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的TCD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例典型偏头痛和35例普通型偏头痛的TCD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典型偏头痛发作期MCA和PCA在头痛侧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提示血管痉挛。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期头痛侧与症状侧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显著性,典型偏头痛与普通型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可能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多数由血管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血流改变及其发病机制。方法:经颅多普勒测定48例偏头痛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后动脉、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和舒张峰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并与36名健康者作比较。结果:偏头痛发作期颅内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大多减慢(P〈0.05,P〈0.01),尤以VA及BA明显,间歇期颅内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以MCA为甚;发作期和间歇期的PI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偏头痛发作期脑血流量减少可能为其发病机制之一,间歇期颅内血管处于广泛的血管紧张度的增加及轻度功能性收缩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证实经颅多普勒对偏大痛与临床诊断价值,通过检测偏头痛患者的脑部血流动力学为其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50例偏头痛患者与50例健康人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并进行血流对比研究。结果:典型偏头痛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快,另有血流速度不稳和血管杂音等表现。结论:血流速度的改变、频谱异常及血管杂音可作为诊断典型偏头痛的依据,并提示其发作期有血管痉挛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160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TCD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筱莉 《重庆医学》2006,35(1):45-46
目的利用TCD技术研究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400M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60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观察分析,以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1)偏头痛患者MFV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快(P〈0.01)。(2)有先兆偏头痛(MWA)与无先兆偏头痛(MWO)比较:MWO者发作期的MCA、PCA的MFV比MWA明显增快(P〈0.05);MWA间歇期MCA、ACA的MFV比MWO显著增快(P〈0.01)。结论不同类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MFV有不同变化;TCD检查技术可对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骆东妮  孙畅 《海南医学》2008,19(9):44-45
目的 研究普通型偏头痛的脑血管功能状态.方法 对25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分别在头痛发作期、发作间期进行TCD检查,记录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并统计分析.结果 在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的颈内动脉系统中,颅内段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高,而颅外段无明显变化;椎-基底动脉系统无明显变化;发作期双侧半球指数均较发作期明显增高.结论 偏头痛发作问期颅内段颈内动脉系统血管持续性收缩而发作期处于相对扩张状态.  相似文献   

6.
<正>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评价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和检测脑血管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方法。我们应用TCD检测偏头痛病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确诊的偏头痛病人84例,男34例,女50例;平均年龄33岁。平均病程10年;典型偏头痛32例,普通型偏头痛52例。全部患者分别在发作期和间歇期进行检测。 对照组30例,均为健康自愿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岁,无个人及家族头痛病史。  相似文献   

7.
探讨偏头痛发作间歇期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对120例偏头痛患者在头痛间歇期检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TCD异常率52%,异常改变主要为平均血流速度增高、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及出现血管杂音。普通和典型偏头痛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病脑血流速度增高可能系血管紧张度增加或动脉管腔的功能性狭窄所致。噪音性杂音的出现有助于本病的诊断。TCD改变不能鉴别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  相似文献   

8.
TCD在偏头痛发作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张伟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8,21(2):60-60,63
目的为评价TCD在偏头痛发作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56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应用无损伤性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对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变化进行探测。结果偏头痛发作期颅内动脉处于广泛的血管紧张度增高及轻度的功能性收缩状态。每条动脉最高平均速度增高程度与头疼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CD检查不仅为偏头痛的诊断提供较确凿的依据,对于监测治疗效果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偏头痛患者血流变化、颅普形态及有无杂音的诊断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率和探讨其产生的机制.方法对9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并进行血流对比研究.结果典型偏头痛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另有血流速度不稳定、血管杂音及颅普形态改变等表现.结论血流速度的改变、频谱异常及血管杂音可作为诊断典型偏头痛的依据,并提示其发作期有血管痉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观察36例普通型和典型偏头痛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和颞浅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观察36例普通型和典型偏头痛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和颞浅动脉血流速度(υmca,vsta)的变化。结果发现,实施SGB前,36例患者的υmca和υsta较正常为高(P<0.05)。行SGB后,31例(86.1%)患者υmca和υsta下降接近正常,头痛消失或症状缓解;5例(13.9%)患者的颅内和颅外血流速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头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提示偏头痛患者发作期的大脑中动脉和颞浅动脉主干处于轻度痉挛状态。多数患者对SGB和神经调节反应敏感,受累血管可能处于功能性轻度狭窄;而少数患者对SGB和神经调节反应较差,可能系该血管已有器质性改变或有其它潜在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偏头痛患者颅内动脉血管血流变化,频谱形态及有无杂音的监测,来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率和探讨其产生的机制.方法 对我院门诊及住院11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并进行血流变化对比研究.结果 典型偏头痛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另有血流速度不稳定、血管杂音及频谱形态改变等表现.结论 血流速度的改变、频谱异常及血管杂音可作为诊断典型偏头痛的依据,并提示其发作期有血管痉挛情况.  相似文献   

