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钢板加异体骨板治疗股骨干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夹心法手术治疗,术后1年采用Merchan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脂肪栓塞、感染、排异等反应。1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44个月。患者术后均达到骨性愈合,时间为4~9个月。无内固定失败、畸形愈合和不愈合等发生。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标准评定:优11例,良6例,可2例。结论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6年2月至2013年6月21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患者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男12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4.8岁.骨折不愈合时间9~18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采用Merchan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断裂、脂肪栓塞、旋转畸形及明显的短缩畸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3.2个月.19例患者术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4~9个月),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经7~13个月观察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标准评定:优13例,良6例,差2例.结论:应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能够提高骨折稳定性及促进骨痂生长.  相似文献   

3.
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股骨干内固定术后再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股骨干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干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4~57岁,平均31.2岁。粉碎性骨折7例,斜形骨折4例,横形骨折2例。8孔股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5例,8孔上肢有限接触加压钢板2例,6孔股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2例,8孔兰氏钢板4例。钢板断裂均发生在骨折端邻近钉孔处。全部采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加对侧异体脱蛋白骨板股骨双固定及自体髂骨移植术。结果: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32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个月,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的功能。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4.6%(11/13)。结论:自体髂骨植骨钢板结合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再骨折效果好,可以达到骨折牢固固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板股骨内侧辅助固定结合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03—2013-06采用异体皮质骨板股骨内侧辅助固定结合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及该部位术后骨不连、钢板断裂及感染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33例。结果本组33例均获平均32(12~69)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6(3~18)个月。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再骨折、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影像学资料示术后6个月异体骨板边缘变圆钝,异体骨板与宿主骨之间存在部分间隙,术后12个月异体骨板边缘进一步变薄、变圆,异体骨板两端与股骨之间间隙消失,可见边缘与宿主骨愈合征象。按Merchan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优16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4.8%。结论应用异体皮质骨板股骨内侧辅助固定结合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增加了股骨内侧的支撑力度,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术后可以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减少钢板的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半环式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半环式钢板内固定治疗205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其中Ⅱ型粉碎性骨折156侧,Ⅲ型49侧,分析疗效。结果205侧中196侧获6~13年的有效随访,其骨折对位良好,愈合牢固,钢板固定确实,未见肢体明显旋转、成角、短缩、畸形;其中6例膝关节伸屈小于30°,在取钢板同时行股四头肌腱松解术,术后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至90°以上。疗效综合评定:优160侧,良22侧,尚可10侧,差3侧,优良率88.8%。结论依据股骨形状、力学特性所设计的半环式钢板,对粉碎性骨折碎片起到良好整复、固定作用,与现有单钢板比较,它的生物力学特性更为合理,改变现有钢板偏心固定不足、各髓内针固定造成分离的缺点;在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选择中,该钢板实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6.
肱骨干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干下段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后骨不连的外科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6月~2003年10月共收治疗11例肱骨干下段骨折患者,在生物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全部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治疗,术后不用外固定,鼓励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手术切121均获一期愈合,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8个月,没有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解剖型钢板结合异体皮质骨板治疗股骨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18例股骨髁粉碎性骨折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23~65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4例,其他损伤3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5 d,平均6 d。采用解剖型钢板结合异体皮质骨板固定,同时取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治疗。结果术后1周1例局部皮缘出现浅层坏死,经邮票植皮后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5.6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及再骨折,无感染、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按Merchan等疗效评定标准行膝关节功能评定:获优7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采用解剖型钢板结合异体皮质骨板治疗股骨髁粉碎性骨折能有效重建内侧皮质骨完整性,固定牢靠,是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柱分型手术结合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4—2012-12共接诊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57例,根据三柱分型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行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后钢板内固定,再次行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术前及术后指导患者配合早期康复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平均21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15周;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90°~100°,平均95°,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侧膝关节活动度为120°~180°,平均145°;术前HSS评分为30~65分,平均45.5分,术后12个月HSS评分为63~98分,平均88.7分。结论三柱分型手术结合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李浪  高峰  黄奇  李强  谢林  张斌 《中国骨伤》2016,29(6):522-525
