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在不同溶媒中及与不同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40 mg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分别溶于100 m L的0.9%氯化钠、木糖醇注射液、10%葡萄糖、5%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果糖注射液,分别于0、0.5、1、2、3、4、6、8、12 h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埃索美拉唑钠浓度,同时观察溶液外观变化,测定p H值。筛选配伍后稳定性最佳的溶媒,配置埃索美拉唑钠溶液,将100 m L埃索美拉唑钠溶液分别与10 m L维生素C、乳酸左氧氟沙星、复方氨基酸、维生素B6、盐酸甲氧氯普胺、盐酸昂丹司琼、葡萄糖酸钙、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进行配伍,观察配伍后0、0.5、1、2、3、4、6、8、12 h溶液颜色变化。结果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溶于0.9%氯化钠溶液及木糖醇注射液后,溶液p H值及药物浓度在12 h内均处于稳定状态;溶于其他溶溶媒12 h内PH值及药物浓度均有降低。选取0.9%氯化钠溶液作为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溶媒。埃索美拉唑钠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8 h后溶液颜色改变,与乳酸左氧氟沙星、复方氨基酸、维生素B6、盐酸甲氧氯普胺、盐酸昂丹司琼、葡萄糖酸配伍后6 h溶液颜色改变,与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配伍后4 h溶液颜色改变,与甘露醇注射液配伍后1 h溶液颜色即发生变化。结论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以0.9%氯化钠为溶媒溶液p H值和药物浓度相对稳定;该药与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配伍后短时内溶液颜色易出现变化,临床用药中需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异甘草酸镁(MgIG)注射液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室温条件下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gIG注射液与注射用GSH在5%、10%葡萄糖溶液中配伍的浓度变化。结果 MgIG注射液与注射用GSH配伍液在0、0.5、1、1.5、2、4 h内浓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MgIG注射液与注射用GSH在5%、10%葡萄糖溶液中可以配伍使用,但应在4 h内用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头孢噻肟与头孢匹胺在不同环境条件及不同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不同温度(8、25、37℃)、不同光照(2500流明、避光)及不同时间(0、0.5、1、2、3 h)条件下测定头孢噻肟与头孢匹胺分别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含量、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结果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头孢噻肟、头孢匹胺分别与两种注射液配伍后3h内含量基本稳定,头孢匹胺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随放置时间延长明显增加,头孢噻肟的有关物质增加相对不明显。头孢噻肟和头孢匹胺在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3 h内的pH值均未发生变化。在低温条件下,初始不溶物含量较高,然后开始下降,之后又出现小幅回升。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初始不溶物含量较少,在进一步下降后迅速回升。结论头孢噻肟与头孢匹胺在8℃、避光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头孢噻肟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高于5%葡萄糖注射液,而头孢匹胺反之。  相似文献   

