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0):68-68
日美两国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能够人工生成大量胰脏β细胞的新技术,据称利用该技术有望设计出人工胰脏植入糖尿病患者体内,摆脱每天注射胰岛素之苦。胰脏的β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值。胰脏β细胞遭破坏或者功能减弱的糖尿病患者不得不每天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据日本《朝日新闻》26日报道,研究小组通过老鼠实验发现,没有植入G细胞的糖尿病实验鼠在实验开始10周后死亡,而植入了β细胞的实验鼠则存活了30周以上。0细胞对分泌胰岛素、控制病情至关重要。科研小组成员日本冈山大学田中纪章教授介绍说,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他们正在开发一种人工胰脏,  相似文献   

2.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5,26(1):45-45
2004年4月和7月在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医院两次接受胰岛细胞移植的一名女性Ⅰ型糖尿病患者被宣布完全康复。该名女性患者34岁,14岁时被诊断患有Ⅰ型糖尿病,20年来患者每日必须注射4次胰岛素。该医院2(K)4年4月从一名心脏停止跳动的男性胰脏中分离出35万个胰岛细胞,移植到该女性患者体内后患者开始分泌胰岛素。  相似文献   

3.
日美两国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能够人工生成大量胰脏β细胞的新技术,据称利用该技术有望设计出人工胰脏植入糖尿病患者体内,摆脱每天注射胰岛素之苦。胰脏的β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值。胰脏β细胞遭破坏或者功能减弱的糖尿病患者不得不每天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据日本《朝日新闻》26日报道,研究小组通过老鼠实验发现,没有植入β细胞的糖尿病实验鼠在实验开始10周后死亡,而植入了β细胞的实验鼠则存活了30周以上。β细胞对分泌胰岛素、控制病情至  相似文献   

4.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6,13(4):F0002-F0002,F0003
我院于今年12同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我院自主创新,采用胰岛细胞移植新方法成功治愈糖尿病危重患者,在治疗糖尿病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微创医学》2011,(3):229
意大利比萨的一家医院借助机器人成功实施了一例胰脏移植手术,该手术所运用的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该医院的报告说,手术对象是一名患者糖尿病的43岁女性。经过1个多月的术后观察,院方确认这名患者的身体已经接受新器官,因此宣布手术获得成功。来自意大利比萨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医生博吉介绍说,他的团队通过操控"达芬奇SHDI"机器人的机械臂,在病人身上设置了  相似文献   

6.
胰岛细胞移植包括从供体器官内提取Langerhans细胞的复杂的纯化过程。患有1型糖尿病的病人移植后,血中葡萄糖显示刚好控制在接近完美的水平上,远比注射胰岛素更有效。严格控制血糖有望避免发生糖尿病的长期并发症。移植细胞是在放射成像的指引下经皮通过门静脉被注入肝脏的,因此可避免大的移植手术,90%以上的病人可在移植当日回家。胰岛细胞移植能提供与全胰腺移植同样的益处,但手术的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酶解法制备的壳寡糖对原代培养的胰岛细胞和胰岛口细胞系NIT-1的促增殖及胰岛素分泌作用,探讨在体内壳寡糖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餐后2h血糖的作用。方法通过壳聚糖酶降解壳聚糖制备得到水溶性、低分子量的壳寡糖,在细胞水平上,通过形态学观察、MTT比色法、放射免疫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于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和胰岛G细胞系NIT-1细胞的增殖及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体内实验,通过一般状态观察、餐后2h血糖、尿糖、糖耐量测定研究了壳寡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降低餐后2h血糖和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结果壳寡糖对于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和胰岛G细胞体外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以显著促进原代培养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不同剂量的壳寡糖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减轻、多饮、多食等症状,降低餐后2h血糖值和尿糖,改善葡萄糖耐量。结论壳寡糖有多种不同的生物等功能,尤其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很复杂。目前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胰岛β细胞去分化。多项研究证实,胰岛β细胞在高血糖状态下能够去分化为类似祖细胞的状态,而不是凋亡。本文综述了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胰岛β细胞去分化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胰岛β细胞去分化的证据及去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和调节因子,这些发现有望阻止β细胞去分化或者促进去分化后的β细胞再分化,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链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导致大鼠糖尿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STZ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监测大鼠血糖、尿糖的变化;对胰腺组织切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注射后48h血糖值达到成模标准,并逐渐出现糖尿病表现。胰岛形态学检查见病程1、3、6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胰岛萎缩数量减少、β细胞丢失、核固缩。6月者尚见胰腺间质纤维细胞增生。结论 链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的机制是损伤胰岛β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46个家庭171例糖尿病患者的183例未发糖尿病的同胞进行胰岛细胞抗体,胰岛β细胞功能和糖代谢的检测。以观察糖尿病特别是LADA患者的家族聚集性和胰岛细胞抗体在LADA发病中的预测性。方法对家族同胞中有2例或2例以上先证糖尿病患者检测其及其他同胞的胰岛细胞抗体(GADA、ICA、IA-2A和IAA)。胰岛细胞功能(空腹,标准餐负荷后2小时血糖和C肽)以及BMI,腰/臀比。观察:①家族集聚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②未发病同胞中胰岛细胞阳性率,胰岛细胞功能,3年中家族同胞中新发糖尿病的概率。结果①家族集聚性糖尿病患者同胞中胰岛细胞抗体较一般人群相比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FG、IGT异常者多,与一般人群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进展为LADA的比例高,与一般人群发病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BMI,腰/臀比低于一般2型糖尿病患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DA具有家族聚集性,LADA患者的家族同胞中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高于一般人群,IFG、IGT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11.
医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至少超过50%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衰竭。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迫使仅存不多的胰岛细胞加倍分泌,这反过来又加速了胰岛的进一步损毁。35岁以后,每5年,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的衰损率就上升10.5%。  相似文献   

