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探讨MSCT(多层螺旋CT)的MPR/(多平面二维重建)、VR(三维重建)在骨伤科中的复杂的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比较60例关节内骨折患者的X线片、传统CT扫描、MSCT二维重建,对照手术所见,显示各自的诊断意义及价值。结果:X线片是骨科最常用、最基本的检商方法,但对于复杂关节内骨折易漏诊,且不易确定骨折类型:传统cT扫描可明确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程度,但不够直观;MSCT经后处理获得MPR、VR图像显示关节内骨折非常清楚明了,直观效果好,是日前比较理想的骨关节损伤诊断方法.对临床制定手术计划有相当高的诊断晕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图像后处理在关节外伤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53例关节外伤病人经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后都能很好地显示骨折部位、是否移位等情况。结论:关节外伤病人经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后能较直观地显示骨折的情况,对关节骨折特别是复杂关节的骨折起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关节骨折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扫描和扫描后图像后处理,两者检查结果的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骨关节骨折部位及细节。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能直观、立体地显示骨折的形态,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及手术探查对踝关节损伤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对我院106例踝关节骨折病例行普通X线片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及术中踝关节探查。结果:在106例踝关节骨折病例中,普通X平片漏诊15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46例,关节内游离骨块18例,螺旋CT对骨折的诊断为100%,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53例,关节内游离骨块30例,术中探查下胫腓韧带损伤为57例,关节内游离体的37例。结论:螺旋CT可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展示踝关节骨折的类型、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信息,配合术中踝关节探查可以清除关节内游离体,减少或者延缓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胫骨近端骨质相对疏松,骨折后容易塌陷,同时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骨块相互重叠且形态各异,仅依靠X线片很难全面而直观地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及关节塌陷等情况。而利用多层CT扫描所取得的信息进行三维重建,能提供直观、立体的骨与关节图像,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应用于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进行治疗的75例下肢关节创伤患者,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未确诊的患者再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检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多层螺旋CT扫描,75例患者共有61例患者检出有隐匿性骨折,存在隐匿性骨折91处,所占百分比分别是股骨髁骨折13.19%(12处),胫骨髁骨折10.99%(10处),髌骨骨折17.58%(16处),骶髂关节骨折2.20%(2处),髋关节骨折13.19%(12处),踝关节骨折14.29%(13处),距骨关节骨折9.89%(9处),跟骨骨折6.59%(6处),足舟骨骨折4.39%(4处),楔骨骨折7.69%(7处)。有14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未检查处隐匿性骨折症状,由磁共振成像检查,有2例患者诊断为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骶髂关节骨折1例,距骨关节骨折1例)。结论在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方面,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较为清晰地展现骨折位置和类型,诊断效果比较好,对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在跖跗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集的65例跖跗关节损伤的X线片与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图像。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11~65岁,中位数35岁。结果:65例跖跗关节损伤中CT薄层扫描及重建显示单纯骨折30例,骨折伴排列不稳(关节错位小于2mm)15例,跖跗关节骨折伴脱位20例,A型脱位3例,B型脱位15例(B1型6例,B2型9例),C型脱位2例。X线诊断准确38例,误漏诊27例。运用CT薄层扫描及重建技术诊断全部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及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骨折及脱位的类型,为临床明确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而直观的依据,是避免漏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因外伤入院治疗、经常规X线检查无异常但临床怀疑有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未诊出隐匿性骨折的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复诊,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MSCT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经多层螺旋CT扫描,该研究中100例患者共有82例患者检出有隐匿性骨折,另有12例患者未检出骨折症状,后行MRI复诊,有2例患者诊断为隐匿性骨折;经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出隐匿性骨折的82例患者共有123处骨折,其中股骨髁骨折17处,胫骨髁骨折13处,髌骨骨折22处,骶髂关节骨折3处,髋关节骨折16处,踝关节骨折18处,距骨关节骨折12处,跟骨骨折9处,足舟骨骨折5处,跗骨骨折8处。经MRI复诊检出2例骨折,分别为股骨髁骨折1处和髋关节骨折1处。结论多层螺旋CT对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对骨折位置和类型的显示较为明确,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膝关节创伤后对关节内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CT、MR影像资料。结果:30例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均有关节内骨折,DR片显示关节囊肿胀,密度增高,髌股间隙增宽,CT检查关节囊内脂肪一血液界面征,MR检查关节囊内双层、三层不同信号影并且均有骨折和骨挫伤存在,同时伴有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结论: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影像学有其特征性表现,以MR显示最佳,合并关节内骨折,是诊断关节内骨折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CT检查及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入该院进行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扫描,然后在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效果。结果56例患者出现骨折移位的情况有37例患者,DR阳性情况有50例,患者出现关节内骨折的29例,出现关节外骨折的27例。结论 Sanders分型对于骨折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者的骨关节的损伤程度越严重,则在愈合之后越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情况。跟骨骨折CT检查及三维重建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跟骨骨折治疗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跟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解剖结构复杂,诊治难度大,诊断不确切而致处理失当易造成长期病残,因此术前正确的诊断和分型十分重要.作者自1998年7月~2004年1月对58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CT扫描和重建处理,为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韩永先 《双足与保健》2017,(24):132-133
