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在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照随机数表法,对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予以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宫颈癌根治术(35例),研究组则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35例),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对比无确切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1例(2.86%),较对照组更低;生存率为29例(82.86%),相对更高(P<0.05).结论: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予以宫颈癌根治术时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复发率,不会延长手术时间,也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宫颈癌组织中COX-2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宫颈癌I期COX-2mRNA的平均密度比为0.40±0.27,II期为0.32±0.18,III期为0.35±0.07,正常宫颈及慢性宫颈炎组偶有COX-2微量表达明显低于宫颈癌P<0.05。结论:COX-2mRNA在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中差异无显著性,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Ⅰ,Ⅱ期宫颈癌组织中HIF-1α与COX-2蛋白的共表达对预后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71例宫颈癌标本的HIF-1α和COX-2的共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标本中HIF-1α mRNA和COX-2 mRNA的表达水平。χ2检验分析不同表达组患者1、2和3年存活率的差异;采用KM生存分析法了解不同表达组患者的存活时间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了解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和COX-2共表达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低于非共表达组(P <0.05);HIF-1α和COX-2共表达组患者的存活时间低于非共表达组(P <0.05);在Ⅱ期患者中,HIF-1α的蛋白水平与COX-2 mRNA的水平正相关(rs  =0.594,P <0.05)。结论  在Ⅰ,Ⅱ期宫颈癌中,HIF-1α和COX-2共表达组预后较差;HIF-1α蛋白可能正向调控COX-2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徐春玉  米雪  于亚妮  路攀  苗劲蔚 《北京医学》2016,(11):1147-1149
目的 分析ⅠB1~ⅡA2期宫颈癌的宫旁转移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宫颈癌ⅠB1~ⅡA2期宫旁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1999-2015年经手术治疗的ⅠB1~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宫旁浸润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宫旁转移率为4.92%.多因素分析提示宫颈浸润深度(OR:3.095,95% CI:1.324~7.235,P=0.009)、淋巴结转移(OR:3.929,95% CI:1.863~8.290,P=0.000),肿瘤大小(OR:2.446,95% CI:1.167~5.129,P=0.018)是宫旁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肿块直径≤2 cm且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宫旁浸润率为0.89%.结论 宫颈癌ⅠB1~ⅡA2期宫旁转移率较低,肿块直径≤2 cm,宫颈浸润深度<1/2并且淋巴结阴性患者可考虑实施损伤较小的手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但仍待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子宫颈癌和Ⅱ,Ⅲ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观察巨块型ⅠB2期,Ⅱb择期和Ⅲ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38例,术前采用Seldinger技术子宫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化疗后施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根治性放疗。结果: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治疗ⅠB2期,Ⅱb期和Ⅲ期子宫颈癌有效率为65.78%。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可有效缩小局部肿瘤、改善宫旁情况。明显减少ⅠB2期宫颈癌患者术中出血;明显降低了Ⅱb期和部分Ⅲ期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提高了手术可切除率,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廖云志 《吉林医学》2012,33(6):1162
目的:对采用化疗与根治术联合和放疗与根治术联合的两种方法对患有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抽取66例患有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临床确诊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3例。分别采用术前介入化疗与根治术联合和放疗与根治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等放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术前介入化疗与根治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宫颈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 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9例宫颈癌患者COX-2的表达水平,并以14例慢性宫颈炎症患者和18例正常宫颈上皮为对照组;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宫颈癌细胞株SiHa和HeLa中COX-2蛋白及基因表达. 结果: ①宫颈癌患者COX-2表达阳性率为75.9%,高于慢性宫颈炎症患者和正常宫颈上皮组(P<0.01);②COX-2在不同宫颈癌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病理分级中的表达水平不同,但这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OX-2在宫颈鳞癌及腺癌中均有表达,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腺鳞癌中未见COX-2表达;④COX-2在宫颈癌细胞株SiHa和HeLa中均有阳性表达,两者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⑤在宫颈癌细胞株SiHa和HeLa中均可见到COX-2 mRNA呈阳性表达. 结论: 宫颈癌中COX-2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宫颈癌的MRI征像,并评价其诊断分期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27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MRI检查,并将MRI表现及分期结果与宫颈癌2009FIGO分期标准相比较。