4.
牛秀明  余玫  官波 《山东医药》2007,47(23):46-47
于室温25℃,晴天室内自然光线,无菌条件下取6瓶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每瓶中均加入0.5g(2mg/ml)胞二磷胆碱及异舒吉10mg,室温下放置,于0、1、2、4和6h观察溶液外观、澄清度,测pH值及胞二磷胆碱浓度。结果两药配伍溶液在各时点均保持清澈,无变色、无杂质、结晶、沉淀和气泡生成;但胞二磷胆碱浓度和pH值随放置时间延长显著降低。认为胞二磷胆碱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异舒吉配伍的体外稳定性较差,建议临床最好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
生脉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麦冬、北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的作用,临床使用时常与5%葡萄糖配伍。我们模拟临床用药配伍,用比色法观察了生脉注射液与4种常用输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人参皂甙含量变化及24小时内配伍溶液的外观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冠心宁注射液的适宜配伍溶液,2008年7月~2009年1月,笔者选择临床最常用的液体,即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与之稀释,考察配伍后液体不溶性微粒、pH值和外观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秀强  韦曦 《内科》2010,5(6):617-619
目的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输液配伍时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R显微计数法测定不溶性微粒。结果与5%、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析出大量不溶性微粒,配伍浓度愈高、放置时间愈长,析出微粒愈多;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产生微粒数相对最少。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应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静脉滴注,以减少不溶性微粒。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乌拉地尔(商品名:利喜定)、多巴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的30例心功能NYHAⅣ级患者,常规治疗24h以上,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改用盐酸乌拉地尔25~100mg加入50ml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中泵入,依据血压调整剂量,使血压不低于90/60mmHg,维持剂量100~400μg/min。同时将多巴胺针以1~5μg·kg-1·min-1的速度泵入,持续应用2~5d。对血压明显升高者用盐酸乌拉地尔针剂12.5~25.0mg加入10ml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推后用上述方法维持。结果经盐酸乌拉地尔、多巴胺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降低,LVEF值明显提高,其中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盐酸乌拉地尔、多巴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15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原则分为序贯组与常规组各76例,两组患儿根据其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常规组注射用阿奇霉素10 mg/(kg.d)+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 ml,静脉滴注,Qd;序贯组阿奇霉素10 mg/(kg.d)+0.9%氯化钠注射液液100~250 ml,静脉滴注,Qd,共3~5d,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10 mg/(kg.d)。结果序贯组治疗总有效94.74%,常规组96.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12.03±2.34)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2.37%均高少于序贯组的(3.94±0.97)d、7.89%(P〈0.0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口服序贯疗法临床疗效确切,且经济方便,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等常用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及含量变化等指标 ,考察了参附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表明 ,室温配伍后 2 4h内各混合液均澄明 ,除碳酸氢钠外 ,其余混合液 pH值稳定 ,含量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紫杉醇治疗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共77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77例恶性肿瘤患者,男20例,女57例;年龄37~72岁。其中乳腺癌43例,肺癌30例,卵巢癌4例。本组25例单用紫杉醇化疗,即紫杉醇175mg/m^2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3~4h,每4周1次;52例予联合化疗,即紫杉醇135mg/m^2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3~4h,顺铂20mg/m^2.  相似文献   

12.
培养时间及培养基pH对大环内酯类抗解脲脲原体MI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及培养基pH值,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在体外抗解脲脲原体(Uu)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用微量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5株临床Uu标本在pH值为6.0、6.5及7.0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24、36、48及60小时时的MIC,并计算MIc90。研究培养时间时以24小时为基础,而研究不同pH则以6.0为基础。结果培养60小时的MIC与48小时相同。pH值由6.0升高到7.0,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内,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的MIC可以分别降低1~16、2~32及2~32倍,其中MIC90降低的倍数分别为4~8、4~8、2~4倍,各组MIC的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当培养时间由24小时延长到48小时,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中,三种抗生素的MIC分别可以增加1~32、1~8及1~16倍,其中MIC90分别升高4~8、2~4、2~4倍,各组MIC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体外实验中,当pH在6.0~7.0之间,培养时间在48小时内,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的MIC随培养基pH升高而显著降低,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培养时间超过48小时,MIC不再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一、青霉素G (一)水溶液的稳定性及溶媒选择:青霉素G的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时间、药物浓度、环境温度、pH等因素都影响其降解速度。实验证明,青霉素G水溶液的浓度为20万单位/毫升,在室温19℃存放4小时,效价即开始下降,其降解产物青霉烯酸的含量增加2倍;在30℃、37℃存放4小时,其青霉烯酸的含量分别增加10倍、20倍。青霉素0.9%氯化钠溶液在4~6℃时可保存1周;而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硝酸甘油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将70例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在常规抗感染、平踹、强心、利尿、氧疗或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基础上运用微泵注入硝酸甘油5~10mg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0m l,0.3~0.5m l/h开始,最大入速4/h,依血压调滴速,维持6~8/h。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溶液250m l+痰热清20m l静脉滴注,1次/d。结果对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及血气PCO2与PO2的观察,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硝酸甘油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培养基的配制分甲、乙两部份: 甲:无菌脱纤维全兔血加等量无菌玻璃重蒸馏水,置25℃内10分钟,使溶解。在溶解产物中加等量含有188毫克分子氯化钠和45毫克分子枸橼酸钠的用玻璃重蒸馏水配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在4℃温度下,用25,000g离心60分钟。而后,去掉上清液,保存在4℃温度中。乙:用玻璃重蒸馏水配制含有5%牛肉粉(Bacto-beef)和2%肝粉(Oxoid liver)的浸液,加热至50℃1小时和80℃5分钟。浸液冷却至25℃时,用抽吸法通过两层No  相似文献   

