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补肾健脾以治根本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 ,不外乎正气不足、邪自外侵、经络阻滞等因素。其病机实质为本虚标实。这类痹证之成因与一般痹证不同 ,它不仅局限于风寒湿之外因 ,而且还兼有肾阳虚、气血亏虚、瘀滞等诸多内因。明代医家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指出 :痹证病因多端 ,均属“标”证 ,惟有肾虚 ,才是其“本”也。类风湿的病位在肾 ,而骨又为肾所主。又因类风湿久病不愈 ,久病多虚 ,久必及肾 ,以脾肾最为重要。因此 ,治疗上应补肾健脾 ,这是治本病之根本。补肾应分补肾阴、补肾阳。关节痛烦、筋脉拘急牵引、动则加剧、低热盗汗、日轻夜重…  相似文献   

2.
邓铁涛教授对多发性硬化的辨治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邱仕君 《新中医》2000,32(8):9-10
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邓铁涛教授行医 6 0余载 ,临床经验丰富。笔者跟随邓老临证 1 0多年 ,现将其对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ero sis ,MS)的辨治经验介绍如下。邓老认为多发性硬化多属于中医的痿证、痹证、虚损等病症范畴 ,乃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 ,或外邪所伤 ,或内伤劳倦、情志刺激 ,或疾病失治误治 ,或病后失养导致脾胃受损 ,累及他脏以致气血亏虚 ,筋脉失养 ;或痰、瘀、风邪、湿热阻滞经络所造成。本病多以正虚为本 ,邪实为标 ,正虚以气血亏虚为主 ,邪实主要以风、湿、痰、瘀为主。1 从虚论治MS病理特征为中枢神…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不安腿综合征是以两小腿深在的、以酸麻胀痛为主证的一种病征,1960年由EKBOM首次报道,国内于1978年才有介绍,临床常易误诊。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对症处理皆不满意。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代谢障碍、血管运动功能障碍、药物反应。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以下两个方面:1.1肝肾阴虚、肾阳亏虚或气血不足,肌肤筋脉失养。 1.2 瘀血内停或湿热下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肌肤筋脉失养。  相似文献   

4.
朱日 《中医研究》2005,18(8):48-49
老年骨关节病是指6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关节退化,关节软骨破坏所致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表现全身骨骼、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麻木,僵直,活动受限等,常见于颈椎病、腰椎病、鹤膝风、骨折、陈年腰腿痛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本病中医认识属于"痹症"范畴,其发病机理多为外感风寒湿邪,痹阻筋骨,或劳损外伤致气血瘀阻脉络,或气血肝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所致,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大法.  相似文献   

5.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气血瘀滞.痰湿阻络.不通则痛、气血亏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痛、脏腑亏虚等。治疗包括内服、针刺、刮痧、拔罐、推拿、综合等方法。期待未来治疗方法趋向多元化、系统化,依据病因病机以及病程演变特点,确定治疗方案,不断发展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产后风湿病可归为痹证的范畴。痹证多由外邪入侵人体、肌肉、筋脉、骨节等处,气血运行受阻引起。临床多见肌肉疼痛、麻木、重着、甚至关节肿胀、伸展不利等症。究其原因多由机体气血不足,营卫气虚,肌腠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所致。产后风湿病常发生于素体气血偏亏,又有产后失血  相似文献   

7.
汗法属中医治病八法中之一法 ,临床多用以治疗表证。痹证乃风、寒、湿邪侵袭肌肤经络 ,客阻于筋脉关节 ,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在痹证之初 ,邪气客表 ,往往多用汗法 ,使邪气随汗而解。但在久痹 ,邪气深入 ,痹着胶结多舍汗法而不用。笔者近年临床中发现 ,不论新痹久痹 ,均可应用汗法 ,但汗之之法 ,则应根据病之不同而有所不同 ,试归纳如下。1 汗可祛邪以汗法祛邪 ,宜在痹证之初 ,方如麻杏薏甘汤、九味羌活汤。此为常法 ,不多赘述。2 汗可以鼓舞气血久痹之证 ,往往气血虚弱 ,邪气久羁 ,痹着胶结 ,缠绵难愈。治宜补益气血 ,舒筋活血 ,方如独…  相似文献   

8.
褚玉霞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妇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执教40余年,造诣精深,擅长治疗各种妇科疑难杂症,尤其对产后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丹溪心法》云:“产后无令得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症,以末治之。”张子和日:“产后慎不可作诸虚不足治之。”前者主张补虚,后者主张攻邪,各有所偏,而褚师认为,治疗产后病既要重视其气血亏损、百脉空虚的特点,亦不可忽视产后病多有实证,  相似文献   

9.
肩关节周围炎中医称为“漏肩风”、“五十肩”等,颈椎病则有“项强”、“项背强几几”等描述。对此二病(简称本症,下同),传统取治多从痹证入手,笔者以为有失全面。传统理论根据本症酸痛麻木、筋骨不利、举摇不能而将其归属为痹证一门,认为主要是由于外受风寒湿邪痹阻经隧气血所致,在临床上依据风寒湿邪的偏  相似文献   