13.
关于偏头痛经颅多普勒的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58-158
目的:通过对偏头痛患者血流变化、颅普形态及有无杂音的诊断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率和探讨其产生的机制。方法:对9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并进行血流对比研究。结果:典型偏头痛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另有血流速度不稳定、血管杂音及颅普形态改变等表现。结论:血流速度的改变、频谱异常及血管杂音可作为诊断典型偏头痛的依据,并提示其发作期有血管痉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偏头痛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宝珍 《广东医学》2004,25(8):984-984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对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技术检测 80例偏头痛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 5 0 ,10 0min的血流改变。结果 ① 80例偏头痛患者服药前头痛侧与非头痛侧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后动脉 (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 (V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服药后 10 0min双侧VS无明显差异 (P >0 0 5 )。②头痛侧服药前与服药后 10 0minVS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复方血栓通能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血流异常指标 ,可作为治疗偏头痛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经颅多谱勒对偏头痛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璧 《铁道医学》2000,28(5):312-313
目的 探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对偏头痛的诊断及分型价值。方法 观察56例偏头痛患者的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流速度、血流杂音、血流频谱)改变并进行分析,同时与2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典型偏头痛大脑中动脉(MCA)平均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普通型偏头痛MCA平均流速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意义(P〉0.05)。典型偏头痛80%(12/15)出现噪声性杂音,与对照线相比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方法对180例急性发作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测,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 e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双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频谱,并以平均血流速度(Vm)作为分析指标。结果 180例患者中,Vm增高135例(75%),Vm减低20例(11.11%),以多支病变多见;在流速增高的病例中,以MCA多见,在流速减慢的病例中,以VA-BA系统多见;Vm正常范围的25例(13.89%),其中有15例(8.33%)两侧同名动脉的Vm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包括8例MCA,3例ACA及4例VA。结论在急性发作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确实存在脑血流动力学异常;TCD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为临床偏头痛诊断及疗效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白璧 《现代医学》2000,28(5):312-313
目的探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对偏头痛的诊断及分型价值。方法观察56例偏头痛患者的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流速度、血流杂音、血流频谱)改变并进行分析,同时与2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典型偏头痛大脑中动脉(MCA)平均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普通型偏头痛MCA平均流速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意义(P>0.05)。典型偏头痛80%(12/15)出现噪声性杂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普通型偏头痛19.5%(8/41)例出现乐音性杂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典型偏头痛53.3%(8/15)例出现血流频谱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普通型偏头痛组无血流频谱改变。结论血流速度加快是TCD诊断偏头痛的主要依据,血流杂音及频谱异常亦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并对其分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检测价值。方法:确诊的200例偏头痛病人,按不同年龄段分成5组,在急性发作期进行TCD检测血流速度。结果:偏头痛患者不同年龄段急性发作期脑血流速度和正常人血流速度与同名动脉比较,P<0.01,偏头痛患者和正常人血流速度存在明显差别;急性发作期不同年龄段内同名动脉血流速度经χ2检验,P>0.05。结论:TCD可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偏头痛患者在各个不同年龄段的脑血管舒缩功能及其血液动力学变化,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偏头痛患者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TCD改变,评价TCD在诊断偏头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2MHz pw对79例偏头痛患者经颞窗、枕窗探测颅内血管,并将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二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偏头痛患者TCD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典型偏头痛TCD异常率为90%,明显高于普通型偏头痛TCD异常率52%,差异有显著意义(X~2=8.90,P<0.01);偏头痛间歇期TCD异常率为91.5%,高于偏头痛的急性发作期(60%),差异有显著意义(X~2=10.80,P<0.01)。结论 TCD是诊断偏头痛的无创,简便、易重复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发作期的TCD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彦玲  张利 《当代医学》2005,11(4):58-58
偏头痛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经颅多普勒(TCD)能直接取得颅内动脉血液动力学及血管功能状态的资料,这一首创性检查方法已被广泛用来研究偏头痛的(颅内血管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但国内外报道较少,近年本文作者应用TCD检测典型偏头痛62例,并对发作期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