清除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核素标记软骨链蛋白(CLP)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99TcmO4-、Na125I放射源和CH-T、Iodogen 、SnC12和2-ME四种方法制备99Tcm-CLP、125I-CLP 和125I-CLP-99Tcm放射性药物.结果四种方法获得的125I、99Tcm-CLP、125I-CLP-99Tcm标记率均可达到90%以上,体外结合活性KD分别为8.14、9.01、1.12 、1.07(×108mol/L);125I-CLP-99Tcm为106~107 mol/L;将125I-CLP 和99Tcm-CLP配体混合获得的125I-CLP-99Tcm KD为5.63×108mol/L.结论用Iodogen和SnCl2方法制备125I-CLP 和99Tcm-CLP探针,体外按1∶1混合获得的125I-CLP-99Tcm双标记物可有效减轻氧化剂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间接碘标记法制备瘦素(leptin)的标记抗原(125I-leptin),建立瘦素的放射免疫分析(RIA)并用于临床。方法:先以氯胺T(ch-T)法标记对羟基苯丙酸琥珀酰亚胺脂(Bolton-hunter试剂,BH试剂)制备125I-BH,然后于冰浴中与leptin进行联结制备125I-leptin。结果:125I-leptin的放射性比活度为1 43MBq/μg,125I的总标记率为37 8%,用以建立的RIA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临床要求。结论:由于以间接法制备125I-leptin,减少了leptin与氧化剂、还原剂和放射性碘的接触,避免了对其抗原性的损伤,从而制备出具较高标记率和较高放射性比活度的125I-leptin。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介绍了利用放射性~(125)I标记白蛋白测定微血管通透性的方法,并指出了该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125I标记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单克隆抗体(mAb)方法,探讨其在体内外生物学活性.方法:①利用Iodogen法,Na125I标记Anti-mMIF mAb,用Sephadex G-25柱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纯化,测定其标记率.纸层析法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和稳定性.②采用ELISA和改良MMI鉴定其免疫活性及生物学活性.③观察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情况.结果:①标记的最佳条件为Iodogen 40~100μg、抗体20~50μg[Iodogen(m):抗体(m)=2:1],加入Na125I15~30 MBq、室温反应10~15 min,标记率为(90.40 4±3.34)%,放射化学纯度为(97.60±1.14)%,比活度为12.2~26.0 MBq/μg;标记物4℃条件下放置3周后放射化学纯度仍为90.36%.②125I-mMIF mAb能与抗原MIF特异性结合,较好地保持其免疫活性及生物学活性.③体内生物学分布,在肺、肝、脾、肾内具有较高的放射性计数.结论:Iodogen法获得高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的125I-mMIF mAb,具有很好的体外稳定性,其在体内外保持较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应用125I-mMIF mAb进行放射免疫显像和靶向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尽管放射性碘(131I)治疗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已经有较长时间的经验,但如何确定一个最佳的放射性活度以尽快控制甲亢症状,仍然是目前讨论的焦点.本文旨在研究两组不同放射性活度的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科诊断为GD并行放射性碘(131I)治疗的患者147例,根据1311活度不同,将患者分为低放射性活度组GI(<3.7 MBq/mL)和高放射性活度组G2(>4.44 MBq/mL)两组,并观察治疗后一年随访结果.结果 G1及G2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48%或94.8%.G1及G2间的治愈率、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放射性碘用于治疗GD,高放射性活度比低放射性活度更有利于控制甲亢.因此我们推荐较高放射性活度用于GD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8例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制定治疗计划系统(TPS).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9.6 MBq,粒子间距0.5~1.0 cm,中位MPD为102.9 Gy(95.8~113.4 Gy).在CT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肾上腺肿瘤内.治疗后1~10月对病灶影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8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CT影像复查示: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NC)1例,有效率87.5%(7/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主要的并发症为疼痛(3例)、少量出血(1例)、发热(2例).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131 I治疗后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与半年后清甲成功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次接受131 I清甲治疗的91例DTC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测量131 I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进行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组融合蛋白dTMP-GH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明确其是否具有靶向分布特点。方法实验室制备dTMP-GH重组融合蛋白;用放射性125I标记融合蛋白dTMP-GH后,按100μg/kg的标准小鼠尾静脉注射125I-dTMP-GH,分别于给药后5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12 h、24 h取心、肝、脾、肾、股骨、甲状腺等进行放射性计数。结果制备得到纯度大于98%的重组融合蛋白dTMP-GH;125I标记率为71.53%,放化纯度为96.53%,比活度为0.22 MBq/μl;尾静脉注射125I标记的dTMPGH后30 min股骨的放射性计数占到注射总量的10%,并随时间推移经肝脏和肾脏代谢。结论融合蛋白dTMP-GH经尾静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髓,具有骨髓组织偏向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