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2例14眼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光凝、硅油充填术,其中9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1眼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3眼晶状体切除。结果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18.3个月,3只术前有视网膜脱离眼取出硅油后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1眼再次填充硅油后视网膜复位,视力光感,另外2眼因患者放弃再次手术,眼球萎缩。余均保持有用视力,其中:0.3者1眼,0.2者2眼,0.1者4眼,0.02~0.08者3眼,FC/30cm1眼。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V-VI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8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成单一术组和联合术组。单一术组患者仅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术组患者联合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水平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联合术组患者和单一术组患者相比,视网膜复位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组患者视力水平改善幅度高于单一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少于单一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和视力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联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和晶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切除在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9例PDR,共105眼,随机分2组,术式1组56只眼,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行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式2组49只眼,为经扁平部玻璃体联合晶体切除术,保留前囊、人工晶体植入前囊上、睫状体沟内。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3年,术式1组视力改善46只眼,占82.1%;术式2组视力改善31只眼,占63.2%,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眼数比较差异显著(χ^2=4.762,P〈0.05)。术式1组术后发生虹膜新生血管(INV)1只眼,占1.8%;术式2组术后发生INV 7只眼,占14.3%,两组术后INV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χ^2=5.835,P〈0.05)。结论在治疗白内障合并PDR患者中,术式1组优于术式2组,其术后并发症和INV的发生率也明显低,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4.
刘霞 《医学信息》2010,23(14):2375-2376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治疗开放性眼外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10月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53例(53眼)。结果 33例眼内异物,摘出率100%,11例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率31.7%,3例继发性青光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6例眼内炎,5例得到控制。所有53例53只眼中,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45只眼(84.9%),术后视力不变或下降8只眼(15.1%)。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大部分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视力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冯利  成静 《医学信息》2007,20(9):1642-1643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综合治疗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对50例(76眼)白内障术后DR患者施行激光光凝同时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以视力和眼底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稳定,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视力稳定。结论白内障术后DR患者具有光凝指征应尽早综合治疗,对于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提高白内障远期复明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治疗开放性眼外伤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10月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53例(53眼).结果 33例眼内异物,摘出率100%,11例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率31.7%,3例继发性青光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6例眼内炎,5例得到控制.所有53例53只眼中,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45只眼(84.9%),术后视力不变或下降8只眼(15.1%).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大部分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视力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Ⅴ期、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有手术指征的Ⅴ期和Ⅵ期DR患者55例(89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24~72个月,比较随访末两期患者视力分布及视力改善率情况。结果Ⅴ期患者出院时视力改善率(51.02%)优于Ⅵ期患者出院时视力改善率(30.00%),Ⅴ期患者回访时视力改善率(73.47%)优于Ⅵ期患者回访时视力改善率(52.50%)。结论玻璃体手术对Ⅴ期、Ⅵ期DR患者有良好的早期和远期视力改善效果,且越早手术治疗,视力改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Gass分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macularhole,IMH)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结果,探讨IMH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的IMH47例(48眼),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观察术前、术后黄斑裂孔,统计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根据Gass分期,Ⅱ期10眼、Ⅲ期20眼、Ⅳ期18眼,随着IMH分期进展,裂孔逐渐增大,术前BCVA逐渐下降,Ⅲ、Ⅳ期IMH直径显著大于Ⅱ期IMH,P〈0.01,但Ⅲ、Ⅳ期IMH直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前BCVA与Gass分期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42,P〈0.05。②93.75%(45/48眼)IMH术后经OCT证实完全闭合,6.25%(3/48眼)IMH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始终未闭合,但孔径均较术前有所缩小。85.42%(41/48眼)术后BCVA提高,其余14.58%(7/48眼)术后BCVA无明显改变,无术后视力下降者。术后BCVA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③随着IMH分期进展,IMH术后裂孔闭合率逐渐下降,分别是100%、95%和88.89%,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术后视力提高率分别是90%、90%、77.89%,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病例术后BCVA均明显高于同组术前,各组P〈0.01。术后BCVA与Gass分期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45,P〈0.05。结论IMH是进行性恶化性疾病,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是治疗IMH的有效手术方法,对Ⅱ期以上IMH应尽早手术治疗,对Ⅳ期以上的晚期IMH,手术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贺广秀  李义  金贵玉 《医学信息》2008,21(2):252-25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糖尿病患者178例200眼,术后3个月低视力的发生率及导致视力的主要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视力低于0.3者53眼(26.5%),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26眼(13%),后囊膜混浊者12眼(6%),虹膜后粘连者10眼(5%),新生血管青光眼者4眼(2%),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1眼(0.5%).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和正确的术后处理可减少低视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行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玻璃体视网膜术治疗的DRP患者986例(1 326眼)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并且对比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分级、术前是否合并黄斑脱离、行硅油/C3F8充填、术中行全/补充视网膜光凝、是否晶状体切除患者高眼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 326眼术后发生高眼压共计368例(27.8%)。增生型DRP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34.0%)显著高于非增生型(17.2%)(χ2=30.648,P=0.000);DRP D级高眼压发生率为34.1%,显著高于B级(20.8%)(χ2=16.348,P=0.001);术前合并黄斑脱离患者高眼压发生率(30.4%)显著高于无黄斑脱离患者(22.7%)(χ2=8.834,P=0.003);术中充填硅油患者(39.1%)显著高于填充C3F8患者(24.0%)(χ2=28.088,P=0.000);术中全视网膜光凝者(32.8%)显著高于补充光凝患者(16.8%)(χ2=21.159,P=0.000);术中行晶状体切除者(40.5%)显著高于无晶状体切除者(25.9%)(χ2=15.532,P=0.000 1)。结论 DRP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高,并且与DRP类型、分级、术前合并黄斑脱离、术中填充物、视网膜光凝、晶状体切除等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双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和白内障,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改变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78眼),将双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病例32例(40眼)作为观察组,另外28例(3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及前房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 2组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眼压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更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前房出现不同的炎症反应,有2例发生前房渗出,对照组前房炎症反应稍轻;2组患者无前房出血、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发生。结论采用双切口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视力恢复好,眼压控制满意;虽然术后前房反应稍重,但用药后很快缓解,减少了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但要严格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12.