16.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和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 12 4例 ,男 77例 ,女 47例 ,年龄 42~ 79岁 ,经临床和头颅CT确诊 ,随机分为纳洛酮组 (6 2例 )和对照组 (6 2例 ) ,2组均于发病 72h内接受治疗 ,对照组用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糖尿病者改用 0 .9%生理盐水 2 5 0ml) 刺五加 8  相似文献   

17.
心室颤动对低温下无扩张、肥厚或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的心肌是否存在不良影响至今尚有争议.大量动物实验提示,体外循环时广泛心肌缺血后确实发生某种形式的再灌注损伤.作者设计一种在临床或实验时均能敏感地连续测定术中心肌内 pH的仪器,并应用于100例各种心脏手术的病员,测定心室颤动与再灌注对 pH 的影响。测定方法:体外循环降温至25℃,主、肺动脉阻断后从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停跳液500~1000ml,并于心脏表面置冰盐水。心脏停跳液每1000ml 中含有2.5%葡萄糖、0.45%氯化钠、碳酸氢钠4.5mEq、氯化钾20mEq;温度4℃,pH7.8(25℃),  相似文献   

18.
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兰 《内科》2010,5(3):241-242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均常规使用硝酸甘油制剂、β受体阻滞剂、辛伐他丁、肝素。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阿魏酸钠注射液3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共用14 d。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0.9%氯化钠250 ml中静滴,1次/d,共用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9.
三种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对健康志愿者胃内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对健康志愿者胃内pH值的影响.方法:研究为随机、开放、三交叉设计试验,入选的15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按3种剂量口服埃索美拉唑[每日1次每次20 mg(A剂量)、每日1次每次40 mg(B剂量)、每日2次每次20 mg(C剂量)],每种剂量连续口服5d,第5天时进行24 h胃内pH值监测.结果:按A、B、C三种剂量口服埃索美拉唑5 d后,24 h胃内pH值>4的时间分别为(18.70±4.19)、(19.27 4±2.68)、(21.16±2.45)h.其中C剂量与其余2种用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2种用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剂量埃索美拉唑用药后胃内全天和夜间的中位pH值及胃内pH值>3、4、5的时时间百分比(全天:6.73±0.64、95.0%±7.5%、92.0%4±10.6%、86.7%±14.5%;夜间:6.22±1.30、93.2%±13.1%、87.8%±20.3%、78.6%±28.9%)与A剂量(全天:5.99±1.83、85.1%±16.3%、81.1%±18.1%、71.5%±20.3%;夜间:4.90±2.14、72.9%±30.5%、67.2%±31.9%、55.7%±31.8%)和B剂量(全天:6.33±0.62、87.9%±9.5%、83.5%±11.7%、75.6%±15.5%;夜间:4.93±1.60、75.7%±20.8%、66.9%±23.8%、53.3%±30.3%)这2种用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后2种用法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具有较强的抑酸作用,每日2次每次20 mg的剂量抑酸效果优于每日1次每次20 mg和每日1次每次40 mg,后2种方法抑酸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0.
典沙为甲磺酸培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为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等。利君特舒则为注射用头孢酮钠舒巴坦钠(2:1)。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主要作用也是治疗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当输完利君特舒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利君特舒1.5g静点)给予更换典沙注射液时输液器茂菲氏滴管内立即出现白色混浊,更换输液器并留置6h后白色浑浊仍未消失。表明:典沙与利君特舒存在配伍禁忌。在临床输液中,如需要同时应用时,两种药物不可直接接触,可用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冲管间隔,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