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10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等有关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血黏度(高切 、低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明显增高(P<0.01);血沉高于正常;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红细胞集聚指数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的改变。方法 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有关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明显高于正常值,红细胞压积、血沉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高于正常。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与健脾化瘀结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化瘀法治疗,治疗2 w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法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代谢综合征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 5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组)经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20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疗程14 d,同时测定5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患者经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代谢综合征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拟行THA治疗的83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研究组(n=41)。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术后DVT发生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结果:两组治疗7 d后PT、APTT均较治疗前升高,FIB、D-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变化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DVT发生率(2.44%)较对照组低(19.05%)(P<0.05);两组治疗7 d后全血高、低切黏度与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全血高、低切黏度与血浆黏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THA患者术后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改善凝血-纤溶指标,降低术后DVT发生率,下调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海洛因依赖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血液流变仪测定吸毒组及正常对照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高切变形能力、红细胞低切变形能力数值.结果吸毒组RBC、HCT、ESR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高切变形能力、红细胞低切变形能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Hb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增高对吸毒患者的临床诊断、抗血液流变学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78例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部分项目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比较.结果 78例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流变学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血流变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行常规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2组均应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变学指标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的检验结果,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流变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检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沉检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检验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沉检验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血浆黏度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均呈正相关,与血沉呈负相关,与血浆黏度无相关性。 结论 血流变学指标在心血管疾病中呈异常状态,血流变学检验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辅助参考依据,对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6%hydroxyethyl starch,HES)术前扩容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前30 min内给2组患者分别输注10 mL·kg-1HES溶液(HES组)或乳酸钠林格(Ringer's lactated,RL)溶液(RL组).2组于麻醉诱导前(T0)、扩容结束后即刻(T1)、扩容结束后1 h(T2)、手术结束后1 h(T3)抽取静脉血,同时选15例行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全功能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3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ES组、RL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AI、FIB均增加(P<0.05).与T0比较,HES组T1、T2和T3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AI、FIB、HCT降低(P<0.05);与T0比较,RL组T1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AI、FIB、HCT降低(P<0.05),T3时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加(P<0.05).与RL组比较,HES组T2和T3时全血黏度、EAI、FIB、HCT降低(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血液处于高黏状态,术前采用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扩容能明显改善其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状态,这对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联合指压阳明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指压阳明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刺激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周,两组下肢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步态情况[10 m最快步行速度(10 m MWS)、跨步长、步频]评估变化;比较术后1个月内,两组术后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下肢肿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研究组HHS、SF-36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研究组10 m MWS、跨步长、步频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研究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下肢肿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联合指压阳明经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功能、生活质量状态,降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42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照随机原则抽取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做对照,自入组开始观察,两月后予以评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对照组,两组有效率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不多,患者易于接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3年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7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人工双极头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病例分析,了解人工双极头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极头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术,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5例.结果 平均随访3.5年,97.1%的患者的关节功能良好满意.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要严格控制适应证,最好年龄大于65岁的股骨颈骨折才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15.
邹岩山 《中外医疗》2012,31(30):2-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临床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液引流量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具优点与缺点,总体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卡式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4月~2004年10月,施行卡式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35例,平均年龄74.4岁。结果: 随访时间6~40个月,采用Harris'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本组中优23例,良8例,中4例,优良率88.6%。结论: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48例,外侧切口入路35例,后外侧切口入路13例,全部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股骨柄假体均为骨水泥型.结果 48例治疗后均获随访2~6年,平均4.5年.按Harris标准评分:优44例,良2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5.83%.结论 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后,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长于或多于进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也高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患者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各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给予动力髓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