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与Graves病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Graves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按照患者的TGAb、TPOAb水平分为阳性组(观察组)和阴性组(对照组),分别对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TGAb、TMAb、TPOAb水平,以及甲减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TGAb、TPO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TGAb、TPOA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MAb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早发甲减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患者为4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发生甲减患者治疗后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作为应变量,分别以TGAb、TPOAb、TMAb为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甲减患者TSH水平与TGAb、TPOAb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01、0.456,P0.05)。结论于治疗前对Graves病患者进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于阳性患者,131I的用量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减少,以避免发生甲减;对于阴性患者,在接受131I治疗后TPOAb、TGAb水平的升高是否与甲减的发生率降低或者是甲亢复发有关,尚待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在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3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甲减组、28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为HT组、33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病(GD)患者为GD组,同期选取40例体检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四组研究对象TSH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结果甲减组TSH水平升高,GD组TSH水平降低(P0.05),HT组与对照组T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HT组、GD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组TRAb水平升高,而甲减组、HT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和TSH在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表达水平不尽相同,检测TSH、TPOAb、TRAb、TGAb水平对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甲亢患者分成4组:甲亢初诊组、甲亢复发组、甲亢缓解组和治疗后转向甲减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00例甲亢、6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TGAb和TPOAb。结果甲亢组和原发性甲减组的TGAb和TPOAb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TPOAb阳性率明显高于TGAb的阳性率;无论是初诊组、复发组还是缓解组治疗前后两种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Ab和TPOAb的定量检测在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参考价值,TPOAb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水平及其对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健康体检正常人群50例,Graves病(GD)患者48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36例,检测血清中TGAb、TPOAb及TRAb的水平。其中TGAb及TPOAb采用化学发光法;TRAb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性结果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定量结果采用t检验。结果 GD组TRAb的检出高于HT组,而HT组TGAb和TPOAb高于G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D组TGAb、TPOAb和TRA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组TGAb和TPOAb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TRA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组的TPOAb值低于HT组,TRAb值高于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D组与对照组比较,FT3、FT4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T组与对照组比较,TS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特别是对GD及HT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甲状腺抗体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在131I治疗前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115例Graves病患者,均给予口服131I治疗,治疗前常规检测血清TRAb、TGAb、TMAb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服131I后3、6、12个月各复查一次,按131I治疗前TRAb、TGAb、TMAb的水平分组:A组69例,TRAb、TGAb、TMAb均为阳性;B组46例,TRAb阳性,TGAb、TMAb均为阴性;TRAb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TGAb、TMAb、FT3、FT4、TSH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 服131I治疗后12个月,A、B组治愈率分别为87.0%(60/69)、76.1%(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2,P<0.01);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分别为24.6%(17/69)和6.5%(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5,P<0.01).