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口服清单在腹部手术行肠道准备病人中的应用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80例口服恒康正清行肠道准备的腹部手术病人资料,根据病人在肠道准备中是否采用清单进行口服用药指导,将其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指导病人口服恒康正清行肠道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恒康正清用药清单,清单通过对于药物的具体服用时间、浓度、方法等细节给予明确,对于护理人员的宣教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比较2组病人的肠道准备效果、不良反应、睡眠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腹胀、腹痛和恶心的不适感评分高于观察组(P < 0.01和P < 0.05)。2组病人口服恒康正清后排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服药后对照组呕吐次数高于观察组(P < 0.05)。观察组睡眠优良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80.00%(P < 0.05)。观察组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采用清单式的口服药物管理方法对于术前肠道准备病人进行服药指导,保证肠道清洁效果,对于病人夜间睡眠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医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景秀梅  张敏  盛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1578-1581
目的探讨长距离快走锻炼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介入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长距离快走锻炼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心率、CO2排出量、峰值摄氧量、代谢当量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CO2排出量、峰值摄氧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9作频率、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长距离快走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介入术后病人的血压水平、心肺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视频结合关键点指导对老年患者肠道准备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8—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老年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19年3—12月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老年患者30例为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肠道准备健康指导、微视频结合关键点指导。运用渥太华肠道准备评分量表(Ottawa bowel preparation scale, OBPS)、肠道准备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记录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检查过程中进镜时间。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OBPS得分和进镜时间;χ2检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道准备依从性。  结果  干预组OBPS得分为(4.03±2.09)分,进镜时间为(7.20±1.48)min,均低于对照组OBPS得分(6.53±2.56)分和进镜时间(8.33±1.75)min(均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4/30)]低于对照组[46.7%(14/30),P<0.05],干预组肠道准备合格率[73.3%(22/30)]、饮食依从性[83.3%(25/30)]、服药依从性[80.0%(24/30)]、运动依从性[76.7%(23/30)]均高于对照组[36.7%(11/30)、26.7%(8/30)、36.7%(11/30)、3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微视频结合关键点指导能有效提高肠道准备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中实施有氧抗阻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COPD病人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健康信念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氧抗阻运动,连续干预12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最大耗氧量、相对最大摄氧量、峰值氧脉搏、最大心率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老年COPD病人中实施有氧抗阻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可改善病人心肺储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TOMATIS音频转换训练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老年脑卒中病人10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TOMATIS音频转换训练,2组干预时间均为4周。采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对2组病人干预前后记忆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学评价对2组病人干预前后执行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记忆功能各项评分和执行功能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记忆功能评分和执行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1),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1)。结论TOMATIS音频转换训练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之过程指标的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功能及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护理方案》的护理过程指标监控。比较2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2组干预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干预前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借助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过程指标,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护理方案的指导下,有助于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改变轮(BCW)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改善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BCW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恐动症评分和膝关节功能,分析观察组病人出院后恐动症评分与膝关节功能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2组病人干预前及出院后1、3、6个月恐动症评分逐渐降低(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恐动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1、3、6个月恐动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前及出院后1、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P < 0.01);观察组出院后1、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出院后1、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恐动症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202、-0.312、-0.365,P < 0.05~P < 0.01)。 结论 基于BCW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恐动症水平,有利于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联合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比较2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包括疼痛、关节功能、畸形、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4.39%(P < 0.05)。观察组病人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 < 0.01)。观察组病人髋关节疼痛、关节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及Harri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行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对预后有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疼痛程度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维持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术前,2组病人IgG、IgM、Ig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72 h,观察组IgG、IgM、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12、24 h,观察组病人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72 h,2组病人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55%(8/55),低于对照组的34.55%(19/55)(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对病人机体免疫功能负面影响,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鲍青青  刘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0):1472-1477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及营养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病人体适能和全身肌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血管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病人120例,按照系统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予以抗阻训练以及营养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水平、功能体适能水平、全身肌肉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心功能水平、功能体适能水平、全身肌肉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的心功能水平、功能体适能水平、全身肌肉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 < 0.05);且观察组病人的心功能水平、功能体适能水平、全身肌肉质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对心血管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病人实施抗阻训练结合营养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心功能水平以及体适能水平,提高全身肌肉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干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评价3L低浓度分阶段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PEG)在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以2017年2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本院消化科拟行结肠镜检查的全部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3L低浓度分阶段组)和B组(2L传统浓度组),结肠镜检查医师和护士盲法采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进行评分和询问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身高、体质量和文化程度等一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肠道准备有效率(BBPS≥5分)和优良率(BBPS≥8分)分别为94.7% (142/150)、62.7%(94/150),均显著高于B组的79.3% (119/150)和38.0% (57/150) (P <0.01);A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14.0%(21/150)显著低于B组的32.0% (P <0.01).