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成瘾形成与心的关系及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成瘾是一种成瘾行为,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生不健康的习惯行为。网络成瘾属于中医心身疾病的范畴,从中医基本理论角度探讨网络成瘾形成的病因病机,认为心主神明,心在志为喜为网络成瘾的启动因子,气机紊乱、脏腑气血失调是其核心病机。治疗以疏导条畅气机,心身并治,重在辨心,调节气血,同时配合三因制宜为治则,以期为网络成瘾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经行头痛是指每于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头痛为主症的病证,如《张氏医通》有"每遇经行辄头痛"的记载,属于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概述了经行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对经行头痛的治法方药,包括经方、验方及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经行头痛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以及孕龄期的妇女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合并代谢障碍的内分泌失调类疾病,亦属常见难治性妇科疾病,在青春期及育龄妇女中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并从肾虚证、痰湿证、血瘀证、肝郁证等证及其兼证方面,对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中医常用治法有中药内服、针灸中药结合等。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烟草(尼古丁)戒断综合征,是指反复、长期或高剂量地使用烟草(尼古丁)后,绝对或相对戒断时出现的一组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症状[1].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指出,由精神成瘾物质尼古丁(烟草)戒断后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定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或体征.中医认为,戒断综合征属于"戒烟后大烟毒"、"阿片烟瘾"、"瘾脱症"等范畴.  相似文献   

5.
认知行为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网络成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应用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在我国,网民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益严重[1].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是以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诸项升高及体重异常肥胖等症合并出现为特点的症候群,被归为中医“湿阻”“肥满”等范畴,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其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现代医学治疗代谢综合征仍多以对症治疗为首,故从中医角度分析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以及与肠道菌群的内在关联,发挥中医特色,提高对其与肠道菌群相互关系的认识,本文拟以中医痰湿角度探讨其内在关联,并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与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相关临床、实验研究文献的研究,探寻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的常用腧穴,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合理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Excel数据挖掘自编程序及文献计量学,收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研究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数据库,进行常用穴位的使用频次及搭配的关联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收集临床研究文献66篇,共整理到有效针灸处方68个,收录44个穴位,组成的以阿片类药物为主的药物依赖针灸治疗数据库中,用穴频次居于前6位的经穴为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百会、肾俞和神门,其中足三里、内关和三阴交是针灸戒毒中的常用配伍腧穴;在可信文献中被选用治疗吸毒成瘾戒断综合征的穴位主要分布在胃经、心包经和脾经上;治疗中的特定穴主要是五俞穴,其次是交会穴以及下合穴,其中双下肢的穴位被运用的次数最为频繁,最后取穴较多的是头面部。结论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的选穴规律研究为临床合理配穴、选经提供了依据,对针灸治疗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尚无成熟规范的网络成瘾矫治方案。本文从中医学角度探讨网络成瘾的发病机制,并提出中医治疗网络成瘾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心肾综合征为现代医学所定义的疾病,中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有对相似疾病治疗的记载,现代中医临床应用经方治疗心肾综合征亦有一定的尝试。笔者通过结合古今文献医案等资料与现代临床报道内容等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心肾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提供有益临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97-1500
互联网成瘾综合征是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形式心理障碍。由于过度沉迷于互联网直接影响到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育,因此目前对于网瘾的治疗的研究多种多样,包括心理、药物、社会和针刺等治疗。这些疗法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作用于网瘾形成的各个不同环节,临床上有单独使用也有联合应用。文章就这些疗法研究现状作一个简单的综述报告。  相似文献   

11.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征(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lC)于2010年1月15日和4月26日分别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两份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其中青少年网民1.95亿,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瘾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国内不同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发病率"在6%~15%,其中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网络成瘾也形象地被称为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这一数据也得到了国外研究的证实,Young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人群中网络成瘾的发病率约为8%~13%。网络成瘾综合征正成为不容忽视的医学、社会学、心理学问题,它不仅是个体的心理、生理疾病,更是与吸毒、酗酒等成瘾行为类似的新型社会病。  相似文献   

