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复制     
复制(replication):是病毒增殖的方式,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释出病毒核酸后,宿主细胞便在其控制下,为病毒提供合成机构及所需的酶类、能量、基质,进而合成病毒核酸及蛋白质等成分,然后在宿主细胞的一定部位装配成为子代病毒,并通过一定方式从宿主细胞...  相似文献   

2.
张庆 《肝博士》2010,(1):33-33
在医学上,病毒的繁殖被称之为“复制”,这是因为它不像细胞和寄生虫那样通过细胞核分裂等方式繁殖,而是像我们铸造机器零件一样,按照一定的模具复制出来的。在复制的过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催化剂,另一个是模板。没有这两个因素,乙肝病毒就不能复制。  相似文献   

3.
全口义齿的复制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①目的 探讨复制全口义齿的效果。②方法 采用一次印模法,确定咬合关系、垂直距离,灌注石膏模型,上颌架,排牙,复制完成义齿。③结果 45例病人戴上复制的义齿后,32例病人非常满意;9例病人感觉稍有不适,但使用15d后均适应;4例病人感觉有较大出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④结论 复制全口义齿效果较好,可提高部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问:我一个朋友今年23岁,在他3岁时,查出有乙肝大三阳,20年来,肝功能一直正常。但今年查肝功能发现,谷丙转氨酶99,谷草转氨酶55,均增高,胆红素也高,乙肝病毒DNA检查结果也超过检测限。请问目前应该如何治疗?乙肝病毒是否会在体内无限复制,怎样抑制病毒复制?若肝功能恢复正常,是否还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复制辐射损伤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雌雄各半。用60CoY射线小剂量多次累积全身照射模型组大鼠,每次0.3Gy,共8次.累积剂量为2.4Gy。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白细胞总数比对照组下降35.5%(P<0.01),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上升(P<0.01),表明复制成功。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见到陈兴华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医疗救援任务最紧急的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告诉记者:“能活着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7.
应用颅内高压复制脑死亡动物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颅内高压致脑死亡动物模型。方法向颅内硬膜膜外隐囊内灌注3 ̄3ml生理盐水后描记颅内压、平均动脉血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心电变化和呼吸波形,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和眼底血流以及脑大体病理变化。结果在颅内高压下,动物的主要改变有:ICP一直高于MAP;在脑电沉默;BAEP波幅降低,潜伏期后延,并迅速消失;心率短暂加快,S=T段压低,QRS波增宽,偶发室性早搏,心跳变慢、呈停止  相似文献   

8.
《医学研究通讯》2005,34(4):57-57
美国科学家2005年2月22日报告说,他们首次人工复制了肝炎中危害最大、感染面最广的丙型肝炎病毒,在研究丙型肝炎的机制方面取得了进展,同时对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研究有所贡献。这种方法还有助于构建其他病毒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生物体内DNA双链的复制大多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这是共性。但不同生物体内DNA分子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有大、有小、有线性分子、有环状分子),功能状态也不一样(有的保守、有的极为活跃)。因而,反映在复制方式上也有区别,这是个性。绝大多数的复制是以复制叉的形式进行的。本筒达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40日龄Wistar雄性大鼠5O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C)组和糖尿病D40、D45、D50、D55共5组。C组腹腔注射赋形剂,糖尿病组分别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40mg,45mg,50mg和55mg/kg体重,观察2个月。结果表明,发病率依次为D40<D45<D50<D55,D55组为100%;自然阴转率D40>D45>D50>D55为0%;病死率D55组最高,达33%。观察期间5次测血糖水平和体重变化,结果表明,D55组平均血糖>22.2mmol/L,D50组平均血糖维持在(16.7~22.2)mmol/L之间,D40、D45组在较低值水平上波动;D40、D45、D50、D55组体重增长率均比C组显著低,D55组最低。结论是:复制青春期糖尿病模型以STZ50或55mg/kg体重腹腔注射为佳。  相似文献   

11.
德国美因兹大学的分子生物学者Rblf Bartenschlager及其同事在1999年7月1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告,他们找到了一种复制部分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方法,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并有可能寻求治疗该病的新途径。现时全球有约170万人受肝炎病毒的感染,且越来越多地因此而引起肝病。由于HVC不能在实验室里培植,减慢了对其药物、疫苗以及对该病毒生命周期的基础知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复制病案避免争议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多例争议案例,从实效的角度分析、探讨在复制病案中避免争议的方法。灵活机动、合理的处理复制病案争议问题应以人为本,有效解决问题,注重工作人员语言表述与应对策略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卵清蛋白,通过腹腔注射、雾化器熏蒸和滴鼻等方法,在豚鼠上复制人类过敏性鼻炎的动物模型。大部份豚鼠分泌含大量嗜酸性细胞的鼻液,并伴发喷嚏、鼻腔阻塞等体征。该模型可用于评价药物作用和考核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知道两个中心体对于有丝分裂中形成双极纺锤体是必需的,如果中心体过多则会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所以中心体在每个细胞周期中,只被复制一次是很重要的。那么此过程是如何调节的呢? 一月份《自然》杂志中,Steven Reed和同事们提出了酵母中中心体的等价物 SPB(spindle pole body)复制的模型,基于DNA复制与细胞周期进行相吻合的观点,认为cyclin/CDK可能也与SPB的复制激活及抑制其再复制有关。 研究者还发现,芽殖酵母中的3个G1cyclin(clnsl,2,3)与调控SPB的复制有关。在后来的成熟中,SPB复制前,由两…  相似文献   