结论 3L低浓度PEG分阶段口服方案具有较好的肠道清洁效果且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PEG)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21 年 3月至2022年2月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74 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各58 例。A组患者采用3LPEG分次清肠,B组患者采用3粒利那洛肽联合3LPEG分次清肠,C组患者采用4LPEG分次清肠。比较3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结肠镜检查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B组和C组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总评分均高于A组(P < 0.05);B组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BPS总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便秘患者中,B组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BPS总评分与C组比较,高于C组(P < 0.05)。B组和C组进境时间、退镜时间、肠镜总时间均小于A组(P < 0.05);B组的进境时间、退镜时间、肠镜总时间与C组比较,小于C组(P < 0.05)。A组和B组与C组比较,每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C组(P < 0.05)。  结论  利那洛肽联合分次口服3LPEG相对单独分次口服3LPEG而言,提高了肠道准备质量并缩短了结肠镜检查时间,相对单独分次口服4LPEG而言,可以达到同样的肠道准备效果,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对于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利那洛肽联合分次口服3LPEG与单独分次口服4LPEG比较,肠道准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联合磷酸钠盐溶液肠道准备方法在普通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肠镜检查效率及质量。  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6月接受普通结肠镜检查的2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即分2次服用磷酸钠盐行肠道准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检查前4~6 h加服20 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ubble气泡评分标准、疼痛数字评分法比较2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肠道准备清洁度、肠道气泡评分、检查中患者疼痛程度以及退镜时间、息肉检出率上的差异。  结果  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肠道清洁度、疼痛程度、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气泡评分为(2.57±0.6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2.24±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3, P<0.001)。观察组患者退镜时间为(6.82±1.23)min,短于对照组患者[(7.88±1.7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1, P<0.001)。  结论  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联合磷酸钠盐肠道准备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肠道内的气泡量,缩短肠镜检查时间,提高肠镜检查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台州市立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采取面对面和发送纸质材料进行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微信群护理干预,采取定期推送文字、图片和小视频等形式的小知识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与患者产生互动,解答患者的疑问。检查前1 d晚上和检查当天,微信群多次推送服用泻药时间,提高胃肠道清洁质量。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状况(SAS评分)、胃肠道准备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肠道清洁度(BBP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饮食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BBP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是(8.62±0.31)分、(97.16±2.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13±0.26)分和(92.08±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肠道清洁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顺序下使用大肠水疗和聚乙二醇对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22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交替随机法1:1比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按大肠水疗——口服聚乙二醇顺序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按口服聚乙二醇——大肠水疗顺序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肠道准备合格率、肠道清洁度波士顿量表评分(BBPS)、不良反应发生率、操作时间、结肠镜插入深度、患者可视化疼痛评分(VAS)和息肉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肠道准备合格率为86.9%,对照组为75.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BBPS总评分为(6.7±1.0)分,对照组为(6.2±1.1)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右半结肠BB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横结肠和左半结肠BBP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和4.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操作时间、插镜深度、VAS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19.7%和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拟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大肠水疗联合口服聚乙二醇可达到合格的肠道准备效果,先行大肠水疗后口服聚乙二醇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s powder,PEG)用于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行肠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将其分为3L PEG组(50例)、4L PEG组(50例)和3L PEG+利那洛肽组(50例)。通过Boston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价三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对肠道准备方案的满意度。结果 3L PEG组患者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BPS总评分均显著低于4L PEG组和3L PEG+利那洛肽组(P<0.05);4L PEG组患者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BPS总评分与3L PEG+利那洛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 PEG+利那洛肽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3L PEG组和4L PEG组(F=18.860,P<0.001)。4L PEG组患者的满意度低于3L PEG组和3L PEG+利那洛肽组(P<0.05),3L PEG+利那洛肽组患者的满意度最高。4L PEG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3L PEG组和3L PEG+利那洛肽组(P<0.05)。结论 肠镜检查前使用利那洛肽联合PEG进行肠道准备,可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降低服药中的不良反应,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单盲法将146例需要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肠道准备方法采用检查前1d口服四磨汤20ml、3次/d后,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L;对照组直接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L。并由内镜操作医师应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对肠道准备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首次大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便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用四磨汤和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老年慢性便秘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可提高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联合应用利那洛肽与复方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于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因便秘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行肠道准备,于检查前一天晚上及检查当天各口服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观察组予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行肠道准备,于检查前3天每天服用290ug利那洛肽,检查前一天晚上及检查当天各口服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评分、结肠息肉发现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总评分和右半结肠、横结肠BB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发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可提高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肠道清洁质量及息肉发现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影响。方法 对55 例结肠镜检 查患者,将其分为A、B 两组。其中,A 组26 例,B 组29 例。A 组检查当天口服2 L PEG 溶液;B 组分次口服 4 L PEG 溶液。肠道清洁度采用波士顿量表评分(BBPS),记录是否检出大肠息肉、不良反应及对药物口感评 价。结果 两组BBPS 评分总分、左半结肠、中段结肠及右半结肠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 组息肉检出率、不良反应及对药物口感的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层分析:B 组男性与女性 BBPS 评分总分和右半结肠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男性与女性BB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有无腹部手术史BB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慢性便秘 患者,分次口服4 L PEG 溶液方案较口服2 L 方案肠道清洁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