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流感病毒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甲、乙、丙3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还可引起多种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每一次流感流行,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群造成不同程度的超额死亡率。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是流感肆虐不止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流感监测,研究流感病毒变异规律,在预测可能发生的流行和及时选用新变异株制备有效疫苗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流感病毒的变异与流行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可使病毒有效实现免疫逃逸,导致流感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流感病毒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世界性流行引起普遍关注.然而,发现甲型H1N1感染者多数症状较轻,重症病例很少[1].研究显示,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包含了人类流感病毒H3N2以及禽流感病毒H5N1的成分,而且其他组分也与以往流行的人类流感病毒有较高同源性[2],据此推测,既往有人类流感病史者对甲型H1N1流感可能有一定交叉免疫力,即人类体内普遍存在的免疫记忆,尤其是细胞毒淋巴细胞(CTL)免疫记忆[3].  相似文献   

3.
1995—2000年武汉市甲1型流感病毒流行概况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分甲、乙、丙 3型。甲型流感病毒还可以根据HA (血凝素 )及NA (神经氨酸酶 )两个有面抗原的性质不同分为不同亚型。这两个表面抗原在不断地发生变异 ,致使人类至今还不能有效地对流感流行进行有效控制。因此 ,WHO将流感作为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站病毒科作为全国的重点流感监测实验室 ,在病原学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学检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现将近 6年来甲1型流感病毒的病原分离及人群抗体水平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的采集 每周在武汉市儿童…  相似文献   

4.
张巍  金伟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4-125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世纪人类曾发生过4次流感大流行,给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打击,特别是2005年辽宁省黑山县出现禽流感疫情,对流感进行监测就更为重要了。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辽宁省设立的省级流感监测点,已经建立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流感实验室,自2003年开展全市流感病毒分离工作并在2006年9月参加了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感病毒分离质控考核。  相似文献   

5.
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一般认为甲型流感病毒易引起流行或大流行,乙型可引起局部暴发或流行,丙型仅引起散发病例。流感的暴发或流行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有效的流感快速诊断,对于及时明确集体性发热等类流感事件性质,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基因特性及抗原变异情况,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8月-2011年3月闵行区哨点医院流感样患者鼻咽拭子标本,Real-time RT-PCR鉴定流感病毒亚型,犬肾细胞(MDCK)培养分离流感病毒,血凝抑制试验(HI)确定流感病毒型与亚型。对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进行血凝素(HA)、病毒聚合酶(PB2)片段全基因测序,分析基因和氨基酸位点变异情况。结果:闵行区于2009年8月-2010年3月发生第一波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32例,占流感病例总数的54.33%。2010年12月-2011年3月发生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71例,占流感病例总数的62.83%。HA进化树分析发现,第二波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毒株与大多数2009年第一波大流行分离毒株不位于同一主干上,说明HA基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HA蛋白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部分毒株在抗原决定位点上发生了变异。PB2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第627位和701位点分别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仍为禽源流感病毒PB2蛋白氨基酸位点,但第677位点出现E677G突变。结论:2011年冬春季闵行区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流行毒株与2009年北美流行株比较已经有一定变异,出现了一些抗原漂移和适应性进化。  相似文献   

7.
流感病毒的变异及其引发流行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快,常发生爆发、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是迄今尚未能达到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甚至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9~2010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大连市郊区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大连市外各区的流感样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09年11月~12月郊区标本均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010年1月部分地区标本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010年2月后各区标本均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2010年1月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季节性流感病毒交替期,之前流行株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之后的流行株为季节性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底,甲型H1N1流感(当时称为猪流感)首先在墨西哥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出现,并引起传播.5月,WHO将这种新型流感病毒命名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novel H1N1 influenza),6月11日正式将警戒级别提升至6级,即宣布流感大流行已经发生.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0.
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首个实现全球监测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快、流行广、危害严重。目前,流感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球的关注。流感病毒能够在人类和动物中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甚至造成死亡,且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并重组新的病毒亚型,因此导致周期性流感流行。许多学者认为流感病毒的传播机制主要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方式[1-5]。但由于流感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且对环境因素敏感,流感气溶胶传播机  相似文献   

11.
12.
13.
During the winter of 1982 concurrent outbreaks of influenza A and influenza B occurred.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151 cases referred during this time are described, and patient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age and presenting clinical syndrome: croup was the commonest presentation in young children, a typical influenza syndrome predominated in young adults, while older pati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luenza A and influenza B. Unusual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e rash, exudative tonsillitis and the need for myringotomy during the course of influenza.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方法对流感监测的意义以及当前全球和中国流感监测发展的现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国境口岸如何加强流感监测进行了探讨。结果流感监测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础,国境口岸可从加强国际合作、延伸监测网络、建设口岸实验室网络和流感监测专业队伍等措施加强流感监测,实现早期预警。结论在流感大流行的早期,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必须重视加强国境口岸的流感监测和早期预警,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应对流感大流行,控制传染源入境。  相似文献   

15.
流感病毒已经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其周期性和不可预测性为防制带来了较大困难。但通过描述、分析流行病学和解释流行和分布规律来描述其流行史、现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人类流感与禽流感的关系和潜在性,从而得出严密的监测体系,不断增强的疫苗能力、有效的病情防控手段和可行的卫生检疫措施是战胜其流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HANNOUN C 《Concours médical》1957,79(37):3957-8 passim
  相似文献   

18.
19.
20.
During the winter of 1982 concurrent outbreaks of influenza A and influenza B occurred.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151 cases referred during this time are described, and patient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age and presenting clinical syndrome: croup was the commonest presentation in young children, a typical influenza syndrome predominated in young adults, while older pati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luenza A and influenza B. Unusual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e rash, exudative tonsillitis and the need for myringotomy during the course of influenz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