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痹方外敷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每次20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热痹方患处外敷,每日1次。2组均治疗5 d。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5天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2组VAS评分均有改善(P<0.01或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第5天,2组VAS评分均继续改善(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虽较对照组数值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CR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数值虽较对照组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痹方外敷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效快、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方外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片、塞来昔布胶囊、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通络方外敷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关节肿胀度、关节压痛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完成30例,对照组完成32例。治疗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胀度、关节压痛度、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通络方外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局部关节肿痛症状。  相似文献   

3.
双柏膏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柏膏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等剂量的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局部外敷双柏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止痛时间为(4.1±1.2) h,住院时间为(5.2±1.1) d,对照组分别为(8.4±2.3) d、(9.4±2.0) d,两组对应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双柏膏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能更快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美洛昔康联合三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基础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对照组予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三黄散外敷疼痛关节.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美洛昔康片的用量.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美洛昔康片用量为(52.30±6.92)mg,少于对照组的(88.50±8.81)m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美洛昔康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三黄散外敷可明显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美洛昔康片的用量,且简单方便,易于普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院内制剂栀黄止痛散外敷。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尿酸(B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BUA、ESR、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依托考昔对于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8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联合组,各44例。地塞米松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联合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WOMAC指数、Lequesne评分、VAS评分、疼痛因子、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WOMAC评分、Lequesne评分、VAS评分、疼痛因子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联合组骨代谢指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塞来昔布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能够减轻膝关节疼痛,调节骨代谢,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清热通痹膏辅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华珍  章君 《护理学杂志》2006,21(15):38-38
目的探讨清热通痹膏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52例,两组均采用扶他林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通痹膏局部外敷.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痹膏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腰椎手术患者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的镇痛效果。方法:34例腰椎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塞来昔布组19例,在手术前8h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当天口服200mg,手术后第1~5d,口服200mg/次,每日2次;对照组15例,不服用塞来昔布,两组在手术后均不限制使用静脉止痛泵、肌注或口服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凝血指标的变化以及呕吐情况。结果:塞来昔布组在术后第1天、第2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当天、术后第3天~第5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天内,塞来昔布组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出现呕吐的次数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患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术后呕吐反应;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凤姣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91-392
目的:总结金生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30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外敷金生膏并进行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生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四黄膏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 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 例。对照组患者在饮食调护的基础上口服依托考昔和非布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四黄膏外敷治疗,均连续治疗5 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肤温)以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第2、3、4 天,观察组关节疼痛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4、5 天,观察组关节肿胀及关节肤温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关节局部药物过敏反应。结论:加味四黄膏外敷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晨僵积分、关节休息痛积分、关节压痛积分以及关节肿胀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KOA,总有效率高,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前与术后早期联合应用普瑞巴林和塞来昔布预防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1—2019-12完成的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术前2 h口服普瑞巴林150 mg+塞来昔布400 mg,术后2 d内口服2次普瑞巴林(每次75 mg),术后每天口服2次塞来昔布(每次200 mg)直至出院。对照组60例,术前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术后每天口服2次塞来昔布(每次200 mg)直至出院。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 h静息时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8 h疼痛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48 h活动时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累计用量、曲马多缓释片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72 h膝关节主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前与术后早期口服普瑞巴林和塞来昔布联合预防性镇痛能有效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症状和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同时有助于患者更早恢复膝关节正常活动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围手术期使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60例因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需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被随机分为围手术期塞来昔布镇痛组(试验组)和术后塞来昔布镇痛组(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从术前3 d开始口服塞来昔布,每天400 mg,持续至术后第5天;对照组从术后2 h开始口服塞来昔布,每天400 mg,持续至术后第5天.