目的 :探讨采用亚洲型股骨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干多段粉碎骨折的中期随访疗效。方法 :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牵引床下微创复位、亚洲型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16例股骨干多段粉碎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1~49岁,平均34.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24 d,平均9.1 d。根据AO分型:C1型6例,C2型2例,C3型8例。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行股骨全段X线片检查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HSS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功能。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4个月。手术时间88~112 min,平均90.7 min;术中出血量150~200 ml,平均188.75 ml;骨折愈合时间5~9个月,平均5.4个月。所有患者伤口甲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P=0.8930.05),其中优10例,良5例,可1例。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P=0.8760.05),其中优9例,良6例,差1例。结论 :亚洲型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粉碎骨折可借助多种微创方式置入,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中期随访效果满意。16例患者的研究样本量较小,远期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2.4 mm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新型2.4 mm LCP治疗21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男7例,女14例;年龄71~85岁,平均76岁.骨折按AO分型:C1型6例,C2型13例,C3型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均经掌侧入路复位固定,术中不显露背侧组织,骨缺损严重行置入人工骨.结果 所有患者获平均10.6个月(8~27个月)随访.X线片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2例骨缺损严重者,术中植入人工骨.所有患者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功能康复时间4~36周,平均11周.腕关节活动度:背伸23°~84°,平均71.3°;掌屈33°~86°,平均72.0°;尺偏19°~29°,平均26.3°;桡偏12°~30°,平均19.9°;前臂旋前60°~87°,平均79.5°;旋后52°~80°,平均76.4°.与健侧对比,握力减弱3例,活动后疼痛3例.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 新型2.4 mm L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内固定坚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钢板结合异体骨板对严重粉碎性Vancouver B1型假体周围股骨骨折的疗效,评价其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钢板-钢丝系统结合异体骨板治疗严重粉碎性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56~74岁,平均62.52岁。所有患者采用长的钢板、钢丝及长度合适的异体骨板。以Harris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通过数字化X线摄片技术对假体稳定性、异体骨板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4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未出现感染、松动、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8.45±5.78)分提高至术后的(83.46±10.21)分。至随访结束,7例患者假体稳定,异体骨板愈合良好;另1例患者因假体松动行翻修术。结论:应用钢板-钢丝系统结合异体骨板对严重粉碎性Vancouver B1型假体周围股骨骨折进行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以提高骨的质量,增加骨量,为Ⅱ期可能的翻修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Methods: Manual reduction, rectification of deformity, and cold compres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used preoperatively to relieve swelling and pain. A small incision was made to expose the articular facet and to perform anatomic reduction and plate fixation.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 were applied postoperatively on the surface of the wound to accelerate bony union. Results: All the 40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t least 1 year postoperatively. According to the Maryland scoring system,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7.5%.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latively mild injury, reliable fixation, good recovery, and rare com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3.
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共52例移位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的患者,男3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6岁.按照Mayo分型:其中ⅡB型31例,ⅢB型21例.所有骨折均行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骨折均于3个月内愈合,无伤口感染;3例由于钢板皮下激惹,取出内固定后症状缓解.术后采用Broderg和Money评分标准进行评估:30例ⅡB型骨折中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19例ⅢB型骨折中优6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3.7%.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型钢板是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Mayo分型可作为判断骨折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回顾总结应用微创钢板骨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以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的经验.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应用MIPO技术以LCP桥式固定方式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患者36例.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43.8岁(20~64岁).A1型2例,A2型11例,A3型2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7.1 d(5~23d).23例行胫骨骨折端闭合复位,13例行胫骨骨折端有限切开辅助复位.复位后再以MIPO技术置入LCP并桥式固定.24例患者行腓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于术后1、2、3、6个月复查,分别进行临床查体、X线片评估及康复指导.骨折愈合后对患者踝关节功能以lowa评分系统评分.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93.4 min(60~160 min).平均失血量78 ml(50~200 ml).骨折端至少旷置3个钉孔,螺钉密度平均为0.65(0.50~0.73),平均置入螺钉9.6枚(7~14枚),LCP平均长度为225ram(165.5~243.5 mm).平均随访14.7个月(6~2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2.5~6个月).所有患者的LCP及螺钉均无松动、断裂.骨折愈合后小腿全长X线片显示下肢力线无成角及旋转,下肢长度无短缩,膝、踝关节面无倾斜.lowa踝关节评分平均91.6分.优25例,良10例,中l例,优良率97.2%.结论 应用MIPO技术以LCP桥式固定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是一种有效保持骨折端血运,符合弹性固定理念并能促进骨折愈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2003年9月-2006年6月,我科应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193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文  张明贵  赵毅 《中国骨伤》2009,22(3):226-227
锁定钢板治疗关节周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患者。但现有的单轴锁定钢板其锁定螺钉的置人方向是严格定向的,稍有偏差就会使锁定失效,并且小能根据骨折情况来调整螺钉的方向。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系统是专门用于治疗关节周围区域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系统,它不仅提供一个内支架的稳定系统,还可以根据骨折情况来调整锁定螺钉的方向和位置,是锁定钢板的又一次技术和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7.
重建钢板在粉碎性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粉碎性跟骨骨折均予以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其中8例行自体髂骨植骨;2例年老患者因严重骨质疏松不能达到解剖复位,予以整复跟骨外形,重建钢板内固定后,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28例术后随访10~25个月,根据天津医院骨科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20例,良5例,可3例。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其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使用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和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分别采用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118例患者病例资料.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组60例;按AO/OTA分型,其中A3型3例,B2型5例,B3型7例,C1型10例,C2型20例,C3型15例.远端万向锁定加压双柱接骨板组58例;按AO/OTA分型,其中A3型1例,B2型2例,B3型4例,C1型15例,C2型18例,C3型18例.分析对比两组术后影像学参数、功能恢复情况.随访以门诊随访进行.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旋前、旋后角度以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组平均随访时间26.5个月,远端万向锁定加压双柱接骨板组平均随访时间25.6个月.结果显示,在尺偏角、桡骨高度、桡偏角度以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掌倾角、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旋前、旋后角度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具有优势.结论 采用两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更具有优势,临床手术应用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