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邦德  周华富  何巍  张兴华  杨涛 《内科》2008,3(3):332-33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42例为房颤组;风湿性心瓣膜病窦性心律18例为对照组。上述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留取相关临床资料。于手术时取左心耳心肌标本,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法检测心房肌组织纤维化程度;RT—PCR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MMP-2和TIMP-2的mRNA水平。结果(1)房颤组患者心房肌组织纤维化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与左房内径(r=0.788,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二尖瓣口面积(r=-0.886,P〈0.05)呈负相关;(2)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心房肌组织MMP-2mRNA表达量增高(P〈0.05);TIMP-2mRNA表达量降低(P〈0.05)。(3)MMP-2和TIMP-2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p=-0.766,P〈0.001)。MMP-2mRNA表达水平与左心耳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rp=0.919,P〈0.001)呈显著正相关;TIMP-2mRNA表达水平与左心耳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rp=-0.883,P〈0.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心房组织MMP-2和TIMP-2的基因表达改变,尤其是MMP-2/TIMP-2表达的失衡,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心房扩大及房颤发生与维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心房电迷宫术加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孙宗全,蓝鸿钧,汪东仿心房颤动(Af)在我国主要见于风湿性二尖瓣或多瓣膜的病变。若病因不除,药物或电除颤通常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也难以维持。绝大多数病人瓣膜置换术后Af仍不能解除,影响其术后心功能的进...  相似文献   

3.
阐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的意义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PCNA,α-SMA单克隆抗体对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心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及免疫电镜观察,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其阳性表达率,心肌纤维化面积,微动脉内外径比值,并与左室心功能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验证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Af)患者的二尖瓣返流对左房血栓形成及全身性栓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男2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7.1±10)岁,均进行经胸或经食管的超声心动图检查。14例(29.2%)以二尖瓣狭窄为主,14例(29.2%)以二尖瓣返流为主,20例(41.7%)因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者均有轻度以上的二尖瓣返流,48例均伴慢性Af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表达的意义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PCNA、α-SMA单克隆抗体对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心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及免疫电镜观察,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其阳性表达率、心肌纤维化面积、微动脉内外径比值,并与左室心功能对比。结果发现风心病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微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窄。PCNA在风心病肥大心肌细胞和间质细胞核中均有表达、α-SMA在风心病心肌间质细胞中有表达,后者多位于血管周边。结论(1)风心病心肌细胞表型发生改变,PCNA的阳性表达率与心肌纤维化面积成正比;(2)间质细胞不仅参与了心肌间质纤维化,且在血管改建中起重要作用;(3)PCNA阳性表达程度及心肌纤维化面积与左心功能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二尖瓣关闭不全以风湿性为多见,但由于社会经济状况的提高,积极开展风湿热的防治工作,其发病率较前有显著下降。我院风湿性心脏病近30余年来已有所减少,风湿性心脏病住院病人在各种心脏病中所占的比例已从50年代的第一位(约占50%左右)降为第二位(约占20%左右)。由于功能解剖学研究的进展,认为二尖瓣装置(二尖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心房及心室)6个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功能性或解剖的异常都可以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心脏外科的进展,对二尖瓣解剖及二尖瓣疾病的概念,近10余午已有了新的认识。过去认为二尖瓣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35例行心脏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200 mg)分为3组,风湿性心脏病27例,其中窦性心律者8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者19例(≥16个月),分别列为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另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性心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测定各组心房组织中HGF、CTGF、TGF-β1与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m病理染色观察右心耳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TGF、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与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也明显增加(P<0.05);HGF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较对照组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HGF下降明显,与对照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和CTGF的mRNA表达与左房直径和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CTGF、TGF-β1mRNA表达上调.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HGF mRNA表达在心房颤动时下降,可能是使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易于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中脑钠肽(BNP)的表达,探讨其在心房纤维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房颤发生、维持的作用,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及心房结构重构的临床防治提供新靶点.方法 取32例风湿性心脏病行外科换瓣手术患者左心房组织,分为A组:永久性房颤组(permanent AF组)16例,B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组(paroxysmal or persistent AF组)10例,C组:窦性心律组(sinus rhythm组)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BNP在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其灰度值;心肌胶原染色采用VG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胶原容积积分(CVF).结果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BNP在左心房组织表达明显增多(P<0.05),BNP与CVF呈正相关.结论 BNP参与了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约占妊娠期心脏病的70%,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占2/3,其次为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病变,单纯主动脉瓣病变者则少见。1.妊娠合并风心病的危险性:二尖瓣狭窄时,由于左房至左室血流受阻,使心排血量(CO)下降、左房压上升、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内压相继增高,发生肺淤血,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增高、右室肥大扩张和右心衰竭。由于左房压力上升,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较易发生。此时心率明显增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心房颤动患者右心房心肌细胞中钙离子依赖性的中性蛋白酶-Ⅰ(C alpa in-Ⅰ)水平、超微结构及其变化关系。方法3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窦性心律及房颤者各15例,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应用免疫印迹法(W estern b lot)测定两组心肌细胞内C alpa in-I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并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 alpa in-Ⅰ含量(1.585±0.260)明显高于对照组(1.191±0.099),P<0.01;心房肌细胞肌纤维溶解、线粒体增生、糖元累积明显上升,肌小节溶解指数(SST,31.40%±6.48%)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13%±3.16%),P<0.01;C alpa in-Ⅰ水平与SST呈明显正相关(r=0.844,P<0.01)。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慢性房颤患者的心肌细胞C alpa in I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超微结构重构关系密切;C alpa in-Ⅰ参与与慢性房颤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维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在风湿性心脏病伴有慢性瓣膜病的病人中,约有30~40%并发房颤,且多并发于晚期二尖瓣狭窄的病人。并发房颤的原因与左心房压力升高,风湿活动及血栓形成等有关。房颤出现前往往先有房性过早搏动、心房朴动;房颤开始时多为阵发性,以后转为持久性。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的危害性很  相似文献   