10.
路志正论治燥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燥痹,系燥邪(外燥、内燥)损伤气血津液而使阴津耗损,气血亏虚,血行失畅,瘀血痹阻,痰凝聚结,脉络不通所致的机体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之病证。路老认为,大凡燥邪致病其因有三:(1)气运太过,燥气横逆,感而受之,燥痹乃成;(2)患寒湿痹症者过用大热辛燥之品,戕伤津液,筋脉失濡;(3)素体肝肾亏虚,阴津不足,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气血运行受阻,不荣而痛。其  相似文献   

11.
正产后痹指产褥期和产后百日内所患的痹病。是产后正气虚弱之时外感风寒湿邪所致四肢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的一种病症。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称之为"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产后中风"等,现代医学称为"产后关节痛"、"肌肉风湿症"或"产后风湿病",后经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提议,将妇女产褥期及产后百日内(包括流产、小产)所患痹病,统称为"产后  相似文献   

12.
黄瑜  汪悦 《吉林中医药》2010,30(8):657-658
汪悦教授将产后关节痛的病因病机归纳为血虚受风,妇人产后气血亏虚,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证属本虚标实。治宜疏风养血,标本兼治。治疗时注意灵活运用经方,并根据妇人产后"多虚多瘀"之特点,时时顾护气血,散寒不宜过用温燥,化瘀不宜过用攻逐,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  相似文献   

13.
治疗热痹用药的体会武汉铁路中心医院(430064)刘娟痹证乃气血被病邪阻闭所致之病症。痹证的发生除感受风寒湿热诸邪之外,又与人体阳气先虚,腠理疏松,或阴虚内热,湿热内蕴有关。痹证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类痹证各有特点。笔者在临床中对热痹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名老中医王文斌诊治颈椎病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斌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 ,具有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5 0余年丰富经验。在诊治颈椎病方面 ,擅用中草药 ,自拟颈病汤疗效显著。作者师承学习 ,收益颇丰。现将王文斌老师治疗颈椎病经验总结如下。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颈椎病属于痹证范畴 ,发病的内因是人到中年以后肝肾功能由盛到衰 ,或久病伤肾 ,或强劳伤肾 ,致肝肾亏虚 ,精血不足 ,气血失于循行 ,筋脉失于润养所致。外因是有明确外伤史 ,或与职业工作姿势不正确致颈部肌肉劳损 ,使腠理空虚 ,风寒湿邪杂至督伤络阻 ,闭阻经脉 ,脉络不通 ,气血运行不畅 ,经脉瘀阻…  相似文献   

15.
产妇在生产后至产褥期中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疾病称为产后病。产后疾病的治疗用药,应根据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以中医辨证论治进行选方用药治疗,照顾气血,勿犯虚虚实实之戒。本文试从产后的生理、病理、...  相似文献   

16.
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痹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是痹阻闭而不通为气血凝涩不行之病,多由风寒湿之杂李至壅闭经络所致,或痰浊淤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发病。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通,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结节性  相似文献   

17.
梅珊珊  朱颖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4):42-43,48
介绍朱颖教授治疗产后身痛的经验。朱教授认为产后妇女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营卫失调,最易受外邪侵袭,采用自拟身痛方补养气血调和营卫、通络止痛;另一方面因情绪失调,肝气郁滞,筋脉挛急,采用逍遥四物汤疏肝行气、养血通络,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随师临床,对老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体会较深,现将我师诊治经验整理如下:尪痹证的病机与治疗法则 尪,体行不正;痹,气血闭塞不通。尪痹,指迁延病久,气血羸弱,肝肾精血受损,筋失血养、全身关节僵直变形,肌肉萎缩,不能自由行动而渐成残废的疾病。特点为病程较长,缠绵难治,痛苦大,严重者丧失劳动。 尪痹属于痹证范围,所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  相似文献   

19.
王勇 《世界中医药》2012,7(1):22-22
临床治疗产后缺乳多以《傅青主女科》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下,产后郁结乳汁不通,据虚实用药,效果明显。1气血亏损,补气生血某,女,24岁。2009年11月5日初诊。剖腹产半月,乳汁不足,身疲乏力,查: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沉涩。证属素体亏虚,又值产后气血大伤,乳汁化源不足,且初生乳络未通,乳汁不能输布,故乳汁缺少。治宜补气养血,兼以通乳络。处方:通乳丹。党参30g,生黄芪30g,当归20g,麦冬15g,通草6g,桔梗6g,七孔猪蹄2个(去瓜壳)。3剂后乳房渐起,乳汁增多,能满足婴儿吸奶。  相似文献   

20.
早在唐代《经效产宝·产后中风方论》中即有:“产后中风,身体疼痛,四肢蕤弱不遂……”的记载。广义的说:“凡是产后或产褥期发生的痹证均属“产后痹病”;狭义指:妇女在产后出现肢体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证,为“产后痹证”,或称“产后痛风”等。《医方类聚》说:“夫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者,是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役,动伤脏腑,虚损未复,为风邪所乘,风邪冷气初客于皮肤经络,则令人顽痹不仁,赢乏少气,风气入手筋脉,挟寒则挛急也。”若日久不治或误治,每可致顽证痼疾,经久不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