目的评析多层螺旋CT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疑似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之后利用计算机图像重建,针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范围、位移以及关节囊等情况展开评价。结果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胫骨近端骨折患者48例,检出率80%,48例患者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胫骨踝间骨折患者20例。结论在进行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诊断时,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有着大范围容积快速扫描特点,与计算机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展开图像重建,能够实现对隐匿性骨折的多平面、多角度观察,具有非常好的诊断效果,有效弥补了X线片、DR诊断等诊断方式的不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CT及三维重建表现,探讨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髋臼骨折均摄X线平片及CT横断扫描,其中21例做三维重建。分析30例髋臼骨折的横断及三维重建CT表现,根据Letoumel分型将其分类,重点探讨三维重建的价值。结果:30例髋臼骨折中,复杂骨折18例其中T型骨折3例,双柱骨折8例,后柱伴后壁骨折7例。X线平片显示关节腔内骨折碎片19块。简单骨折12例。CT横断扫描共显示关节腔内骨折碎片33块。并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图像多角度立体显示骨折及损伤情况。30例髋臼骨折当中11例保守治疗,19例手术治疗。手术所见与CT扫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髋臼骨折CT扫描能准确对骨折分型,三维重建可弥补横断影像的不足有助于骨折的立体定位,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70例眼眶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统计分析。结果CT直接征象为眼眶骨质不连续、凹陷、移位。眶内肌肿胀,相邻鼻窦积液等间接征象。多层螺旋CT扫描能准确显示眼眶骨折的征象,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腕关节外伤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2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腕关节外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给予X线片检测和CT轴位、准冠状位以及准矢状位扫描,统计分析不同单排螺旋CT扫描方式对腕关节和关节关系的显示情况。结果:60例腕关节外伤中共有72处骨折,脱位或不稳定7处。X线片检出60处骨折,脱位或不稳定5处。CT轴位、准冠状位以及准矢状位扫描分别检测出65、68、71处骨折,CT扫描3种方式显示脱位或不稳定均为6处。X线片与3种CT扫描诊断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轴位扫描、CT准冠状位扫描及CT准矢状位扫描诊断效果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腕关节外伤中具有有效的诊断应用价值,但单排螺旋CT扫描会导致漏诊现象,因此对于医疗设备有限的单位可以X线平片为基础给予单排螺旋CT扫描,最好能够依据病变部位选择扫描方式,全方位分析腕关节扫描图片并结合X线片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之间确诊并在该院接受治疗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接受X线片和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不同方法的临床检查情况。结果 X线片检查8例可疑骨折,4例合并跟骨骨折,10例单纯距骨骨折,10例内、外踝粉碎性骨折,12例外踝骨折,10例踝骨折,6例漏诊。螺旋CT平扫结果证实,60例骨折患者均确诊。术后复查证实骨折部位复位良好。结论螺旋CT扫描用于踝关节骨折的检查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传统X线在骨关节创伤的检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一些近关节面,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关节的骨折,传统X线检查常常不能得到充分显示,甚至漏诊。随着CT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骨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日渐增多,尤其是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的检查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现将25例四肢关节骨折的螺旋CT检查结果分析如下,以探讨CT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MPR)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X线在骨关节创伤的检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一些近关节面,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关节的骨折,传统X线检查常常不能得到充分显示,甚至漏诊。随着CT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骨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日渐增多,尤其是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的检查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现将25例四肢关节骨折的螺旋CT检查结果分析如下,以探讨CT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MPR)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眶壁骨折HRCT诊断价值及其司法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眶壁骨折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眼眶横断位HRCT扫描,MPR、SSD重建,必要时加冠状位CT扫描.结果 98例眶壁骨折中:眶内壤骨折77倒,表现为眶内壁凹陷,骨折片移位伴限睑肿胀、眶内积气、筛窦积血、内直肌增粗、软组织及脂肪疝入;眶下壁骨折25例;眶外壁骨折17例;眶上壁骨折15例:视神经管壁骨折6例.结论 眶壁骨折首选眼眶横断位HRCT扫描,对眶壁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足部常见的复杂骨折。近年来随着CT扫描技术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基于CT的分型与治疗应运而生。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本院共收治19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随访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