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颖  张愿  袁海泼  刘娟  彭腾  龚光明 《河南中医》2021,41(1):127-130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精对2型糖尿病干预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黄精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然后通过Gene Gards、OMIM两大数据库筛选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基因靶点,运用软件Cytoscape和String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及蛋白互相作用的网络图,利用网络拓扑分析黄精干预2型糖尿病的作用靶点,采用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黄精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起效应的通路。结果:筛选出黄精12个药效活性成分和515个潜在作用的靶点。两大疾病基因库筛选出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靶点共13181个。利用网络拓扑分析最终筛选出药物和疾病共有64个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出黄精干预2型糖尿病的核心靶点主要被富集在87个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的代谢、增殖、信号转导、氧化应激、蛋白水解、受体激活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共富集在105条通路,参与癌症通路、细胞凋亡、糖尿病及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信号通路。结论:黄精干预2型糖尿病可能是AKT1、MAPK14、JUN、MTOR等多靶点效应的结果,这为临床使用黄精治疗2型糖尿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浦强  徐巍龙  李楠  王丽娟  余江毅 《中草药》2019,50(23):5767-577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芪葵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旨在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个数据库检索并筛选芪葵颗粒活性成分和其作用DN相关靶点,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药物、靶点、疾病靶点网络图,利用网络拓扑分析芪葵颗粒治疗DN关键靶点,采用ClueGO插件进行GO、KEGG基因富集分析,得到芪葵颗粒治疗DN的潜在作用通路。结果芪葵颗粒中筛选得到67个活性成分,涉及DN作用靶点212个。网络拓扑分析最终筛选出43个关键靶点,ClueGO富集分析关键靶点主要被富集在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49个显著相关通路,涉及神经递质代谢过程、小分子代谢过程、血压和氧化还原酶活性调节等132个显著相关生物过程。结论芪葵颗粒有效成分可调控DN发病重要通路中多个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六味地黄丸"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图,初步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理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取六味地黄丸各单药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运用Genecard筛选得分≥20分的糖尿病肾病相关靶点,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Cytoscape拓扑分析网络图,R语言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网络分析得出41个活性成分,共涉及21个靶点和63条通路。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是主要化合物,关键靶点AKT、VEGFA、NOS3、IL6、SERPINE1富集在重要通路AGE-RAGE信号中。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文娜  徐文华  徐香梅  陈旋  郑景辉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41-146,后插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赤芍药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丹参和赤芍所含有效化学成分,用Drug Bank数据库和Pharmmapper服务器对有效化学成分进行作用靶点预测;通过Gene Gards、CTD和OMIM数据库筛选出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靶点,将以上数据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网络分析,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最后利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靶标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共得出94个活性成分,对应145个靶点,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靶点19个,通过GO分析得出94个生物学过程,16个细胞组成,24个分子功能,通过KEGG分析得出富集通路18条。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层面初步揭示了丹参-赤芍药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预测丹参-赤芍药对可能通过FOXO、PI3K-AKT、c AMP等通路对心肌损伤细胞起到相应保护作用,为下一步深入验证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手段分析仙茅苷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潜在靶点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85871的微阵列数据集,预测仙茅苷的治疗靶点,同时从疾病相关基因公共数据库检索已知OP的致病基因,利用STRING及Cytoscape软件构建了映射关键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进行KEGG通路和GO富集分析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本研究利用R语言筛选出107个仙茅苷潜在治疗靶点,通过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库检索出691个OP致病靶点,借助Cytoscape构建PPI网络,筛选出仙茅苷治疗OP的26个关键靶点。KEGG通路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仙茅苷治疗OP的关键靶点主要富集的生物学进程为肾脏发育、单核细胞分化和上皮细胞增殖;信号通路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仙茅苷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治疗OP。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研究,探索真武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治疗DN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筛选出真武汤中药物的活性成分,通过STITCH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同时应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DN疾病相关靶点,并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映射。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使用Cytoscape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真武汤中活性成分59个,预测潜在靶点95个;其中与DN疾病相关靶点54个;信号通路66条。