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 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 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STAT5和c-myc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大肠癌组织STAT5和c-myc蛋白的表达,同时选取16例大肠腺瘤组织作对照。结果STAT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4/56,60.7%)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织(3/16,18.8%),P<0.01。STAT5表达与肿瘤Dukes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c-my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5/56,62.5%)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织(4/16,25.0%),P<0.01。c-myc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P>0.05)。STAT5和c-myc在大肠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359,P<0.01)。结论STAT5和c-myc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TAT5检测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大肠癌中c-myc表达可能受STAT5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大肠癌组织及距癌灶3 cm以外的癌旁组织,10 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CyclinD1、CDK4、和p16进行检测.结果 Cye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分别为36/70(51.4%)和28/70(40.0%),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反比,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其CyclinD1和CDK4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0.0%,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阳性率分别为44.0%和3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在大肠癌中为低表达33/70(47.1%),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16的表达分别为57.1%和71.4%,CyclinD1与CDK4呈正相关关系(P《0.05).CyelinD1与p16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yclinD1、CDK4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yclinD1的过度表达和p16的低表达在大肠癌发生中起协同作用;大肠癌的发生机制涉及CyclinD1、CDK4和p16调节环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大肠癌组织及距癌灶3 cm以外的癌旁组织、10 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CyclinDl、CDK4、p16和Pb进行检测.结果 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分别为36/70(51.4%)和28/70(40.0%),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反比,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其CyclinD1和CDK4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0.0%,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阳性率分别为44.0%和3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在大肠癌中为低表达33/70(47.1%),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16的表达分别为57.1%和71.4%,Rb在大肠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5.7%、78.6%和85.7%.CyclinD1与CDK4呈正相关关系(P<0.05).CyclinD1与p16、p16与Rb是负相关关系(P<0.05、P<0.05).结论 CyclinD1、CDK4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16的表达可能受Rb蛋白的负调控;CyclinD1的过度表达和p16的低表达在大肠癌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3BP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60例经手术切除癌组织后的大肠癌病人分别选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应用Westernblot方法分别测定G3BP和VEGFR-3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G3BP表达的阳性率为70.0%,癌旁组织中未检出G3BP表达;G3BP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性相关。大肠癌组织VEGFR-3阳性表达率为58.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VEGFR-3的阳性表达率18.2%(P<0.05);VEGFR-3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Dukes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相关性。G3BP和VEGFR-3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大肠癌中G3BP和VEGFR-3存在明显的高表达,与患者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G3BP和VEGFR-3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CyclinD1基因扩增和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差异聚合酶链反应(D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70例大肠癌、距癌灶3cm以外的癌旁组织及距癌灶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CyclinD1基因扩增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70例大肠癌中CyclinD1基因扩增占31.4%(22/70),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占51.4%(36/70),二者成正相关(P<0.01,r=0.473),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CyclinD1基因扩增及其蛋白表达分别为2.9%(2/70)、4.3%(3/70)和0.0%(0/70)、0.0%(0/70).与大肠癌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yclinD1基因扩增及其蛋白表达在大肠癌中不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有无转移及Dukes不同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大肠癌中CyclinD1基因扩增及其蛋白表达虽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完全一致,说明还存在着其它导致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的机理,CyclinD1基因扩增及其蛋白过度表达在大肠癌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定大肠癌恶性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肿瘤微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其中41例癌旁正常黏膜)大肠癌组织中c-met、VEGF表达以及MVD参数。[结果]c-met、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和53.6%;在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2.2%和14.6%(P〈0.001)。c-met、VEGF的阳性标本MVD值与其阴性标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年龄、性别无关(P〉0.05)。c-met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c-met表达与VEGF表达趋于一致。[结论]c-met、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c-met与VEGF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物(TIMP-2)表达与大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30例大肠腺瘤、60例大肠癌组织MMP-2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2的表达率在大肠腺瘤中为26.7%(8/30),显著低于大肠癌中的86.7%(52/60)(P<0.05);其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本组大肠癌Dukes B期比例较高,其总体TIMP-2表达在腺瘤和本组大肠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IMP-2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隔脏器转移及生存期均有关(P值均<0.05).结论 MMP-2和TIMP-2的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TS-1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在肺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距肿瘤3 cm以上的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ETS-1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TS-1与N-cadherin、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2/110)、56%(62/110)、34%(37/110),明显高于正常癌旁肺组织的6%(3/50)、8%(4/50)、2%(1/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41%(45/110),明显低于正常癌旁肺组织中的84%(42/50)。ETS-1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E-cadherin的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N-cadherin和Vimentin的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TS-1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ETS-1与N-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TS-1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和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其检测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以及survivin与caspase-3和p21WAF1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5例正常结直肠粘膜和62例结直肠腺癌标本中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的蛋白表达。结果 结直肠腺癌与正常结直肠粘膜比较,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的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均显著相关(P〈0.05)。survivin蛋白与Dukes分期相关(P〈0.05);但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与Dukes分期无关(P〉0.05)。p21WAF1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survivin蛋白分别与caspase-3、p21WAF1蛋白表达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进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p21WAF1基因与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显著相关,此结论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The serum levels of CA 19-9 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were determined in 37 patients with benign colorectal diseases and in 111 patients with newly discovered colorectal carcinomas or clinically verified relapses. In cancer patients, the CA 19-9 level ranged from normal (0-37 U ml-1) to 77,500 U ml-1 whereas all samples but one from patients with benign colorectal diseases had a normal value. CA 19-9 was increased in 46% and 45% of patients with an advanced (Dukes C or D) carcinoma or a verified recidive, respectively. Only one out of 26 patients (4%) with a localized (Dukes A or B) carcinoma displayed an elevated CA 19-9 level (greater than 37 U ml-1). No clear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CA 19-9 and CEA level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A 19-9 test (36%) was poorer than that of the CEA assay (69%), but the new test was markedly more specific (97% vs 70%) than the CEA assay.  相似文献   

13.
