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中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染色体连锁基因(ATRX)缺失和1号染色体短臂和19号染色体长臂(1p/19q)联合缺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确诊并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及放化疗治疗的IDH突变型成年较低级别弥漫性胶质瘤患者142例,依据组织学分型分为星形细胞瘤与少突胶质细胞瘤两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TRX缺失,FISH法检测1p/19q联合缺失,比较两组ATRX缺失及1p/19q联合缺失的差异,χ2检验评价各参数间相关性的显著性。平均随访40个月(10~88个月),分析ATRX缺失及1p/19q联合缺失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星形细胞瘤组ATRX缺失显著高于少突胶质细胞瘤组,少突胶质细胞瘤组1p/19q联合缺失显著高于星形细胞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星形细胞瘤组中ATRX缺失的患者预后优于野生型ATRX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6、4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少突胶质细胞瘤组中1p/19q联合缺失患者的预后优于1p/19q正常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TRX缺失和1p/19q联合缺失可用于鉴别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可作为评价IDH突变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因素。联合应用基因变异的分类比单纯组织学分类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大脑胶质瘤的分子病理分型以及化疗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53例大脑胶质瘤患者,对其疾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化疗情况进行讨论。结果 53例患者中星形胶质细胞瘤39例,占73.6%,少突星形细胞瘤7例,13.2%,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占11.3%,胶质母细胞瘤1例,占1.9%。结论 大脑胶质瘤主要分为经典型和肿块型两种,其中病理分型多以星形胶质细胞瘤为主,医师在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7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例,Ⅲ、Ⅳ级8例,少枝胶质细胞瘤8例,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结论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手术全切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例,Ⅲ、Ⅳ级8例,少枝胶质细胞瘤8例,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手术全切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正>脑胶质细胞瘤是由神经外胚叶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5%左右。世界卫生组织(WHO)依据肿瘤细胞的比例将脑胶质细胞瘤分为四级:Ⅰ级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Ⅱ级为星形细胞瘤或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Ⅲ级为间变型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1])。据《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报告,中国原发性恶性(Ⅲ、Ⅴ级)脑胶质  相似文献   

6.
不推荐丙卡巴肼(procarbazine)、洛莫司汀(lomustine)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联合化疗(PCV方案)用于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鲁常青  李青  谈敏  田波  陈同钰 《江苏医药》2004,30(11):858-858
p16和p53是肿瘤抑制基因,p16又称为多肿瘤抑制基因(multiple tumor suppresor,MTS1),其抑癌机理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p53也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星形细胞瘤中p16和p53突变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p53在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α、p53在59例不同病理分级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59例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HIF-1α、p53表达的阳性率均为47.5%.其中,HIF-1α与病理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肿瘤级别的升高,HIF-1α、p53蛋白的共表达率也有升高.结论 HIF-1α蛋白的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相关;HIF-1α、p53蛋白的共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恶性演进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玉贤  刘洁 《药品评价》2012,(33):31-34
神经胶质瘤亦称胶质细胞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神经上皮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根据胶质瘤细胞的分化情况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等,  相似文献   

