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州地区419例成年男性骨密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成年男性腰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 (BMD)随年龄、身高、体重等的变化规律 ,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情况 ,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 NORL AND公司的 XR- 4 6系列双能 X线骨密度仪测量 41 9例成年男性腰椎 (L2~ L4前后位及 L3侧位 )、非优势 (左 )股骨近端各部位 (股骨颈、大粗隆及 Ward` s三角 ) BMD值 ,按 1 0岁一个年龄组 (7组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腰椎骨密度峰值出现在 30~ 39岁组 ,而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峰值出现在 2 0~ 2 9岁组。腰椎及股骨近端各部位 BMD值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成年男性一生中以股骨近端、Ward` s三角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化较大。各部位骨密度的偏相关分析显示 :成年男性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骨密度均呈相关性 (P<0 .0 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和体重对男性股骨颈的骨密度有显著影响 (P<0 .0 1 )。成年男性在达到峰值骨量后随着年龄的增加 ,腰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而股骨近端各部位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总体上逐年增加。结论 广州地区成年男性人群中机体 BMD随年龄而变化 ,年龄、体重对机体 BMD均有一定的影响 ,保持合适的体重 ,有利于 BMD的增加与维持。对成年男性各年龄段的人群 ,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不同年龄不同部位健康女性的骨密度变化。方法将河北地区923名健康女性,年龄20~80岁,每10岁为1组,分为6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记录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女性绝经年限,同时测定腰椎2_4、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转子间的骨密度(BMD);计算各组骨质疏松发生情况,找出各部位骨峰值,分析年龄、BMI与各部位骨密度的关系,同时分析50岁以上女性年龄、BMI、绝经年限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40~49岁骨质疏松(OP)发现率为11.72%,50~59岁为31.54%,60~69岁为63.42%,70~79岁为79.84%,骨峰值出现在30—39岁,30—39岁不同部位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20~29岁与40~49岁各部位BMD无明显差别(P〉0.05);其他各年龄组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转子间骨密度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肥胖组的L2-4,ward's三角区BMD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P〈0.05),但后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肥胖组的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BMD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但肥胖组与超重组,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相比以上部位BMD无明显差别(P〉0.05),相关分析表明:各部位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50岁以上女性同时发现绝经年限与各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以年龄最好。结论建立了河北地区健康女性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数据库,为骨质疏松预防、诊治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正常成年人群腰椎骨密度(BMD)的正常参考值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931名成年健康男女进行腰椎(L_(1-4))骨密度测量,并将所得结果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男性腰椎(L_(1-4))BMD值在20~29岁达到峰值,女性在30~39岁达到峰值,女性较男性晚10年;②男性BMD值在30岁以后逐渐降低,但无明显加速丢失期;女性BMD在40岁以后开始丢失,且存在迅速丢失现象;苏州地区健康成年人腰椎BMD峰值:男性为(1.084±0.135)g/cm~2,女性为(1.096±0.119)g/cm~2,男性腰椎BMD峰值略低于女性。结论初步明确苏州地区健康人群腰椎BMD峰值,发现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人群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河北地区不同年龄不同部位健康女性的骨密度变化.方法 将河北地区923名健康女性,年龄20~80岁,每10岁为1组,分为6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记录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女性绝经年限,同时测定腰椎2-4、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转子间的骨密度(BMD);计算各组骨质疏松发生情况,找出各部位骨峰值,分析年龄、BMI与各部位骨密度的关系,同时分析50岁以上女性年龄、BMI、绝经年限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40-49岁骨质疏松(OP)发现率为11.72%,50~59岁为31.54%,60~69岁为63.42%,70~79岁为79.84%,骨峰值出现在30~39岁,30~39岁不同部位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20~29岁与40~49岁各部位BMD无明显差别(P>0.05);其他各年龄组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转子间骨密度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肥胖组的L2-4,ward's三角区BMD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P<0.05),但后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肥胖组的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BlVlD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但肥胖组与超重组,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相比以上部位BMD无明显差别(P>0.05),相关分析表明:各部位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50岁以上女性同时发现绝经年限与各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以年龄最好.结论 建立了河北地区健康女性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数据库,为骨质疏松预防、诊治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0岁以上男性骨密度(BMD)的变化特征及骨质疏松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年度查体50岁以上男性的一般资料及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的BMD,根据年龄和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组,比较组间BMD特点、不同测量部位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结果全髋及股骨颈BMD随增龄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全髋及股骨颈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r=-0.30;P0.05),腰椎BMD与年龄呈正相关(r=0.14,P0.05)。