结论 131I治疗Graves病可以降低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促使其自身免疫状态得以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131I治疗疗效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248例行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测血清促甲状腺素(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治疗后各组TPOAb、TRAb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无论甲亢控制组与未控制组与治疗前比较TPOAb、TRAb水平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时,甲亢控制组TPOAb、TRAb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而未控制组TPOAb、TRAb水平仍明显高于治疗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监测血清TPOAb、TRAb的动态变化对甲亢131I治疗后疗效的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体化131碘(131 I)治疗格雷夫斯病(Graves 病)疗效和观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及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568例首次行131 I 治疗患者,治疗前检测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结合触诊法经99 m 锝(99 mTc)甲状腺平面显像或超声计算甲状腺质量或容积;根据治疗经验,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131 I 剂量范围为1.38~4.28 MBq,用以下公式计算131 I 使用剂量:131 I 使用剂量 MBq=甲状腺质量(g)×每克甲状腺组织131 I 剂量(MBq)/24小时摄131 I 率(%),共计随访56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本研究将痊愈、好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归为有效,131 I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总体有效率高达98.9%;首次131 I 治疗后1年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226例(39.8%),甲亢部分缓解180例(31.7%),甲状腺功能减退156例(27.4%),治疗无效6例(1.1%)。能够有效缓解甲亢性心脏病及周期性麻痹;对于合并突眼的 Graves 病患者,治疗后加用泼尼松能够有效预防突眼恶化;131 I 治疗 TRAb 阴性 Graves 病效果优于 TRAb 阳性患者(P <0.01);131 I 治疗 TPOAb 阳性 Graves 病,甲减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 <0.01)。结论个体化131 I 剂量治疗 Graves 病效果良好,有效缓解甲亢相关并发症;对于TRAb 阳性患者,可适当增加131 I 剂量,提高其疗效;TPOAb 阳性患者可适当减少剂量,避免严重甲减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白癜风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表达。方法 161例白癜风患者依据病情分为进展期组(n=84)和稳定期组(n=77),并选择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TPOAb、TGAb、TRAb水平,并比较以上指标在3组中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差异。结果3组TPOAb、TGAb、TRA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371、6.335、8.284,P0.05)。两两比较,进展期组TPOAb、TGAb、TRAb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U_(与稳定期组)=9.380、7.923、8.381,P0.05;U_(与对照组)=23.244、19.026、25.873,P0.05);稳定期组TPOAb、TGAb、TRAb水平高于对照组(U=11.356、12.450、16.351,P0.05)。3组TPOAb、TGAb、TRAb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进展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3组TPOAb、TGAb、TR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76、23.618、23.857,P0.05)。两两比较显示,进展期组TPOAb、TGAb、TRAb阳性率高于稳定期组、对照组(χ_(与稳定期组)~2=5.273、6.484、6.305,P0.017;χ_(与对照组)~2=14.997、18.352、17.829,P0.017),稳定期组TPOAb、TGAb、TRAb高于对照组(χ~2=5.233、5.036、6.719,P0.017)。3组TPOAb、TGAb、TRAb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进展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TRAb)表达异常,病情进展与否也与此类抗体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在^131I治疗前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15例Graves病患者,均给予口服^131I治疗,治疗前常规检测血清TRAb、TGAb、TMAb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服^131I后3、6、12个月各复查一次,按^131I治疗前TRAb、TGAb、TMAb的水平分组:A组69例,TRAb、TGAb、TMAb均为阳性;B组46例,TRAb阳性,TGAb、TMAb均为阴性;TRAb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TGAb、TMAb、FT3、FT4、TSH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服^131I治疗后12个月,A、B组治愈率分别为87.0%(60/69)、76.1%(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3.92,P〈0.01);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分别为24.6%(17/69)和6.5%(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P〈0.01)。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可以降低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促使其自身免疫状态得以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150例作为癌症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115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员血清TPOAb、TGAb水平。比较两组血清TPOAb、TGAb水平,观察癌症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有效者和无效者血清TPOAb、TGAb水平,绘制不同方法评估~(131)I疗效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分析不同方法评估~(131)I疗效的效能。结果癌症组患者血清TPOAb、TGA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癌症组~(131)I治疗后,完全缓解5例(3. 33%)、部分缓解58例(38. 67%)、稳定60例(40. 00%)、进展27例(18. 00%),有效率为42. 00%;治疗有效者治疗后血清TPOAb、TGAb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治疗无效者治疗后,治疗有效者血清TPOAb、TGAb水平下降百分比明显高于治疗无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无效者治疗后血清TPOAb、TGAb水平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评估~(131)I疗效有效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TPOAb下降百分比以 30%为临界值时为82. 54%、82. 76%、82. 67%,TGAb下降百分比以 35%为临界值时为85. 71%、86. 21%、86. 00%,两者联合时为96. 83%、97. 70%、97. 33%,TPOAb联合TGAb时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两者单独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后,血清TPOAb、TGAb水平下降,两者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131)I疗效的重要指标,且两者联合时具有更佳的评估效能。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