12.
医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至少超过50%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衰竭。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迫使仅存不多的胰岛细胞加倍分泌,这反过来又加速了胰岛的进一步损毁。35岁以后,每5年,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的衰损率就上升10.5%。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两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随访3个月并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具有快速稳定降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般资料:见表。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在生理功能方面均出现一系列变化,并且对胰岛素不敏感,继发胰岛细胞增生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而胰岛β细胞本身有老化的改变,单个细胞的功能障碍,功能下降,胰岛素的合成和(或)分泌减少,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或细胞内胰岛素作用异常,外周组织葡萄糖利用减少,机体组成成分改变,胰岛p细胞长期过度负荷,功能失代偿,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4)和研究组(n=74)。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糖[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血糖值(2 h 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细胞相关指标[胰岛B细胞功能水平(HOMA-B)、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水平、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FBG、2h PG、FINS、HOMA-I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B以及血清GLU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TG、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降低胰岛抵抗指数,提高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血脂代谢情况,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蔡皓伟  李春月  杜君  李静  杨永歆  李忠 《安徽医学》2021,42(10):1180-1182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据相关研究[1]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 .4%.2017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2]指出,预计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至6.09亿.目前我国人群糖尿病发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1型糖尿病及其它类型糖尿病少见,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胰岛素调控能力下降伴随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往的观点[3]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下降是胰岛细胞的过早凋亡,而研究发现胰岛β细胞凋亡的增加并不能完全解释胰岛功能衰退,功能性胰岛β细胞数量的下调是其主要原因.在各种代谢环境下β细胞发生去分化改变,分化成了具有多项分化潜能的内分泌祖细胞.影响细胞去分化有多个环节因素,其最重要的是转录因子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对β细胞的去分化产生影响.干预去分化或转分化将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向,然而β细胞分化为其它细胞的途径机制涉及多种因子和信号转导通路,系统性认识转导信号通路有助于了解胰岛细胞功能的本质,本文将从细胞去分化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和相关信号因子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肾联合胰岛细胞的移植给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如何使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肾移植术后既能保证移植肾功能稳定,又能减少免疫抑制剂对糖代谢所带来的进一步损伤,从而有效控制血糖甚至逆转自身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仍是全球医疗学术难题之一。研究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为各种类型细胞的能力(包括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及免疫调节能力。如果将三者联合移植,则可能是解决这些难题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贺璟  蔡丙严  王平平 《医学综述》2022,(6):1069-1073
微RNA(miRNA/miR)-7家族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miRNA,在胰脏中高表达且特异性表达于胰岛.其能够通过靶标基因和下游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胰岛β细胞分化生长、增殖、胞吐作用以及胰岛素分泌.miR-7表达异常会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向胰岛β细胞转染miR-7具有应用于干细胞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价值.此外,血清m...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技术,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提供大量高质量的胰岛细胞.方法 使用LiberaseHI复合胶原酶和改良的Recordi自动胰岛细胞分离技术分离胰岛,采用COBE2991细胞淘洗仪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胰岛细胞,用DTZ和AO-PI染色显微镜下评价胰岛细胞的数量、纯度和活性.结果 该组研究共分离30例胰腺的胰岛,获得胰岛细胞数量平均为(316626±191972)IEQ,平均每克胰腺收获胰岛细胞3389 IEQ,收获的胰岛纯度平均为(74.70±7.84)%,活度平均为(94.10±2.19)%,胰岛细胞刺激指数平均为(3.68±0.58).在此基础上,成功实施7人12次的成人胰岛细胞移植.结论 成功建立了改良的Recordi自动胰岛分离技术,获得大量高纯度有活性的胰岛细胞,为开展胰岛细胞临床移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新型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观察成人胰岛细胞移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PFC与UW液双层冷藏胰腺,Liberase酶消化,COBE2991型专用胰岛细胞分离机分离及连续密度梯度纯化,获取高纯度与高活性的胰岛细胞。采用外科方法,将短期培养的胰岛细胞经门静脉移植到肝脏内。术后监测血糖与胰岛素用量、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肝肾功能,并与术前比较。结果42个胰腺成功分离胰岛细胞,平均数量28.5万IEQ、纯度95.7%、活率93.2%、刺激指数2.43,病原学结果均阴性。11例1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成人胰岛细胞移植20次,每次移植平均胰岛数量为11200 IEQ/kg。采用无激素免疫抑制治疗。随访7个月~4年,7例完全撤除胰岛素,4例胰岛素用量较术前减少60%以上。术后血糖稳定维持在正常水平,C肽均超过0.5nmol/L,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正常,肝肾功能稳定维持正常,无胰岛移植并发症。结论新型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可靠,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好,手术简捷,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