该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10.08%,低骨量检出率为43.21%;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均随增龄而增加(P0.01);股骨颈部位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与总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股骨颈部位骨质疏松、低骨量检出率低于股骨颈部位总检出率。70岁以上者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显著高于70岁以下者(14.88%比1.99%;47.75%比35.56%,P0.01)。结论 50岁以上男性全髋及股骨颈BMD随增龄而下降。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随增龄而增加。股骨颈部位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与总检出率接近,测量双侧股骨颈BMD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男性多骨骼部位骨密度(BMD)参考数据库。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仪,测量1537例长沙地区男性健康志愿者(年龄15~85岁)正位腰椎、侧位腰椎、股骨近端(髋部)和前臂远端的BMD。结果腰椎和股骨近端的BMD随年龄变化采用二次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最佳,前臂远端的BMD与年龄之间的关系采用三次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最佳。腰椎、股骨颈和总体髋部的峰值BMD(PBMD)发生在15-19岁,前臂远端的PBMD则发生在40~44岁。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男性多骨骼部位BMD参考数据库,为南方地区男性诊断骨质疏松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汉族青年女性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F,CaS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索其与汉族妇女峰值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突变分离PCR和错配PCR-RFLP方法检测北京地区202名无亲缘关系的汉族青年健康女性(20~35岁)受试者CaSR基因A986S、G990R基因型,测定其血钙(Ca)、磷(P)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腰椎、股骨上段部位的骨密度(BMD)。结果(1)北京地区汉族女性中存在CaSR基因A986S、G990R多态性,AA、A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5.0%和5.0%,等位基因A和s的频率分别为97.5%和2.5%;RR、GR及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3%、51.0%和27.7%,等位基因R和G的频率分别为46.8%和53.2%。(2)校正年龄、身高、体重、BMI及血Ca、PTH水平后,多因素协方差分析显示AA、AS基因型组之间L2-4、股骨颈、ward's三角及大转子部位的BMD无显著差异(P=0J090~0.671);GG、GR及RR基因型组之间L2。、股骨颈、ward's三角及大转子部位的BMD也无显著差异(P=0.089~0.493)。结论(1)北京地区汉族青年女性中CaSR基因A986S、G990R多态性的分布频率,以A、G等位基因频率较高。(2)未发现CaSR基因A986S、G990R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青年女性峰值骨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江苏昆山地区骨量减低的患病率及发病趋势,提高骨量减低认知度,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1 551例20~80岁人员,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EXA)测量腰椎及左侧股骨BMD,并记录检测人员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 1 551例受检人群中,男性924例,女性627例。男性人群中,股骨颈BMD随着年龄递增呈现下降趋势(P0. 05);女性腰椎和股骨颈BMD在50岁之后均急剧下降,51~70岁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P 0. 05)。受检人员中腰椎骨量减低165例,患病率为10. 64%;骨质疏松23例,患病率为1. 48%;股骨颈骨量减低患病率为14. 44%,骨质疏松患病率为0. 39%。进一步分析显示,和≤50岁人群相比,女性51~70岁和≥71岁年龄段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极为显著(P0. 001)。结论昆山地区中老年患者存在较高骨量减低患病率,需进一步分析并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前臂骨骨量的年龄分布规律,为建立周围骨骨密度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积累数据。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Stratec周围型双能X线骨矿测量仪(pDXA)测量了452名20~79岁女性健康志愿者非优势侧前臂远端桡骨和尺骨(distal radius+ulna)、近端桡骨和尺骨(proximal radius+ulna)以及近端桡骨(proximal radius)的BMD值,以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分析前臂骨不同测量部位BMD变化的年龄分布规律。结果前臂骨不同测量部位的BMD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健康女性峰值骨密度出现在40~44岁年龄段,此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在50~59岁和70岁以上年龄段出现快速骨丢失,尤其是前臂远端骨丢失速率较快,55~59岁年龄段女性骨累积丢失率达25%,与DXA测定中轴骨的骨量丢失规律一致。前臂远端桡+尺骨的骨质疏松(OP)检出率较高,是围绝经期妇女OP检出的敏感部位。50~54岁年龄段女性低骨量发生率为57.6%,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25.8%(以低于PBM-2.0s为诊断标准)和12.1%(以低于PBM-2.5s为诊断标准);55~59岁年龄段女性低骨量发生率上升至80.9%,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上升至50.0%和30.9%。60岁以后,低骨量和骨质疏松发生率的增加速度趋缓,但70岁以后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再次上升。结论前臂骨骼BMD测定可以作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筛查的有效工具。将前臂远端桡+尺骨为BMD主要检测部位,以低于PBM-2.0s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是筛查骨质疏松人群和评估干预措施较适宜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骨质疏松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30例AS患者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胶原交联(D-Pyr)。结果 AS早期腰椎及股骨颈BMD均较对照组低,而晚期椎体周围软组织骨化使腰椎BMD增加,但股骨颈BMD仍低于对照组,30例AS患者中,骨质疏松6例,骨量减少10例,AS的股骨颈BMD与病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X线分期呈负相关,绝经前女性BMD的变化不如男性明显,HLA-B27阳性与阴性患者BMD无明显差异。AS骨质疏松组,骨形成的指标(BGP,B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骨吸收的指标(D-Pyr)明显增高。结论 AS继发全身性骨质疏松不少见,其发生与病程,疾病活动性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AS骨质疏松主要与骨吸收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13.
14.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5.
16.
17.
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高血压水平的定义,1993年WHO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 Hg(1mm Hg=0.133kPa),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将血压降至同一水平,而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Framingham进行的一项长达10~12年的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第5年后,正常上限血压[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