15.
湿热蕴结胆囊结石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复制符合中医学发病特点的湿热蕴结胆囊结石模型。方法:采用含有不同剂量辛辣,油腻的饲料喂养家兔,对胆囊胆汁粘滞度,结石形成及胆囊粘膜病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模型4组有2只家兔死亡,造各组胆汁粘滞度无较空白对照组增加,模型2,3,4组增加更为明显,模型2组仅1只家兔有肉眼可见的结石形成,模型3,4组均有6只家兔有肉眼可见的结石形成,3组均有大量的胆固醇结晶析出;模型各组胆囊粘膜病理变化均以炎症性改变为主。结论:上述观察提示使用模型3组(饲料配方为普通饲料,胆固醇:辣椒:动物脂肪按100:0.5:0.5:1的比例配制)方法复制模型较好。  相似文献   

16.
青春期糖尿病模型复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0日龄Wistar雄性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C)组和糖尿病D40、D45、D50、D55共5组。C组腹腔注射赋形剂,糖尿病组分别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40mg,45mg,50mg和55mg/kg体重,观察2个月。结果表明,发病率依次为D40〈D45〈D50〈D55,D55组为100%;自然阴转率D40〉D45〉D50〉D55,D55为0%;病死率D55组最高,达33%。观察期间5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防止慢性乙肝HBeAg阴性病毒复制患者复发及肝硬化的有效途径。方法:慢性乙肝,HBeAg阴性,病毒复制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二组,通过肝细胞膜保护剂(益肝灵)治疗和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对照80例,肝功能恢复正常,及HBV—DNA阴转后,即停止用药,治疗组继续服用益肝灵药治疗半年,随访五年,统计两组患者肝炎复发率和肝硬化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肝炎复发17.5%(14/80)肝硬化2.5%(2/80);对照组,乙肝复发70%(56/80),肝硬化15%(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肝HBcAg阴性,病毒复制病例的治疗,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及HBV—DVA阴转后,采用益肝灵延长治疗半年可以有效防止肝炎复发及肝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复制全口义齿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复制全口义齿(也可称暂时替代义齿)是将蜡基板的全口义齿或已完成的全口义齿完整地复制出来。利用水杯为铸模盒,用可逆性印模材或不可逆性印模材将蜡制或树酯的原全口义齿包埋在水杯内,使用粘在全口义齿上的棉线或手术缝合线呈拉链式割开这个铸模体,然后阴模充满自凝塑料。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气道炎症动物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鸡卵白蛋白(OVA)致敏的BALB/c小鼠经过OVA雾化吸入刺激后,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OS数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以OVA10μg腹腔注射3次,间隔2周,然后给予5%OVA雾化吸入20min,每天1次,共6d,BALF中EOS数可达(9.67±0.80)×108/L.认为这是一种较理想的气道过敏性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复制腹腔连续注射氧嗪酸钾结合Coderre法的改良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40 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连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在右侧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B、C组连续腹腔注射氧嗪酸钾1周后,B组在右侧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C组注射生理盐水;D组连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在大鼠右侧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造模期间观察大鼠的饮食、精神状态、大小便等情况,于造模前、造模后4、12、24、48h测量关节肿胀程度,检测造模48h后血尿酸、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及检测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含量。结果〓①造模前,各组大鼠皮毛色白有光泽,精神佳,活泼好动,进食及饮水正常,体重增长正常;造模后,A组饮食、饮水、活动及大便均正常,踝关节无明显肿胀及活动减少;B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毛色干枯发黄、脱落,进食、饮水减少,踝关节红胀、肤温增高,活动明显减少;C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毛色干枯发黄、脱落,进食、饮水减少,踝关节无明显肿胀及活动减少;D组饮食、饮水、活动及大便均基本正常,踝关节红胀、肤温增高,活动明显减少。②关节肿胀指数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D组各时点肿胀指数明显升高(P<0.01),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48h后血尿酸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大鼠血尿酸值均明显升高(P<0.01,P<0.01),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A、C组解剖时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正常清晰,无任何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见滑膜上皮排列完整,滑膜下血管分布正常,无血管增生,无炎症细胞浸润,B、D组局部解剖时有尿酸盐结晶沉着于踝关节腔内,可见明显的关节炎病理改变,滑膜上皮脱落,甚至消失不见,见大量炎症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伴有血管增生(见图4B)。⑤滑膜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与A组比较,B、D组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见表4),C组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腹腔连续注射氧嗪酸钾结合Coderre法的改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可以成功复制,该模型较符合于人类自然病程,即痛风性关节炎建立在血尿酸升高生化基础上的,可有效排除尿酸分解酶对关节腔中尿酸钠晶体的影响,且经济、可重复性较高,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研究的复合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