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危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时,及时行气管插管及加压给氧,对改善缺氧症状和恢复呼吸,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的生命,护士掌握这项技术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患者特别是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上有时会遇到需要更换气管插管以维持人工气道畅通的情况,现将我院重症医学科(ICU)2例更换插管困难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科  顾权  李雪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28-2429
目的:总结气管插管在急救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09-02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急诊进行的78例气管插管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急诊气管插管中,72例为1次插管成功。6例为2次插管后成功。结论: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挽留手术机会以及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期气管插管并呼吸支持抢救合并呼吸衰竭危重患者48例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1995年 5月以来 ,我院 ICU采用长期气管插管并呼吸支持方法抢救 48例合并呼吸衰竭 (呼衰 )的危重患者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48例中男 34例 ,女 14例 ;年龄 9~ 6 5岁。肺或食管癌切除术后呼衰 9例 ,颅脑手术后呼衰 11例 ,严重胆系感染、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肠坏死中毒性休克合并呼衰 13例 ,严重胸、腹、颅及复合伤合并呼衰 15例。抢救时患者均有严重的低氧血症 ,其中 9例心跳、呼吸停止。1.2 插管途径及方法 :41例先经口腔插管 ,3日后考虑短期内不能拔管而改换鼻腔导管 ;7例抢救开始时即作鼻腔插管。鼻腔插管选用美国高…  相似文献   

5.
张炜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101-101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气管插管的患者做好气道管理,有效的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维护正常呼吸功能的重要环节。自2005年以来,我科对20例气管插管患者行人工气道的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气道,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及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在2003年里206例气管插管临床抢救资料。结果:206例中行心肺复苏术65例,危重症呼吸衰竭141例,经复苏术初期成功的为26例,危重症病情明显好转的为85例。其成功率为40%,好转率为60.3%。结论:气管插管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及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现场气管插管在院前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总结在院前现场急救中应用气管插管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院前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院前现场施行气管插管,插管时间均少于2分钟,其中重度海洛因杀虫药中毒4例和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2例现场插管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因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插菅的病人68例,均安全转运至专科治疗;现场心肺复苏插管4例中3例未能恢复有效循环死亡。结论:气管插管用于院前抢救是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的基础,对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诊科患者病情具有急、危、重、变化快等特点,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等危急状况时,需要保持气道通畅、紧急建立人工气道以恢复通气、获得早期有效的氧供应。能否迅速成功地气管插管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气管插管在急诊科抢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因插管时机及方法不妥往往直接影响危重患者抢救效果.本院于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抢救危重患者时随着病情发展在超前全麻下行气管内插管40例,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86-3687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抢救方法为院前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抢救方法为院前急救喉罩,对比不同抢救方法实施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心脏复苏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院前急救喉罩方法抢救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效果优于气管插管抢救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日益广泛,我科自1997年5月开展该项目以来,通过气管插管行呼吸通气治疗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现将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56例院前急救现场气管插管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气管插管,一次性插管成功43例,占76.79%,插管时间均<30s;另13例Ⅲ、Ⅳ级患者插管困难,经2~5次气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8s~18min,平均78s。56例中有44例(78.57%)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转入急诊ICU 16例(36.36%);12例(21.43%)气管插管后未能恢复有效循环死亡。3例(5.36%)患者牙齿脱落,1例(1.79%)口腔黏膜损伤出血,喉头水肿1例(1.79%),哮喘1例(1.79%)。院前急救的重心应前移至出诊前设备的检查及准备、路途中电话了解患者病史特点及气道评估,及现场处理时注意环境的选择,随机应变。  相似文献   

13.
新型气管造口术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彤 《齐鲁护理杂志》2001,7(5):371-371
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道阻塞、呼吸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 ,通过气管插管能够迅速建立人工气道 ,解除呼吸道阻塞 ,保证气道通畅 ,使机械通气成为可能。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有手术创伤 ,操作较复杂、费时、风险较大 ,在抢救危重患者时略显不足。新型气管造口术采用气管穿刺插管 ,更加方便、实用 ,1999年 12月我院ICU应用此技术抢救呼吸衰竭 1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 ,78岁。行直肠腺瘤切除术后转入加强监护病房 ,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帕金森氏病多年 ,术后第 3天体温升高、憋喘 ,双肺闻及大量痰鸣音 ,口唇紫绀 ,血氧饱…  相似文献   

14.
李淑娟 《天津护理》2001,9(3):142-143
心脏手术行气管插管是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术中术后呼吸功能的首要措施。一旦气管插管脱出,患者因无自主呼吸,而出现呼吸暂停,如不及时抢救,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2000年3月我院心外科监护室(以下简称ICU,发生一例患者气管插管脱出,经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自主呼吸抑制患者实行气管插管,大多数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病情一般较危重,生活不能自理,语言表达障碍,合并症多,病情变化快,稍有疏忽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灵敏的反应和应急能力。现将气管插管同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牙垫通常是用于气管插管患者支撑牙咬殆面,防止患者咬扁气管插管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笔者在多年ICU的护理工作中,发现牙垫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以下作用,并因一次性使用,杜绝了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7.
临床危重及重症患者挽救生命中,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患者和治疗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重要和有效方法,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最基本、最普通的操作术[1]。经口气管插管是呼吸抑制、气道分泌物多,重大手术后危重、呼吸及心脏骤停、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等为保持呼吸道通畅而建立的人工开放气道常用的方法。在我  相似文献   

18.
气管插管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最有效的方法,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科书规定,气管插管维持时间一般不超过72h.  相似文献   

19.
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时患者带有气管插管,当患者由手术室回到ICU清醒后,对口中气管插管特别不适应,也不能用语言表达,这时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于2000年2月~2000年7月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带有气管插管患者133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21例的院前抢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昌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62-6262,6270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的院前抢救,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1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患者行院前气管插管,连接呼吸囊进行机械通气;对气管插管有抵抗者,给予丙泊芬后再行气管插管,同时进行解毒处理后转运患者。结果 2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患者无一例死亡。结论气管插管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院前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