结论:真武汤治疗DN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其潜在作用机制极大可能是通过调控DN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结节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过程对其进行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经方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核心作用靶标基因以及潜在通路机制,旨在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为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真武汤所含药物的有效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的疾病靶点,借助Cytoscape3.7.2绘制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交互网络。利用STRING平台绘制关键靶点PPI网络,在David数据库里针对关键靶点蛋白开展GO基因功能、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检索查筛出真武汤中有效活性成分59个、潜在靶点108个,其中涉及DKD的关键靶点47个,从蛋白互作网络中分析发现TNF、ATK1、JUN、RELA、IL6、MAPK8、CASP8、NOS2可能是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180个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增殖、代谢、凋亡及脂肪细胞因子、葡萄糖稳态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到94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给予真武汤的临床应用及更深层次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以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肾衰饮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肾衰饮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检索GeneCards、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DKD靶点,利用韦恩图在线平台筛选肾衰饮治疗DKD交集靶点,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五苓散治疗DKD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BATMAN-TCM、TCMSP得到肾衰饮的178个有效成分和280个潜在靶点,筛选获得与DKD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2 699个,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肾衰饮治疗DKD核心靶点31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346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78个、分子功能条目44个、细胞组成条目24个,主要包括氧化应激、脂质反应、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血小板α颗粒等功能途径;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101个,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通路途径。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肾衰饮治疗DKD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肾衰饮治疗DK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任玲  曹焕泽  纪文岩 《河南中医》2021,41(4):622-62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筛选赤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信号通路。方法:以赤芍为关键词对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进行检索,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及类药性筛选出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找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靶基因。将赤芍作用靶点与疾病靶基因取交集,构建赤芍-有效成分-动脉粥样硬化-靶基因调控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赤芍抗动脉粥样硬化靶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最后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9个有效活性成分和123个有效作用靶点;将动脉粥样硬化靶基因与赤芍作用靶点取交集后共得到72个靶基因。KEGG通路分析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赤芍的有效成分可通过多个靶基因参与多通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淫羊藿治疗股骨头坏死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对淫羊藿可能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筛选和预测,针对TTD,Drug Bank,OMIM,GAD,Pharm GKB等数据库与股骨头坏死相关的作用靶点进行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明确淫羊藿防治股骨头坏死的特异性靶点,采用Clue GO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共检索出与淫羊藿相关成分130个,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药物相似性(DL)参数筛选获得入血活性成分23个,利用相关靶点预测技术预测可能的靶点102个;通过上述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检索到与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已知靶点72个。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及疾病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图,合并网络图并行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135个;采用Clue GO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淫羊藿作用于股骨头坏死的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被富集在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炎症、应激及癌症相关等80条信号通路。结论:淫羊藿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调节免疫、炎症及应激反应等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以达到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与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分析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多个数据库获取肾炎康复片相关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以及DN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建立药物-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获得肾炎康复片治疗DN的关键靶点,采用GlueGO插件对关键靶点进行GO、KEGG基因富集分析,得到肾炎康复片治疗DN的潜在作用通路。结果:筛选出肾炎康复片的主要化学成分183种,药物潜在靶点267个,DN相关靶点11 584个。网络拓扑分析最终筛选出43个关键靶点,包括STAT3、MAPK3、JUN等,丹参、杜仲、人参等药物与这些关键靶点有较多关联。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确定对脂多糖的应答、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的结合、对机械刺激的应答等322个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AGE-RAGE、IL-17、Toll样受体等122条信号通路与肾炎康复片治疗DN有关。结论:肾炎康复片可通过多个生物过程和多个通路的协调与相互作用治疗DN。  相似文献   

12.
王超  张咪  赵丽萍  范春雷 《中成药》2022,(3):987-994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通过多个数据库筛选出黄芪的活性成分以及与其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相关的靶点和通路.体外实验通过MTT法...  相似文献   

13.
