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Neer四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Neer四型骨折患者20例,男性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6~78岁,中位数6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7天,中位数4天,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疼痛、活动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8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均无切口感染、螺钉切割、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按Constant-Murley[1]评分量表评定疗效,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评分分别为(57.22±9.08)分、(83.33±8.28)分、(88.94±7.12)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与椎旁肌剥离双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椎非完全压缩性或爆裂性单侧终板损伤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组,30例采用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单节段固定术治疗(治疗组),35例行椎旁肌剥离入路椎弓根钉双节段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10~12个月均取出内固定。观察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ASIA等级改变,术后5d及末次随访时腰背疼痛Denis分级情况,影像学测量X线侧位片上矢状位指数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2个月,平均18.3个月。均未发生术后感染、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对照组1例术后11个月内固定断裂,其余患者均无内固定松动发生。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术后均恢复良好,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疼痛Denis分级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缓解较快,后遗腰背疼痛轻(P<0.01)。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矢状位指数观察,两组术后均能明显矫正后凸角和椎体前缘压缩,但随访时均有丢失(P<0.01)。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术后矫正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访两组后凸角矫形丢失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时尽管有椎体前缘高度矫正丢失,但丢失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度,减少固定节段,与传统椎旁肌剥离双节段固定术相比,明显减少了手术创伤与出血,减轻了腰背疼痛。  相似文献   
3.
盖氏骨折骨不连的治疗与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盖氏骨折骨不连的手术失败原因和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4月~2003年4月收治的盖氏骨折骨不连23例,分析其失败原因,并重新植骨内固定,消除桡骨旋转、短缩及成角畸形。采用改良的尺骨远端切除术处理下尺桡关节再脱位8例,尺骨假关节成形术处理下尺桡关节再脱位15例。结果所有病例经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8.7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X线愈合时间为17~33周(平均20.6周)。腕部无明显畸形。腕关节功能按照Dienst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优9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7%。结论盖氏骨折骨不连的治疗,必须消除桡骨旋转、短缩及成角畸形,早期宜旋后位固定下尺桡关节;用改良的尺骨远端切除术和尺骨假关节成形术处理陈旧性下尺桡关节再脱位,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陈金洪  孟春  方亮 《中医正骨》2001,13(8):25-26
随着造纸业、皮革业、电缆业等行业的发展 ,临床上机器卷轧伤的患者逐渐增多 ,且多见于上肢损伤。我科从 1996年 7月~ 1999年 2月共收治该上肢卷轧伤 85例 ,经积极救治 ,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5例 ,男 48例 ,女 37例。年龄最大 5 6岁 ,最小 17岁 ,平均 32岁。伤后入院时间最短 45分钟 ,最长 7小时 ,平均2小时 5 8分钟。开放性损伤 5 3例 ,闭合性损伤 32例。合并有筋膜间室综合征 5例 ,离断伤 17例 (上臂离断伤 16例 ,掌部离断伤 1例 ) ,皮肤脱套伤 9例 ,休克者 32例 (详见附表 )。附表  85…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的外固定很难做到良好的关节面对位和稳定的固定,疗效欠佳,易遗留肢体短缩、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作者自2002~2004年采用切开复位、桡骨远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该类骨折4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内侧皮质稳定复位对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 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髓内钉系统(Gamma钉或PFN)内固定治疗,术后摄股骨正侧位X线,测量内侧皮质对位对线关系,分别为前内侧皮质外嵌复位(29例,A组),前内侧皮质解剖复位(16例,B组),前内侧皮质内嵌复位(21例,C组)。比较3组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A组及B组卧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要小于C组(均<0.05)。术后随诊发现C组内固定松动及退钉1例,螺旋刀片切出1例。术后6个月,A组优良率93.1%,B组优良率100.0%,C组优良率71.4%,A组及B组优良率均高于C组(均<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解剖复位或内侧皮质外嵌复位患者复位内测稳定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胫骨骨折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大多发生于胫骨中下段骨折,主要原因是胫骨中下段血管分布相对稀少,创伤和手术等因素造成骨膜剥离而进一步影响血液供应,导致骨折不连接,特别是开放性骨折更易发生骨不连。自2004年7月至2007年10月,作者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折的手法整复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特色之一。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很多骨折在外伤早期得到了及时、正确的处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或者伴有多发伤、复合伤,骨折在早期失去了最佳的整复时机,或者由于骨折的不稳定、早期整复的失败、不合理的外固定等原因,使骨折的移位、畸形依然存在。而这种骨折的移位、畸形的存在,如果不能达到功能对位要求,将对患肢造成功能影响,在临床一般都会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固定术。然而手术开放复位固定术,除了有诸多的并发症外,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自2000年7月~2005年7月,作者运用骨折的二期补救复位固定术治疗该类骨折23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胫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胫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患者29例,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4个月,末次随访根据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优8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8%。结论应用经皮胫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二次取出方便及并发症低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0.
跟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解剖结构复杂,诊治难度大,诊断不确切而致处理失当易造成长期病残,因此术前正确的诊断和分型十分重要.作者自1998年7月~2004年1月对58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CT扫描和重建处理,为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