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我院建设全院级RIS/PACS系统的过程中,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异地冗余的系统架构。采用Sybase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功能实现PACS数据库主备服务器之间的实时数据同步,采用F5公司的BIGIP应用层交换机实现PACS应用服务器的冗余和负载均衡。采用MYSQL的数据复制功能实现RIS主备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  相似文献   

2.
布式数据库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在处理及存储数据能力方面占据优势。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库架构模式能满足各站点高度自治化的应用需求,但往往忽略了各数据库站点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导致多个业务信息系统在深层交互及数据共享时出现部分基础数据不相一致,各类统计数据结果大相径庭的情况。数据库同步技术是解决分布式环境下各节点数据库数据不一致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着重讨论MS SQL Server2008事务处理技术在二级医院分布式数据库同步应用上的处理方法及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方便患者,改善就医环境,利用现代信息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同时通过安全数据交换设备实现外网挂号数据与内网HIS数据库的同步,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系统。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医院移动医疗服务的分析,提出了基于PDA的移动式医疗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在系统实现过程中,设计了PDA专用的文件型数据库,建立了标准数据的交换接口,解决了PDA的数据与HIS系统中的数据同步问题,开发用于PDA的无线通讯模块。  相似文献   

5.
基于安全数据交换的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实现网上预约挂号,方便患者,改善就医环境。方法利用ASP和ADO技术,同时通过安全数据交换设备实现外网挂号数据与内网HIS数据库的同步,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结果系统实现了门诊时间表查询,网上预约挂号、预约查询及取消,医院门诊挂号管理,内、外网数据同步等功能。结论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及就诊号的合理安排,网上预约挂号将成为医院挂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Oracle数据库的Data Guard机制进行了研究,用于"军卫一号"数据库的异地容灾。方法 :采用Oracle数据库的Data Guard机制,建立"军卫一号"数据库的主库和备库。主库设置为强制记录日志模式,备库增添4个联机日志文件并启动到MOUNT状态。在"军卫一号"系统中进行操作,主库将事务记录在数据库联机日志文件中,实时或定时传送给备库,备库通过增添的4个联机日志文件接收,并读取数据库日志文件中主库提交的事务,依据数据重做机制,在备库中重新执行。结果:"军卫一号"数据库主库出现故障,引起异常宕机无法恢复,备库切换成主库模式,宕机重启,"军卫一号"系统可正常运行,数据零丢失。结论:该方案实现"军卫一号"数据库实时同步备份,数据零丢失,操作简单,数据库容灾恢复时间短,可行性强,恢复后的数据库经严密测试,系统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Oracle数据库的Data Guard机制进行了研究,用于"军卫一号"数据库的异地容灾。方法 :采用Oracle数据库的Data Guard机制,建立"军卫一号"数据库的主库和备库。主库设置为强制记录日志模式,备库增添4个联机日志文件并启动到MOUNT状态。在"军卫一号"系统中进行操作,主库将事务记录在数据库联机日志文件中,实时或定时传送给备库,备库通过增添的4个联机日志文件接收,并读取数据库日志文件中主库提交的事务,依据数据重做机制,在备库中重新执行。结果:"军卫一号"数据库主库出现故障,引起异常宕机无法恢复,备库切换成主库模式,宕机重启,"军卫一号"系统可正常运行,数据零丢失。结论:该方案实现"军卫一号"数据库实时同步备份,数据零丢失,操作简单,数据库容灾恢复时间短,可行性强,恢复后的数据库经严密测试,系统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8.
病理信息系统将病理检查的病理图像、报告数据采集、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库中,在网上进行病理涂片图像的判读、书写诊断报告,进行病理检查流程的环节控制和质量控制,它与医院HIS系统的数据交换是系统成功应用的前提之一。本文采用数据库触发器、同步程序实现数据间交换,前端程序同时连接HIS和病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交换,满足了检查申请单、费用、检查报告等数据在病理信息系统与医院HIS系统中的共享数据要求,实现了两个系统的无缝连接,使得病理信息系统在医院顺利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9.
预条码检验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检验部门数据自动化传输,患者信息、诊断信息、检验信息同步传递。方法:系统采用客户机,月艮务器结构.应用MS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和Powerbuilder8.0语言程序设计开发。具有数据传输、质量控制、综合查询和数据安全管理等多项功能。结果:预条码检验信息系统与HIS系统无缝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实现了信息共享及同步传递。制式检验申请单的应用促进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立医院集团办公平台的支持网络,采用隔离网闸设备及其技术以隔离内外网。实现了医院集团办公平台中的文件和数据库的数据,在内外网之间双向同步交换及实时交互访问,保障了医院集团办公平台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1.
根据HIS数据库中工作人员字典的定义,分析该字典的E-R数据模型设计存在的不足,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了工作人员字典数据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数据库用于存储HIS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并承担对历史数据的查询统计和数据挖掘任务。根据HIS历史数据库的用途,论述了HIS历史数据库的数据库配置特点;总结了HIS历史数据转储的方法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建立感染信息监测系统,实现感染工作信息化管理。方法:采用Client/Server结构,Server端采用Oracle数据库,Client端采用PowerBuilder语言作为系统开发工具。结果:该系统包括医院感染监测,抗菌药物监测、药敏结果监测、感染分级预警、数据自动上报、统计分析和报表输出等功能。结论:该系统实现对感染数据实时监测,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及早发现医院感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感染控制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医院开展感染控制与预防工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的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和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构建应用服务于决策人员的医院运营分析管理系统,优化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采用微软SQL Server数据集成服务(Microsoft SSIS)和微软SQL Server数据分析服务(Microsoft SSAS),以联机事务处理(OLATP)过程设计符合医院专科特色的医院运营数据模型,建设基于OLAP技术的医院运营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结果: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医院、科室和个人的多维度的联动数据分析,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数据的结构清晰,来源追溯明确,能够细化地追踪分析从关键绩效指标(KPI)到每一个患者信息,以及每一个收费结算项目的细化追踪及分析,并可追溯解决从各项目终末指标值的趋势分析到发现的数据源头问题的追溯得以解决。结论:通过医院运营管理系统为医院决策层提供了可靠的管理指标数据支撑,有效优化临床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TrueImageServer软件与GHOST软件在应用上的差别。介绍了TrueImageServer软件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章阐述了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结构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之后,描述了基于B/S结构的检验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解决SQLServer服务器运行速度问题出发 ,介绍了优化WindowsNT系统和SQLServer数据库内存配置的基本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QIJServer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构建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将医院内与医疗设备相关的零散数据汇集成一个全面的医疗设备综合信息系统,为医院各管理部门共享。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使用SSL实现HIS的安全通信。方法:通过对服务器Apache和CGI的配置,使服务器具备支持HTTPS连接的能力。结果:医院工作人员在访问HIS重要页面时,Apache自动切换到加密页面。结论:使用SSL可以有效地保护医院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基于B/W/S结构临床科室医疗信息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提供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方法:系统基于三层B/W/S结构开发,选用Windows 2003 Server为网络工作平台,选用MS SQL Server进行数据库管理,Web服务器选用The Apache Tomcat 5.5,通过JSP(Java Server Page)技术来实现Web服务。结果:临床科室医疗信息平台提取整合患者在住院中与愈后期间的健康信息,直接面向Internet,有效实现病情主诉、诊断、约诊以及回访等功能。结论:实现了医生与患者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