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组织Fas、Fas配体(FasL)蛋白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心力衰竭组和雷米普利组各10只。通过缩窄Wistar大鼠腹主动脉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以雷米普利进行干预,对照观察血流动力学、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Fas、FasL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慢性心力衰竭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心率显著升高(P<0.01);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收缩率、左心室内压最大舒张率显著降低(P<0.01)。雷米普利组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心率显著低于慢性心力衰竭组(P<0.01),左心室内最大收缩率、左心室内最大舒张率显著高于慢性心力衰竭组(P<0.01)。慢性心力衰竭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Fas、FasL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慢性心力衰竭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Fas/FasL系统的参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Fas、FasL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增高,雷米普利长期干预慢性心力衰竭,能够降低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其减少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发生、改善心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患者60例,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常规生化项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GDF-15水平,心脏超声测定左房内经、左室舒张末内径、心脏射血分数,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CHF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8,P<0.05);血清GDF-15的水平与左心房内径(r=0.64,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r=0.57,P<0.05)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r=-0.42,P<0.05)呈显著负相关,与病因无相关性。结论:CHF患者外周血GDF-15的水平显著升高,且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其水平明显升高;外周血GDF-15水平可作为CHF患者左心室重构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士凯  张檑  孙平  陈丽霞  梁江久 《江苏医药》2021,47(10):984-987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32只,分为模型对照(模型组,14只)和中药处理(中药组,18只)两组;另取2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中药组给予芪苈强心胶囊1g·kg-1·d-1灌胃治疗6周.6周后检测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三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大鼠HIF-1和VEGF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中药组和模型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及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均降低,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升高(P<0.01),IVS、LVEDD、LVESD和LVMI增加,LVEF降低(P<0.05),HIF-1和VEGF浓度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可以逆转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或P<0.01).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提高H IF-1和V EG F的表达及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34):4780-4783
目的:研究温阳振衰颗粒对慢性心衰(CHF)模型大鼠心肌中肌细胞增强子(MEF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其余50只大鼠以阿霉素建立CHF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依那普利1.8 mg/(kg·d)]和温阳振衰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72、1.44、2.88 g/(kg·d)],每天ig给药2次,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检测各组大鼠心肌中MEF2和磷酸化MEF2(p-MEF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大鼠LVEF、LVFS明显降低(P<0.05),LVSD、LVDD明显升高(P<0.05);心肌中p-MEF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MEF2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心肌中p-MEF2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MEF2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振衰颗粒能拮抗阿霉素诱导的MEF2蛋白磷酸化的下调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CHF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乌头碱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对miR-150-5p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乌头碱组、乌头碱+antagomir-NC组、乌头碱+miR-150-5p antagomir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利用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ELISA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水平;测定各组大鼠心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RT-qR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iR-150-5p和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0-5p与CCND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中CCND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乌头碱组大鼠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模型兔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均分四组.除假手术组外,通过破坏主动脉瓣和缩窄腹主动脉,增加左心室前、后负荷,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除心衰对照组)早干预组(即起,连续8周)和晚干预组(第5周起,连续4周)予辛伐他汀每天5 mg/kg灌胃,实验结束取心肌细胞,Westem-blot检测细胞膜Rho A蛋白表达,[γ~-~(32)P]电泳分析Rho GTPase活性;实验前、结束时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心衰对照组室间隔厚度(LVS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I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s)、心脏重量(Hw)、左心室重量(LVW)、心脏/体重(HW/BW radio)、左心室/体重(LVW/BW radio)明显高于假手术和早、晚干预组(P<0.05,P<0.01);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长轴缩短率(FS)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早、晚干预组(P<0.05,P<0.01);心肌细胞膜Rho A蛋白表达、Rho GTPase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早、晚干预组(P<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抑制细胞膜RhoA蛋白表达、Rho GTPase活性,从而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α和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和36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MMP-9、肿瘤坏死因子-α和BNP的浓度,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浆MMP-9、TNF-α和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CHF组血浆MMP-9、TNF-α和BNP浓度分别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P<0.05),并且MMP-9和TNF-α与BN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TNF-α和MMP-9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MMP-9、TNF-α与BNP水平密切相关,TNF-α介导的MMP-9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芎提取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干预作用,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结合竭力式游泳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动物模型,通过心电图检测大鼠造模前后心电图变化,建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n=10)和实验组(n=10),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给予川芎提取物(100 mg/kg),1日1次,连续干预4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实验终点检测各组大鼠心率及呼吸频率,检测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心脏组织病理状态,采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大鼠心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脏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去水平段极性蛋白3(Dvl3)、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β)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超声检查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的LVIDd、LVIDs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LVFS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的LV...  相似文献   

9.
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 6 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 1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脑钠素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其超声心动图心脏收缩功能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5 ) ,在慢性心力衰竭观察组 ,心功能 NYHA分级 级、 级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 级、 级组 (P<0 .0 5 )。血浆脑钠素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 (P<0 .0 5 )。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浆脑钠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对一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受条件限制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疗程2周.治疗前后用彩超测定心功能指标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USA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LVD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75,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效果确切,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