12.
风湿性心脏病可以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心房颤动(Af)为最多见,二尖瓣病变合并心力衰竭几乎都伴有Af。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而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此外也可能与近年来流行的链球菌菌株发生了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指在心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过量积聚、胶原含量显著升高或胶原成分发生改变[1]。MF是多种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表现,是心脏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引起心房、心室增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及凋亡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心房肌组织细胞学重构的关系。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换瓣术者,其中窦性心律者13例(A组)、阵发性及房颤持续时间小于6个月者8例(B组)、房颤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者17例(C组)。外科手术时取三组患者右心耳少许,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利用TUNEL法标记心房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B、C组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如心肌纤维稀疏、排列紊乱,细胞收缩成分减少、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纤维组织增生、细胞水肿、坏死表现;C组变化更明显。B、C组细胞凋亡指数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分别为44.53%±11.08%,67.96%±16.09%vs19.68%±15.36%,P均<0.05);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其凋亡指数越高。结论:心房肌的组织细胞学重构可能在房颤的发生或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房纤颤(房颤)对母儿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收治妊娠合并房颤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房颤患者多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是主要病因(70%)。妊娠期心功能Ⅲ~Ⅳ级占70%。妊娠合并房颤患者出现医源性胎儿丢失率10%(1/10),早产发生率60%(6/10)。结论: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遗留持续性房颤患者,妊娠期多不影响心室率增快和增加心功能。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妊娠期初发房颤者,将加快心室率并引起心功能迅速恶化。药物治疗主要是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控制心室率,往往药物治疗是暂时的,出现心功能Ⅲ~Ⅳ级,药物治疗无效时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可作为孕妇的急救方法,同时有一定的房颤转复率。没有二尖瓣球囊扩张指征者,尽快终止妊娠能够有效挽救母儿生命。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心房颤动(Af)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对连续收住院的438例Af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149例并发血栓栓塞(34.0%)。年龄≥60岁者40.0%并发栓塞,<60岁者则为19.5%(P<0.005);持续性Af者43.3%并发栓塞,阵发性Af者则为16.9%(P<0.005);f波为粗波者73.O%并发栓塞,细波者则为19.0%(P<0.005)。栓塞组平均左房内径(LAD)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分别为:4.44±0.52cm和4.38±0.78g/L;无栓塞组则分别为3.55±0.44cm和3.62±0.56g/L(P<0.01).Af并发栓塞组的基础心脏病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结果表明,年龄增大、器质性心脏病、持续性Af、f波振幅与LAD增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等6项指标是Af病人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中,慢性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房颤会给病人带来许多问题,如左房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心房扩大和心输出量减少等并发症,从而增加了死亡率,影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人们一直采用各种方法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替换术同时给予电除颤,可使部分病人恢复窦性心律。本组对89例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替换术后房颤转复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后病人出院时的心律情况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出院时仍为房颤者,B组为出院时为窦性心律者。分析结果表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替换术后,解除了机械梗阻,部分术前伴有房颤的病人术后可以转复为窦性心律,但能维持至1个月以上者较少,仅占手术病人的15.7%。病人手术时的年龄、房颤病史长短及左房径对房颤转复情况有显著影响,且可以预见其短期效果,根据本组病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小于40岁、房颤病史不超过一年、左房径小于55mm的病人,窦性心律可维持在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是否为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11例严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妊娠的患者,妊娠中晚期反复发生心力衰竭,5例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6例药物治疗。结果:5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手术者术后二尖瓣口面积增大,心功能明显改善,妊娠和分娩过程及产后心功能稳定,婴儿发育均正常。6例因各种原因未行手术者终因心功能失代偿而被迫终止妊娠。1例患者死亡。结论: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失代偿的患者,是可行并且安全有效的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房颤病人心房肌浆网钙调控基因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 ,我们主要研究房颤病人心房肌肌浆网钙调控基因Ca2 ATP酶 (SERCA)、尼兰丁受体 (RyR)及三磷酸肌醇受体 (IP3R)mRNA表达的变化 ,探讨房颤时心肌细胞内Ca2 超负荷的原因。1.对象与方法 :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均为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6月住院接受开胸换瓣手术病人 ,男 16例 ,女 2 2例 ,年龄 2 7~ 70岁 ,平均 46 2岁。共分 3组 :A组 13例 ,为窦性心律者 ;B组 8例 ,阵发性房颤 2例 ,持续性房颤 <6个月者 6例 ;C组 17例为房颤持续时间 >6个月者。术前常规行心…  相似文献   

20.
左房内径变化与房颤的关系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50101)陈瑕赵书水姜彩云冯晓林心房颤动(下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近年来,我们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的左房内径,以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