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于2012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均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2年,观察治疗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前鼻内镜检查计分为(7.8±2.2)分,术后3、6个月分别为(3.8±1.6)分、(1.6±0.8)分,术后鼻内镜检查计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2年,1例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复发,复发率为2.1%,患者经第2次手术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见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能显著改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且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志鹏  李佳 《河北医学》2015,(4):640-64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研究组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计分。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Lund-Kennedy计分在治疗前差别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研究组中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用于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又能彻底去除病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对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6名非侵袭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试验组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优于试验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计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临床上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葛佳博 《当代医学》2016,(17):47-48
目的:探究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通过鼻内镜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Lund Kenedy评分情况、手术效果和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5.77±1.14)分、(4.23±1.05)分,治疗前后Lund Kenedy评分分别为(4.37±2.04)分、(1.48±1.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治愈率为97.62%,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脑脊液鼻漏和鼻泪管阻塞性并发症,其腔内同时没有观察到浓状的分泌物、真菌团块。此外,患者鼻塞、浓涕和头痛等临床均全部消除。结论鼻内镜手术,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同时可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原因及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方式与术后疗效.方法 对5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a.治愈55例(98.2%),显效1例(1.8%).结论 鼻腔、鼻窦真菌感染主要因素可能是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存在异常和病变,阻碍了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式,术中正确处理钩突、中鼻甲、鼻中隔,术前、术后综合性治疗,定期随访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疗效。结果:20例患者全部治愈或好转,无二次手术。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明显,创伤小,术后定期鼻内镜清理及鼻腔冲洗可减少术后复发,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腔冲洗治疗在鼻窦手术结合术内镜治疗后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方法对44例确诊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结果 42例患者术后2~4个月手术鼻腔上皮化,2例半年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鼻内窦镜手术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术后结合鼻腔冲洗可以改善局部感染灶血运及炎症反应,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观察组,均行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另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鼻内镜评分,对比两组鼻纤毛传输速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鼻内镜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纤毛传输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汤素琴  王耀洪 《中外医疗》2010,30(17):35-36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结合术后鼻腔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结合鼻腔冲洗3个月,术后随访1年,分析其疗效。结果 31例患者术后3~6个月术腔上皮化,1例半年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1年后复查鼻内镜及鼻窦CT未见复发。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结合鼻腔冲洗促进愈合,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跟踪观察.3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定期的鼻内镜检查.结果 随访1~2年,治愈29例,复发1例,最终均痊愈.结论 鼻内窥镜下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定期检查换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为  刘静  彭会友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5):714-71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在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表现、CT的表现及诊断价值;以及真菌性鼻窦炎与鼻腔、鼻窦解剖异常和局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35例。结果鼻内窥镜术治愈为85.7%。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微创手术,CT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重要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矫正鼻腔的解剖异常及消除局部病变对术后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秀英  刘万忠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50-125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充分开放鼻窦,彻底清除鼻窦病变组织,术后定期冲洗术腔并行鼻内镜检查。结果 34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6年,2例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93例治愈,2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肯定,术后随访鼻窦冲洗也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3例行鼻内镜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对VAS及Lund-Kennedy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疗效。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鼻内镜术后6、12个月,头面部胀痛感、鼻塞、鼻分泌物和鼻后滴漏等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d-Kennedy评分在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13.61±2.26)分、(6.32±2.29)分和(4.57±2.79)分,各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伴息肉、多鼻窦发病、鼻窦手术后复发、有无变应性鼻炎病史、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及鼻内镜术后是否坚持综合治疗均会对慢性鼻-鼻窦炎手术疗效产生影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响其术后疗效的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15例,采用高分辨率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应用功能性鼻内镜微创手术进行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清除病灶,改善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结果]15例患者手术后均治愈。[结论]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避免抗真菌药对肝肾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9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天其  田蓉  刘鹤 《四川医学》2010,31(8):1083-1084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及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炎9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 96例患者经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显示,鼻腔均有不同程度解剖异常和病变特征,术后病理学检查均发现真菌丝,随访6个月-2年,治愈85例(88.54%),显效9例(9.38%),无效2例(2.08%)。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与鼻腔解剖异常及病变有关系,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真菌性鼻-鼻窦炎62例,CT诊断后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后联合抗生素及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窦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至2年,所有患者均痊愈,无复发,且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联合抗生素及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在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表现、CT的表现及诊断价值;以及真菌性鼻窦炎与鼻腔、鼻窦解剖异常和局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35例。结果鼻内窥镜术治愈为85.7%。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微创手术,CT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重要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矫正鼻腔的解剖异常及消除局部病变对术后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子鼻咽喉镜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对南充市中心医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4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术后采用电子鼻咽喉镜进行换药并随访6-12月。结果:4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复查见所有患者鼻窦自然口均无闭锁或粘连,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应用电子鼻咽喉镜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进行换药,操作简单,无盲区,换药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09年5月耳鼻咽喉科收治的3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均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36例患者鼻窦内菌块病理检查结果均为曲霉菌感染,术后定期行鼻内镜检查.随访6个月~2年,36例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