结果:127例宫颈癌患者中,ⅠA期8例,ⅠB期30例,ⅡA期42例,ⅡB期22例,ⅢA期11例,ⅢB期4例,ⅣA期8例,ⅣB期2例。除ⅠA期6例漏诊外,其余病灶MRI均显示清晰,总显示率达95.3%。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符合率为87.40%(111/127),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符合率为69.29%(88/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MRI诊断分期客观准确度较高,对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CT血管造影与ⅠB2~ⅢA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ⅢA期宫颈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三周行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化疗前后CT影像学特点,比较近期疗效,分析CT血管造影参数与NACT耐药性的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宫颈癌根治术及术后单纯化疗在ⅠB2~ⅡB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接受新辅助化疗+宫颈癌根治术的79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术后化疗组(47例)和术后放疗/放化疗组(32例),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新辅助化疗及术后化疗方案为BIP(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顺铂/卡铂)或TP(紫杉醇+顺铂/卡铂)。新辅助化疗疗程平均(1.1±0.3)个,术后化疗疗程平均(3.4±1.2)个。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88.6%,患者可以耐受新辅助化疗和术后化疗的毒副作用,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术后化疗组和放疗/放化疗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4.3%,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3%和8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别有5例和7例患者肿瘤复发,复发率分别为10.6%和21.8%。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宫颈癌根治术及术后单纯化疗对于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患者可耐受化疗毒副作用并获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组织中COX2、P21、MMP-9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P2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手术治疗的48例确诊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将同期因其他原因入院行子宫切除术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免疫组化法分析两组受试者宫颈组织中COX2、P21、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组织中MMP-9及COX-2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MMP-9、COX-2阳性率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观察组腺癌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宫颈组织中P21表达均为阴性,阳性率为0.0%;观察组鳞癌患者阴性率为30.6%,阳性率为69.4%,显著高于同组的腺癌患者及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宫颈病变组织中COX-2、MMP-9和P21均为高表达,且COX-2、MMP-9表达水平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21表达水平同病理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74-975
目的:探讨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对其细胞凋亡、预后等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按照术前是否给予新辅助化疗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50例与未行新辅助化疗(B组)50例,并纳入50例宫颈鳞状上皮正常者作为对照组(C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法对3组患者的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情况及凋亡指数(AI)等进行检测与比较,并比较A、B两组术后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 :A、B两组患者Bcl-2、Bax及AI均显著高于C组,Bcl-2/Bax均显著低于C组,而A组Bcl-2、Bcl-2/Bax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且A组患者的AI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1、2年的复发率及1、2年的生存率等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和术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5年11月至2010年4月手术治疗的1543例宫颈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为17~75岁,中位年龄42.0岁.近5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多为FIGO早期,≤35岁组FIGO Ⅰ A1~Ⅰ B2所占比例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早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9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03例Ⅰb2-Ⅱa2期巨块型宫颈癌,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选择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B组:经静脉化疗+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C组: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术前化疗两组患者(A组、B组)治疗后,肿瘤最大径线均显著下降,近期疗效肯定,A组及B组患者术中出血较C组少,术后病理提示术前化疗两组患者(A组、B组)淋巴结阳性率较直接手术治疗(C组)淋巴结阳性率低,3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b2-Ⅱa2期的宫颈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有较好的应答率,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改善手术质量,并能有效地减少病理危险因素,但并未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早期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08年至2010年我院接收的68例宫颈癌患者来进行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跟踪随访患者3~5年后发现:原位癌及Ⅰa期患者3年生存率96.2%,Ⅰb~Ⅱa期患者3年生存率84.6%,Ⅱb期以上患者3年生存率31.3%。