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胚胎着床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的限速步骤,该过程包括定位、黏附、侵入,具体胚胎着床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子宫内膜微创刺激是一种通过轻微损伤子宫内膜(如内膜活检或者搔刮)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着床率的方案。但是对于进行子宫内膜微创刺激的人群、时机、强度、频率的选择存在争议,它们都是可能影响其效应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前子宫内膜微创刺激人群的选择并无统一标准。本文就上述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胚胎着床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生理过程,子宫内膜容受性对胚胎着床十分关键。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允许胚泡定位、粘附、侵入并最终着床、发育的能力。二甲双胍作为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患者能量代谢及其并发症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并在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方面也有显著效果。但二甲双胍能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总结了目前二甲双胍在调控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及炎症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拓展了对二甲双胍临床治疗应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修整对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过程中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患者共417例,按其宫腔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及内膜异常组。两组患者中各有一部分在COH过程中接受内膜修整(研究组),剩余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行子宫内膜修整可显著提高内膜回声异常患者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4.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可浸润膀胱逼尿肌的部分或全层,典型症状为膀胱刺激症状,但也可能无明显症状,而是在以不孕等其他指征手术时偶然发现。提高术中识别和切除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能力有助于改善生育结局,而术前的系统性影像学评估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免疫因素介入的反复种植失败和复发性流产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胚胎着床率、降低复发性流产逐渐成为相关研究热点。本文从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对G-CSF在辅助生殖医学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胚胎移植周期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提高临床妊娠率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机械刺激子宫内膜对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周期中 ,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紊乱及异常增厚患者 6 4例 ,其中 32例在胚胎移植前 1~ 2周机械刺激子宫内膜为研究组 ,32例未行机械刺激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不育年限、不育原因、激素反应、受精方式和受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研究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 2 5 .6 1%、5 9.38%和 4 6 .8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8%、18.75 %和 15 .6 3% (P <0 .0 5 )。 结论 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显著提高IVF ET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胚胎移植后反复着床失败的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76例反复着床失败行冻融胚移植的患者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82例:常规冻胚移植前内膜准备,月经第10天起给予TEAS;对照组94例:常规冻融胚移植前内膜准备,不予其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前与月经第10天内膜增厚差值、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生化妊娠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膜生长差值、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可提高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此类患者冻融胚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虽然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临床的促排卵和实验室的胚胎体外培养技术日益提高,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仍徘徊在40%~50%,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部分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缺陷,影响了胚胎的成功着床.而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妊娠率,已成为各生殖中心的重点关注所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胚胎种植率却仍徘徊在10%~30%左右,如何提高胚胎种植率成为研究工作的难点和热点。移植作为IVF-ET最后一个步骤,是影响着治疗结局的一个独立因素。胚胎移植成功的条件主要包括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而移植时子宫收缩是影响子宫容受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抑制移植时子宫收缩有可能成为提高胚胎着床率的有效手段。在移植时应用缩宫素受体拮抗剂,可能有效抑制移植时子宫收缩,从而改善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人类胚胎着床的关键在于具备着床能力的胚胎和接受能力的子宫内膜同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胚胎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了研究的焦点。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其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形态学主要表现为胞饮突(pinopode)的出现,其形成需要诸多分子的参与调节,包括卵巢甾体激素、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免疫分子、骨桥蛋白、脂类及其他生化分子等。本文就子宫内膜容受性特征性标志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了声热处理钝化毛豆过氧化物酶.实验条件为:温度60~90℃、超声波频率25kHz、功率800 W.以在不同温度(60~100℃)下热处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作为对照,研究超声波协同热力灭酶的机理.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在25 kHZ、800 W的超声波、83℃下处理1.52 min,过氧化物酶钝化效果最佳.目前的研究有助于声热作用作为新加工工艺逐渐取代传统热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关节表面涂层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强  王岩 《中国骨伤》2007,20(5):355-358
生物固定型人工关节假体表面涂层的研究成为目前人工关节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组织工程学、材料学的发展,在人工关节表面用材、涂层类型及其处理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多成果出现,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19.
Sir, In the EBPG guideline on dialysis strategies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 22 [Suppl 2]: ii5–15) is stated on ii12: ‘Indeed,several randomized trials conducted in the last years have confirm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