12.
渴求及继发觅药行为是精神依赖的主要表现,为复吸的动机力量。动机敏化理论的提出为成瘾复吸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为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从文献复习角度探讨了中医七情之"思"与成瘾心理渴求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电针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互联网成瘾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以电针结合心理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互联网成瘾综合征(IAD)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原有的传统医疗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医疗普及速度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同时又受到硬件及时效等限制,为此互联网+中医的新模式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资源整合,结合国家、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实现互联网+中医新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尽管其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未来互联网+中医会走向国际化,并代表中国的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治疗和相关电生理表现进行系统概括,并总结适用于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保守治疗方法,给予不同中医临床分型以及不同程度上正中神经受累或损伤的病患及临床医生提供多元的参考作用。通过梳理电生理技术的进步及最新研究成果,更准确地对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分型,提倡形成病情程度判断的标准化,减少失治误治案例,减少漏诊率,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医保守治疗奠定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综合征为妇科常见疾病。西医针对其病因采用激素补充治疗,起效迅速,但因为其具有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医生、患者自身原因,限制了西药的使用。而中医外治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不良反应小、多靶点调节、方法多样、绿色健康等优势,因此更容易为患者接受。文章综合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文献,从无创中医外治法和针灸疗法两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外治法从是否对皮肤造成创伤可以分为无创中医外治法和针灸疗法,无创中医外治法包括足浴、推拿、拔罐、刮痧、穴位敷贴等,针灸疗法有针刺(毫针、腹针、耳针、电针)和灸法、穴位埋线等,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肝俞穴、肾俞穴、子宫穴等穴位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其中,无创中医外治法对患者刺激适度,且药物能避过首过效应,直接通过皮肤吸收发挥作用,与传统针刺艾灸等有创疗法相比更具优势。大量古代中医文献以及现代临床研究的发表,为中医外治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也拓宽了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思路,表现出中医外治法显著的优越性以及发展潜力。同时,文章对接下来深入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以及具体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中医"模式可以便捷、高效的把中医知识、中医健康服务、中医文化等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为中医药的对外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互联网+中医文化传播、互联网+中医健康服务、互联网+中医教育等新模式为"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尽管目前在实现过程中尚存在诸多困难,但"互联网+中医"模式将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3 针刺戒断的穴位选择 针刺戒断选用的穴位包括耳穴、体穴及鼻穴;其中以耳穴的应用频度为最高,其次为体穴,而以鼻穴的应用频度为最低。 研究者们的选穴依据大致可分为三类;①依据中医理论选择穴位,如针对中医病因或针对中医症状选择穴位。有人提出,选用相同的穴位治疗不同的物质成瘾(如酒精、海洛因、美沙酮、巴比士酸盐、安定、苯环己哌啶、可卡因等)均可获得成功,因此各种物质成瘾可能存在共同的机理;有人提出,各种物质成瘾主要是损伤肾阴和肾阳,导致阴阳两衰,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主要应该用补法;也有人认为,不同的成瘾物质损伤不同的脏腑,如吸烟主要是火伤肺阴,进而导致肺阳上亢、虚火  相似文献   

19.
决策时间紧迫、发病不确定性及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等客观原因造成突发急性传染病中医诊疗方案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充分利用古代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以证候为中心进行发热伴呼吸道、发热伴出疹、发热伴腹泻、发热伴出血、发热伴脑炎脑膜炎这五大症候群的中医诊疗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中医应急决策系统,使用适当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广泛的专家共识,形成诊疗预案以及候选方案,为最终诊疗方案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持。进而通过规范的临床研究对诊疗方案进行评价,为方案的优化、更新以及相似疫情预案的制定提供更高级别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互联网成瘾综合征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疗法,1次45 min,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疗法(四神聪、神门、合谷、三阴交、心俞、肝俞),1次留针30 min,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4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AD、SAS、SDS及QOLI评分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