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手术,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术毕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48 h.试验观测指标包括:术后止痛药用量、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功能康复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结果 试验组术后48 h平均自控镇痛泵用量为(43±12)ml,低于对照组(53±12)ml(P<0.05).试验组术后4、8、12 h,1、2 d时膝关节疼痛评分为6.1±1.2、5.0±1.3、4.3±1.1、3.4±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4、5 d时膝关节疼痛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术后盐酸哌替啶用量,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90.所需的时间,试验组为(6.2±1.7)d,较对照组(8.6±1.8)d明显缩短(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具有超前镇痛作用,较单纯术后使用可明显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止痛药用量,加快关节功能康复,从而增加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腰椎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38例行MED患者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试验组在术前3 d即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每日2次),术后禁食6 h后继续使用(术后当天首剂400 mg,随后1~5 d每次200 mg,每日2次);对照组不服用塞来昔布。两组术后均不限制使用镇痛泵、肌注或口服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阿片类药物用量等。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2、3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术后第4、5天,两组VAS评分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d内试验组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MED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患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联合督脉灸、揿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口服联合督脉灸(每次30 min,每日1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揿针(每次6 h,每日1次)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个体化护理联合三黄膏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67人,个体化护理联合三黄膏者(n=18)为联合组;个体化护理而未使用三黄膏者(n=16)未个体组;常规护理并使用三黄膏者(n=20)为三黄组;常规护理未使用三黄膏者(n=13)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疼痛缓解和住院时间、患者出院时满意度,出院后6个月内每月定期电话随访。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者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者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及出院时的VAS评分,入院时的心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三黄组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小于个体组和对照组(F=31.507,P<0.05),但三黄组住院时间更长。联合组和个体组出院时心理评分低于其他两组(F=4.817,P<0.05)。联合组和个体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F=23.978,P<0.05)。出院后6个月内痛风性关节炎复发率:联合组16.7%(3/18),个体组18.8%(3/16),显著低于三黄组50%(10/10),对照组53.8%(7/13)(χ2=8.589,P<0.05),住院期间出现8例皮肤过敏,联合组1例,三黄组7例。 结论个体化护理联合三黄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临床效果,个体化护理是避免痛风关节炎复发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疼痛程度及疼痛敏感度的影响,比较塞来昔布对健侧与患侧下肢疼痛敏感度的影响,探究塞来昔布用药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与疼痛敏感度的变化之间有无相关性,探讨塞来昔布能否通过影响患者术前疼痛状态而发挥预防性镇痛作用。[方法]以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患者为评估对象,排除股骨颈骨折、术前2周曾服用过镇痛类药物、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影响下肢感觉疾病的患者,并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后筛选患者40例,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维生素C组,各20例。塞来昔布组患者入院后第24 d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维生素C组患者入院后第24 d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维生素C组患者入院后第24 d口服维生素C(200 mg,2次/d),分别于入院当晚(服药前天晚上)及服药后第3 d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患肢静息及活动时的疼痛程度,并用痛阈测量仪测量患者双侧下肢痛阈及耐痛阈值。测量过程遵循随机双盲对照原则。[结果]塞来昔布组患者服用塞来昔布3 d后患肢静息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的变化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及患侧下肢痛阈值较服药前有所提高(P<0.05),服药前后患侧痛阈的变化较健侧更加明显(P<0.05),健侧及患侧下肢耐痛阈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塞来昔布组患者用药前后患侧痛阈变化差值与静息VAS评分变化差值(rs=-0.529,P=0.016)、运动VAS评分变化差值(r=-0.463,P=0.040)呈负相关关系,耐痛阈变化差值与静息及运动VAS评分变化差值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C组患者服药前后的VAS评分、痛阈及耐痛阈较用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有效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前痛阈,对患侧下肢痛阈的影响较健侧更为明显,但对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及耐痛阈无明显影响。塞来昔布用药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与疼痛敏感度的变化之间存在负相关。塞来昔布可能通过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前痛阈而发挥预防性镇痛作用。今后的课题可进一步使病种单一化,扩大样本量,将研究范围扩展至整个围术期,更直接地研究术前敏感度的变化与术后疼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塞来昔布预防性镇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塞来昔布是否可以减少使用唑来磷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6例,年龄61~86岁。依据输注唑来磷酸前是否预防应用塞来昔布及布洛芬分为空白对照组、布洛芬组、塞来昔布组。观察输注唑来磷酸过程中及输液后3 d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1)塞来昔布组发热比例最少,塞来昔布组7例(14%)、布洛芬组8例(25%)、空白对照组13例(38.2%)。(2)中热(38.1-39℃)、高热(39℃)的塞来昔布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低热(37.3-38℃)的塞来昔布组比例略高于其他两组。各组在不同发热程度的比例分别为:塞来昔布组:低热4例(8%)、中热2例(4%)、高热1例(2%);布洛芬组:低热3例(6.3%)、中热3例(9.4%)、高热3例(9.4%);空白对照组:低热2例(5.9%)、中热5例(14.7%)、高热6例(17.6%)。三组发热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肌肉痛、骨骼关节疼痛、流感样症状、消化道症状、头晕、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塞来昔布组最低。除心悸、皮疹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塞来昔布可以减少唑来磷酸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黄散外敷治疗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贴敷治疗,治疗组予三黄散外敷治疗。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C反应蛋白和患者对疗效的整体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NRS评分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中药三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清热通痹膏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52例,两组均采用扶他林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通痹膏局部外敷。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清热通痹膏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