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15.9%;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3%。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2例乳腺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均在1周-2周内消失.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无大出血及肺栓塞发生,治疗后均顺利出院.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乳腺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在预防ICU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我科5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护理,试验组在常规预防护理基础上采取压力抗栓泵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仅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57%,对照组共8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57%,两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危重患者在常规预防护理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及预防感染等护理.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脑脊液培养隐球菌阴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索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为专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调查我科2002~2005年收治的脑血管病人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1例病人的发病原因,采取预见性护理及针对性的护理。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壁损伤。结论:对脑血管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活动干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体位活动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无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 0%;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5%,护理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体位活动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及避免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97例患者根据脑出血和脑梗死不同瘫痪肢体肌力水平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共有34例发生DVT的早期症状,其余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瘫痪肢体的肌力水平是影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对于早期发生的血栓能够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脾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后的患者针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包括:促进血液回流,消除"血栓前状态",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及环境,饮食的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本组40例患者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发现早治疗及时,症状很快消退,未发生肺梗死。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可以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重于治疗。通过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病情变化,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5例重型颅脑外伤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颅脑外伤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有4例保守治疗,1例手术,经过综合治疗及护理,未发生坏疽、肺栓塞等护理并发症。结论:针对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09%。经治疗后,治愈4例,并发脑栓塞导致智力障碍1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深静脉血栓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屠悦  林雪娟 《全科护理》2016,(21):2194-2196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68例病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7%,而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外科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外科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8例外科老年手术患者采取入院评估、饮食指导、心理护理、体位指导、防止下肢静脉损伤、预防性抗凝治疗护理措施。结果:只有5例患者(7.35%)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术后患者233例根据彩色Dopp ler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111例和无血栓组122例。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分别记录危险因素的个数、手术种类、手术时间、体重指数及术后应用抗凝剂低分子量肝素情况。同时选择57名健康志愿者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11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47.6%,且年龄越大,体重指数增加、危险因素个数越多,DVT发生率越高。结论:DVT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DVT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住院经多普勒血管超声确诊深静脉血栓患者215例,分析患者年龄构成、原发疾病及发生血栓部位,总结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好发部位。对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给予特定护理措施,预防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结果:老年、骨折及严重创伤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及肿瘤患者其深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左侧较右侧好发深静脉血栓。结论:老年、多发伤、严重创伤、糖尿病、高血压、肿瘤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重症病人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145例肿瘤重症病人分为对照组70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病人采用重症监护室(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早期评估、行为训练、物理治疗等早期护理干预。每隔14d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比较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中有5例发现深静脉血栓,对照组病人中有13例发现深静脉血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肿瘤重症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预防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降低骨科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对263例骨科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观察和评估、健康知识宣教、机械预防、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等措施。结果263例患者中只有9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42%)。结论骨科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施行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循证护理多渠道寻找证据,进行严格评价,结合妇科的临床经验和实际,制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案,对3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及时治疗后好转外,其余患者术后1个月均无血栓形成表现.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其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从我院选取104例骨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普通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报告了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有86例患者进行了腹部腹腔镜手术,在围术期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护理、饮食护理、局部观察护理、预防性抗凝护理、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预防护理。86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饮食护理、局部观察、预防性抗凝、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对患者后期回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腹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临床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和事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我科74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各37例。预防护理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加强观察、早期活动、穿弹力袜、抗凝药物使用等。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预防护理组的深静脉栓塞发生较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