张红娜  邹佳楠  李昆  翟真真  翟静 《中草药》2020,51(12):3234-324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分子生物学验证探讨半枝莲抗胰腺癌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半枝莲的活性成分和相关潜在靶点;应用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治疗靶点数据库(TTD)、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PharmGKB)建立胰腺肿瘤靶点数据库;基于半枝莲潜在靶点与胰腺肿瘤靶点的匹配结果,构建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基于核心靶点的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半枝莲抗胰腺癌的信号通路图;采用Westernblotting验证半枝莲中核心成分木犀草素对胰腺癌细胞PANC-1中P53、Bax和Bcl-2关键靶点的调控作用。结果共筛选出28种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等;91个半枝莲作用靶点,经拓扑筛选获得24个核心靶点,涉及TP53、AKT1、JUN、VEGF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半枝莲作用靶点共涉及到73条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筛选出18条信号通路参与胰腺癌的治疗,主要是通过NF-κB、p53、PI3K-Akt和VEGF信号通路来调节肿瘤炎性微环境、细胞周期阻滞、促细胞凋亡以及抗血管生成。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半枝莲中木犀草素可调节p53信号通路中关键靶点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凋亡,证明了本研究中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论初步证实了半枝莲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以及治疗胰腺肿瘤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汪亚楠  李思齐  岳一强  宋爱华  韩飞 《中草药》2019,50(23):5812-582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苓桂术甘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Swiss、SuperPred和Stitch数据库寻找与苓桂术甘汤中4味中药相关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以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阈值对化合物进行筛选,再通过文献查找加以补充;通过OMIM、TTD、GAD、Pharm Gkb数据库获取与AD疾病相关的靶标,并进一步筛选得到苓桂术甘汤治疗AD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DAVID6.8数据库对相关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度值和中介度分析,确认可能的关键靶点和关键通路。结果在苓桂术甘汤中,共筛选出126个与AD相关的潜在活性成分和120个潜在作用靶点;GO生物功能分析共包含565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396条,分子功能121条,细胞组成48条,主要涉及蛋白结合、细胞、氧化还原过程等;KEGG富集得到67条代谢通路,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癌症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和钙信号通路等。结论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揭示了苓桂术甘汤治疗AD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并预测了其可能的活性成分、作用通路和关键靶点,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大黄-赤芍治疗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BATMAN数据库筛选出大黄赤芍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HE的疾病作用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利用KEGG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iGEM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来预测大黄赤芍对HE作用靶点的结合性。结果研究共筛选出大黄赤芍的潜在靶点119个,肝性脑病的相关潜在靶点1345个,大黄赤芍-肝性脑病的交集靶基因45个,信号通路23条,涉及15个生物学过程、9种分子功能、10个细胞组分。结论大黄赤芍治疗HE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作用"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肝细胞增殖分化、降低肝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调控氧化应激等过程发挥对HE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藿朴夏苓汤的成分、靶点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TCMSP搜集藿朴夏苓汤组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网络,并进行模块化、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将筛选到的关键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藿朴夏苓汤的11味中药含71个活性成分235个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具有4个模块,筛选出41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72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73个通路。结论:藿朴夏苓汤的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肺纤维化的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方法虚拟筛选尿毒灵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探讨尿毒灵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TD),比较毒性遗传学数据库(CTD),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等收集与疾病相关的作用靶点;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尿毒灵中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利用Bioinformatics & Evolutionary Genomics平台筛选出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借助Cytoscape3.7.1软件构建“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运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PPI)。最后通过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DAVID 6.8)进行尿毒灵与糖尿病肾病相关靶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通过筛选得到67个药物活性成分,共涉及152个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相关的化学成分有39个,得到尿毒灵-糖尿病肾病共同靶点46个,这些共同靶点主要富集于130个生物过程和78条信号通路上,表明尿毒灵的多个成分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发挥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结论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可以体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五苓散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五苓散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检索GeneCards、CTD数据库筛选DKD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在线平台筛选五苓散治疗DKD交集靶点,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五苓散治疗DKD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TCMSP得到五苓散的27个有效成分和62个潜在靶点,筛选获得与DKD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21 153个,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五苓散治疗DKD核心靶点16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99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64个、分子功能条目24个、细胞组成条目11个,主要包括过脂质反应、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途径、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四吡咯结合、胞膜小凹等功能途径;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61个,主要包括NF-κB信号通路、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途径、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途径。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五苓散治疗DKD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五苓散治疗DK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胡芦巴丸化裁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得到胡芦巴丸化裁方的有效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靶点信息进行矫正和补充;使用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OMIM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获得糖尿病肾病的疾病相关靶点;利用在线作图工具Jvenn获得胡芦巴丸化裁方与糖尿病肾病的共同靶点;运用String11.0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对网络图中的关键靶蛋白进行筛选和分析;运用cytoscape3.8.0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并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DAVID 6.8数据库对胡芦巴丸化裁方和糖尿病肾病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对共同靶点的生物过程及主要代谢通路进行讨论。结果经过筛选去重得到胡芦巴丸化裁方的有效活性成分55个,药物作用靶点538个,糖尿病肾病疾病靶点6971个;利用Jvenn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413个;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靶点涉及对药物的反应、对缺氧的反应、炎症反应、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共同靶点所富集的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钙离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胡芦巴丸化裁方对于DKD的治疗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有可能是通过胰岛素(INS)、蛋白激酶B1(AKT1)、肿瘤蛋白p53(TP53)、白介素-6(IL-6)等核心靶点对PI3K-Akt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进行调控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巴戟天治疗抑郁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巴戟天的活性成分和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抑郁症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以STRING数据库对关建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最后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巴戟天中筛选出有效成分20个,得到可作用于抑郁症的靶点22个。GO分析富集得到65个生物学功能,KEGG通路分析富集得到48条信号通路。结论巴戟天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胆碱能突触、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