10.
李刚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141-2143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按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是指Ⅲ级和Ⅳ级胶质细胞瘤,它们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 Anaplastic astrocytoma, AA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muhiforme, GBM ) 、胶质肉瘤(gliosarcoma)及恶性胶质细胞瘤 ( malignant oligdendroglioma, MO) 。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是目前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标准治疗手段。现就恶性胶质瘤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法检测胶质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l)基因突变,探讨其应用于临床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首先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法检测9例胶质瘤患者中IDH1基因·的突变情况,并以直接测序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确认9例胶质瘤患者中有6例发生了IDH1突变,其中5例为R132H(CGT> CAT),l例为R132C(CGT> TGT),其余检测均为野生型.经直接测序对以上9例标本进行验证,证实所有患者的突变情况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的结果一致.结论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检测临床样本IDH1突变与直接测序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的优点,适合在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FN、Ki-67与星形细胞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68例大脑星形细胞瘤和12例对照者组织中FN、MMP-2、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6例,Ⅳ级(胶质母细胞瘤)13例FN、MMP-2、Ki-67的表达显著高于I级(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13例,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6例,而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结论MMP-2和FN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有明显关系;Ki-67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增殖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染色体16q22、17p13、6q16-q23杂合性缺失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显微切割、PCR扩增、聚丙烯凝胶电泳及银染色等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29例癌前病变和18例良性增生微卫星位点D16S398、TP53、D6S404杂合性缺失情况。结果:乳腺癌组上述3个位点的LOH率均高于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D16S398位点LOH率高于良性增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TP53、D6S404位点的LOH率亦高于良性增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53位点的LOH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染色体16q22杂合性缺失是乳腺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TP53、D6S404可能是检测乳腺癌较为敏感的位点,TP53 LOH与乳腺癌的恶性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6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影像资料,16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例行DWI扫描并测量ADC值,4例行MRS扫描。结果 16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3例为多发病灶,13例为单发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5.5±1.8)cm。发病部位以额叶及颞叶多见,并向脑叶深部生长,其中5例病灶跨脑叶生长。14例呈不均质中度至明显强化,其中明显坏死囊变11例,病变实质呈环状、不规则结节样强化。DWI显示7例肿块的实质部分以高信号为主。MRS检查显示4例肿瘤的Cho峰均升高,NAA峰3例减低,1例减低不明显。结论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DWI及MRS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4s和Mib-1仵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1例不同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中CD44s和Mib-1的表达,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做相关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中CD44s及Mib-1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08、0.002)。CD44s与Mib-1表达旱正相关(P〈0.01,r=0.6)。CD44s和Mib-1低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大于高表达组。结论CD44s与Mib-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组织学恶性程度相关,两者对人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傅震  王存祖 《江苏医药》2000,26(5):360-362
目的 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pRB)及其相关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2 3例脑胶质瘤 (包括 14例星形细胞瘤和 9例胶质母细胞瘤 )以及 6例正常脑组织中 pRB以及cyclinD1、p16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2 3例肿瘤中有 8例 pRB缺失(34 8% ) ,17例cyclinD1过度表达 (73 9% ) ,13例 p16缺失 (5 6 5 % ) ,三种因子的异常均与肿瘤分型有关 (P <0 0 1)。由它们组成的调控路径作为整体在肿瘤组织中异常率为 82 6 % (19/ 2 3) ,与正常脑组织 (1/ 6 ,16 7% )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6 ) ,而星形细胞瘤 (10 / 14,71 4% )和胶质母细胞瘤(9/ 9,10 0 % )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别 (P =0 12 4) ,说明此路径异常与肿瘤发生有关而与分型无关。pRB在此调控路径中处于中心位置 ,与肿瘤的恶化有关。 结论 pRB及其相关基因的异常与脑胶质瘤发生关系密切 ,可以作为探讨肿瘤病因 ,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靶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诊断中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6例颅内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超声造影指导下完成手术,分析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后1周对患者行CT或MRI,提示76例患者肿瘤全切除63例,占82.9%;有13例患者因肿瘤边缘位于重要功能区采取了次全切除;病理诊断:其中胶质瘤患者共65例,Ⅰ级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以及间变型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分别为14例、14例、25例、12例,脑转移癌11例;声像图特征:声像图能够较为准确地显示患者肿瘤的位置、边界、内部血管包括和邻近血管存在的毗邻的关系还有肿瘤血流灌注情况。结论术中超声造影辅助能够准确定位颅内肿瘤,帮助术者确定病变边界,精确指导手术,便于及时发现和清除病灶残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Stathmin蛋白表达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及转移的关系,探讨Stathmin蛋白作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生物学标记物的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62例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2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为尸检或脑外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hmin蛋白的表达。分析Stathmin蛋白与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及良恶性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stathmin阳性率为77.4%(48/62),正常脑组织中stathmin阳性率为30.0%(6/2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Stathmin阳性率在良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中为46.2%(12/26),在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为100%(36/36),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Stathmin蛋白表达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高于正常脑组织,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②Stathmin蛋白表达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良恶性有关,可作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分化和良恶性判断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陈明武  王开宇  杨波  郑诗豪 《天津医药》2022,50(12):1246-1253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转录本1(OIP5-AS1)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 收集33例胶质瘤患者(低级别胶质瘤14例、高级别胶质瘤19例)和3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OIP5-AS1、微小RNA-942-5p(miR-942-5p)和检查点激酶1(CHEK1)mRNA表达,分析胶质瘤组织中OIP5-AS1、miR-942-5p和CHEK1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SHG-44、U251、H4和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NH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HEK1蛋白表达。将U87细胞分为对照(NC)组、siRNA阴性对照(si-NC)组、OIP5-AS1 siRNA(si-OIP5-AS1)组、siOIP5-AS1+inhibitor阴性对照(si-OIP5-AS1+anti-NC)组、si-OIP5-AS1+miR-942-5p抑制剂(si-OIP5-AS1+anti-miR-942-5p)组,采用Lipofectamine 30...  相似文献   

20.
李想  张敬恂  扬辉 《中国医药》2007,2(2):89-91
目的研究神经胶质细胞瘤(Neuroglioma,Ng)中组织型谷氨酰胺转氨酶(tTG)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神经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方法检测tTG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tTG蛋白的表达面积;统计分析肿瘤恶性程度与tTG蛋白表达的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神经胶质细胞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肿瘤细胞内tTG表达明显增加,tTG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结论神经胶质细胞瘤细胞内tTG表达的检测可用来评价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程度,有助于对胶质细胞瘤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