饶丽娜 《医学信息》2018,(22):110-112
目的 探究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中复合式小梁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以及超声乳化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7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抗青光眼组(20例28眼)、超声乳化组(15例25眼)和青白联合手术组(23例23眼)。单纯抗青光眼组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青白联合手术组行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三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超声乳化组及青白联合组视力均有提高[(0.22±0.05)D vs(0.77±0.11)D,(0.23±0.05)D vs (0.55±0.09)D](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眼压水平均有所改善[(49.40±8.25)mmHg vs(16.25±2.34)mmHg,(49.31±8.20)mmHg vs (17.15±2.42)mmHg,(50.51±8.30)mmHg vs (17.25±2.53)mmHg](P<0.05);单纯抗青光眼组前房深度加深幅度较小[(1.65±0.22)mm vs(2.96±0.50)mm](P<0.05),超声乳化组及青白联合组前房深度加深[(1.64±0.20)mm vs(3.68±0.70)mm,(1.66±0.24)mm vs (3.53±0.67)mm](P<0.05)。超声乳化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青白联合组及单纯抗青光眼组(0 vs 17.39% vs 17.86%)(P<0.05)。结论 临床上需要根据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不同的房角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与巩膜外冷凝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间接眼底镜下巩膜外冷凝裂孔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12例(12只眼)。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白内障一次性摘除干净,10例视网膜复位,复位病例视力不同程度得到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与巩膜外冷凝联合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白内障病人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55眼)白内障病人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病人术前、术后视力变化.结果 在术后3日、1周及1个月时病人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70.91%(39/55)、81.82% (45/55)、89.09% (49/55).6例病人视力低于0.5为视网膜病变者.术后未见巩膜隧道切口渗漏现象,外切口在1周内覆盖结膜上皮,无悬韧带断裂与后囊破裂,瞳孔均呈现出圆形或近圆形.结论 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疗效确切、视力恢复速度快,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白内障的微创手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ASIK手术治疗儿童屈光参差的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0例屈光参差患儿实施LASIK手术前与手术后不同时间视力、屈光度、眼轴、双眼视觉、VEP等视功能参数的变化,了解LASIK手术的疗效。结果近视组手术后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P〈0.05),达到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完全矫正;术后三级视功能明显改善。远视组手术后屈光度与三级视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视觉诱发电位均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手术前后眼轴无明显增长(P〉0.05)。结论LASIK手术矫治儿童屈光参差,能降低高屈光度眼的屈光力、缩小双眼屈光度的差别,利于双眼融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住本院的闭角型青光眼64例(64眼),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颞侧隧道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结果两组术前视力相差不大,但是治疗后,治疗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大于0.8者8眼,0.3~0.8者20眼。治疗组的视力好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平均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眼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有效提高视力与降低眼压,无术中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期新鲜羊膜移植术在重度眼热烧伤重建眼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急性重度眼热烧伤47例55眼,手术组28例28眼(Ⅲ度10眼,Ⅳ度18眼)早期(伤后3周内)行新鲜羊膜移植术,对照组27例27眼(Ⅲ度19眼,Ⅳ度8眼)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眼表重建效果。结果手术组Ⅲ度10眼术后眼表重建成功;手术组Ⅳ度18眼及对照组24眼丧失正常眼表结构,发生睑球粘连,5眼角膜穿孔,所有眼视力均下降,手术组眼表上皮化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新鲜羊膜移植术可作为重度眼热烧伤后重建眼表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矫正散光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TICL)植入术矫正合并散光的高度近视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和主观视觉质量情况。方法对27例(52只眼)合并散光的高度近视患者行TICL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术后1个月和6个月UCVA和BCVA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屈光度(-0.56±0.42)D和散光度数(-0.35±0.60)D与术后6个月屈光度(-0.58±0.22)D及散光度数(-0.31±0.42)D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6.0、12.0和18.0 cpd各频率段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值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值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各频率段对比敏感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值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值,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各时间段,两者间各频率段均无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100%。结论 TICL植入手术治疗合并散光的高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全面提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