bag-1 、bcl-2 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bag-1、bcl-2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35例大肠腺瘤和82例大肠癌中bag-1、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ag-1蛋白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0%、81%。bcl-2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80%、65%。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bag一1、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bag-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bcl-2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癌肿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bag-1、bcl-2蛋白高表达对大肠癌的发生均起重要作用,而bag-1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浸润转移潜能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细胞周期素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瑾  罗和生 《肿瘤》2002,22(4):297-300
目的 探讨端粒酶、细胞周期素D1(CD1)与大肠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4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 ,同时取距癌灶 5cm以外的癌旁组织及 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CD1mRNA及端粒酶的表达。结果  1.2 4例大肠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 87.5 % ;癌旁组织阳性率 4 .2 %。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均与癌组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端粒酶活性在癌灶直径 >3cm的病例中明显高于癌灶直径≤ 3cm者 (P <0 .0 5 ) ;浸润深度达浆膜层者明显高于浸润至肌层者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Dukes分期高 (C、D期 )的明显高于分期较低 (A、B期 )者。 2 .CD1mRNA的表达在大肠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有明显差异。CD1mRNA的表达在浸润至浆膜层组明显高于浸润至肌层组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晚期病变 (DukesB C D期 )组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早期病变 (DukesA期 )组 (P <0 .0 5 )。 3.端粒酶阳性病例的CD1mRNA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病例。端粒酶活性与CD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1.端粒酶活化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并与大肠癌的进展、侵袭及转移有关。 2 .CD1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3.CD1过度表达可致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蛋白及mRNA水平确定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结肠镜下活检标本,分为正常大肠粘膜组、大肠腺瘤组及大肠癌组,免疫组化及RT PCR方法检测各组PPARγ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肠粘膜中表达PPARγ蛋白的细胞主要是接近肠腔,分化良好的腺上皮细胞;而在大肠腺瘤中,PPARγ阳性的细胞呈弥漫分布。PPARγ蛋白及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显著增加,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粘膜(P<0.05)。PPARγ蛋白及mRNA在正常大肠粘膜及腺瘤中的表达无差异(P>0.05)。PPARγ mRNA在重度异型增生腺瘤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P<0.05),接近于在大肠癌中的表达(P>0.05)。结论 大肠腺瘤最先发生PPARγ表达部位的变化,PPARγ在重度异型增生的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表明PPARγ可能在早期即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于秀文  冯美燕  王静芬 《肿瘤防治研究》2004,31(4):217-219,F003
 目的 探讨粘蛋白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及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6 0例大肠腺癌和 2 0例大肠腺瘤进行粘蛋白MUC1、MUC2检测。结果  2 0例大肠腺瘤及 6 0例大肠腺癌中 ,粘蛋白MU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4 6 .7% ;粘蛋白MU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0 %、5 8.3%。大肠腺癌中粘蛋白MUC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生存期呈正相关。MUC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 ,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生存期均呈负相关。结论 MUC1的上调表达或MUC2的下调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 ,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和旁癌组织中的COX-2及Her2/neu的表达情况,探究COX-2及Her2/neu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各指标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200例,收集各研究对象的结直肠癌病理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各一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及Her2/neu蛋白质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中Her2/neu表达情况:蛋白质表达阳性占86.0%,明显高于对照组Her/neu阳性表达(24.0%)(P<0.05).结直肠癌中Her2/neu表达与Dukes分期和肝转移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9.0%,而癌旁正常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32.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与肿瘤肝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与Her2/neu表达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蛋白质的表达,结肠癌COX-2及Her2/neu蛋白质的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COX-2及Her2/neu蛋白质的表达与肝转移和Dukes有关,而且它们之间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