原位癌及Ⅰa期患者5年生存率92.3%,Ⅰb~Ⅱa期患者5年生存率69.2%,Ⅱb期以上患者3年生存率12.5%。结论:宫颈癌患者接受早期治疗能够对其治疗效果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越早其生存几率就越高,因此临床中应该让患者接受早期治疗,减少死亡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I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7年4月我院初治经病理确诊的45例ⅠB2~ⅡB期局部晚期的宫颈癌,采用BIP方案全身化疗1~2个疗程观察近期疗效。结果:BIP新辅助化疗后使病灶不同程度的缩小,降低了临床分期,提高了手术切除率,改善了症状,临床有效率达83.15%,手术切除率达93.3%。结论:BIP方案全身静脉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局部晚期的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是显著的,静脉化疗简便,安全,经济,无需特殊设备,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在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2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拟手术治 疗的76 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阴道二维超声联合SMI 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 标准,分析2 种检查方法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及敏感性。结果 76 例宫颈癌患者中,Ⅰ A 期3 例,Ⅰ B 期 57 例,Ⅱ期16 例。二维超声联合SMI 诊断宫颈癌分期总的准确率为77.6%(59/76),MRI 为73.7%(56/7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维超声联合SMI 诊断Ⅰ B1、Ⅰ B2 期的准确率均高于MRI(P <0.05)。肿瘤 直径<2 cm、2 ~ <4 cm 时,二维超声联合SMI 诊断敏感性为87.5% 和93.8%,优于MRI 的84.0% 和87.5%。 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SMI 在早期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上具有价格低廉、可反复操作、无创等优势,可为宫颈 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6):598-601
目的:探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MRI对宫颈癌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宫颈癌患者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影像学特征。以病理分期为标准,对肿瘤治疗前MRI分期与临床妇科体检分期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在MRI图像上测得肿块容积,并分析其与病理分期级别高低之间的差别。结果:宫颈癌MRI平扫显示为宫颈区异常信号,动态增强早期及延迟期易与周围正常组织区分。42例患者中MRI分期为原位癌5例,ⅠA期8例,ⅠB期9例,ⅡA期17例,ⅡB期3例;临床体检分期为原位癌14例,ⅠA期7例,ⅠB期6例,ⅡA期12例,ⅡB期3例。以病理分期为标准,MRI分期准确率为76.19%(32/42),临床妇科体检分期的准确率为30.95%(13/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P<0.01)。在MRI图像上测得病灶肿块平均容积为8.49 cm~3。其中ⅠA期肿块容积平均为1.24 cm~3(n=9),ⅠB期为4.33 cm~3(n=11),ⅡA期为12.28cm~3(n=11),ⅡB期为20.04 cm~3(n=6),肿块大小在病理分期级别高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7,P<0.01)。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对病灶范围清晰显示有帮助,可提高宫颈癌治疗前分期的准确率。测量肿块容积大小对肿瘤术前分期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敏  彭宣荣  朱彦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18-1620
目的 探讨和评价HuR和COX-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101例原发性宫颈癌组织中HuR及COX-2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 法分析二者表达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1例宫颈癌组织中Hu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50%(48/101),Hu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癌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R蛋白阴性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均高于HuR蛋白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宫颈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9.40%(60/101),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不同癌灶大小的宫颈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阴性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COX-2蛋白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R蛋白的表达与COX-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3,P=0.000).结论 宫颈癌手术预后与HuR蛋白、COX-2蛋白阳性有关,HuR蛋白和COX-2蛋白可作为宫颈癌患者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ⅠB~ⅡA期宫颈癌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4年7月间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98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至2008年12月。结果:随访期内,共20例患者死亡,均死于宫颈癌复发,占20.4%(20/98),2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占2.04%(2/98)。98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5.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宫旁浸润、脉管浸润、淋巴转移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分级、宫旁浸润、淋巴转移、术后放疗因素对宫颈癌的预后有影响(P〈0.05)。结论:年龄、病理分级、宫旁浸润、淋巴转移、术后辅助放疗是影响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宫旁浸润、淋巴转移等因素,实施个体化综合性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