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的应用模式及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早期综合发展门诊为研究基础。选择从出生-1岁愿意接受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的儿童作为实验组,另将在社区儿童门诊常规接受4:2:l保健服务至1岁的儿童设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在l岁时测量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含量和发育商。结果实验组儿童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个人社交方面的发育商以及体格营养发育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模式对婴儿的智能发育有明显地促进作用,可以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阮世晓  刘晓  张文华 《现代医院》2012,12(4):154-156
探索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减少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和智能落后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本院出生的早产儿随机抽取200例,并且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足月儿100例作为足月组。干预组儿童生后定期进行一系列早期干预措施至2岁。三组儿童均于1岁、2岁时进行体格和智能发育检测。体格检测包括体重、身高和头围的测量,智能发育检测指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手册(CDCC)进行智能和运动测试得出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干预组1岁时身高优于对照组,2岁时身高、体重和头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与足月组无显著差异;干预组1岁、2岁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且与足月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可促进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头围、智力和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区90例早期发育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将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实施前的45例儿童列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保健护理,将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实施后的45例儿童列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以及发育商。结果:经不同模式护理1年后,研究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以及发育商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儿童的早期生长中有显著的促进其身体素质、机能发育的效果,因此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分析早期综合发展对儿童保健中的影响。方法把200例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正常的系统儿童保健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鲍秀兰《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为蓝本,制定早期综合发展方案,并予以实施。采用对照研究法,比较两组患儿1岁时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及智能发育状况。结果实验组的体重、身长及血红蛋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社交行为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综合发展能明显提高婴幼儿的智能发展,可在儿童保健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儿童保健工作开展过程中运用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接受保健儿童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儿童以常规性的保健措施,给予观察组儿童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的干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儿童的保健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儿童在智能发育的评分上明显高于照组,其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中能够进行早期综合发展的指导,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智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促进婴幼儿发育中正确儿童保健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接受儿童保健的幼儿成立观察组,选择同期未接受儿童保健的幼儿成立对照组,对两组幼儿出生18个月后的体重、身高、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四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幼儿体重、身高、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更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腹泻、肺炎、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正确儿童保健能够推动婴幼儿的心理成长、智力成长、早期体格成长,值得进行广泛推广[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宁波市第七医院出生的2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观察组婴幼儿实施儿童保健干预,对照组婴幼儿没有接受严格的儿童保健。比较分析两组儿童出生18个月后的一般身体情况(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疾病状况(感冒、腹泻和贫血)及智力发育状况(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行为和适应性)。结果:观察组婴幼儿的身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3 7,P=0.001 0);观察组婴幼儿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 8,P=0.027 6);观察组与对照组婴幼儿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4 2,P=0.214 9)。两组婴幼儿感冒、腹泻和贫血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发病率为56.00%,对照组为8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2 7,P=0.000 1)。观察组的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行为及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有好处,可加快儿童体格发育,减少发病几率,并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教育及保健服务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的正常足月产健康新生儿240名按照出生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名。给予对照组儿童定期健康检查与一般保健服务,给予观察组儿童早期综合教育、开展家长教学、进行膳食指导、喂养指导等综合保健服务,对两组儿童6、12、24个月龄的体格发育情况及12月龄智力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儿童6、12、24个月龄时体重、身长及头围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0~24个月体重、身长与头围正常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龄时智力发育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进行早期综合教育及保健服务,能够对儿童体格与智力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儿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低出生体重儿学龄期体格发育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6~12岁低出生体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和营养状况,并探讨低出生体重对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学龄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出生队列结合巢氏病例对照方法,铜陵市某医院于2006年6月对1994年6月~2000年6月间建立的出生队列随访了101例出生体重低于2 500 g的单胎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察组,按照1∶1匹配在同队列中选择对照。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家庭环境状况,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评价其6~12岁生长发育状况。【结果】直至学龄期足月小样儿的身高、体重和坐高均落后于同龄儿童,且中度和轻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较早产低体重组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体重和胸围的发育也较同龄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童低。【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长潜能;加强孕期营养和保健,开展针对低出生体重儿生命早期干预,对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生儿接受常规儿童保健干预、儿童发育监测和筛查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天津市永久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儿童保健干预,研究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发育监测和筛查服务,观察比较两组儿童的发育情况、家长对儿保工作的护理满意率以及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 研究组儿童身高、体重、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 0,P<0.05)。研究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 1,P<0.05)。结论 儿童发育监测和筛查是儿童保健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对儿童的发育可以有更加科学的了解,并积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同时家长对儿童保健的了解程度也明显提升,有利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探讨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为日后提高儿童保健率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参与我院组织的社区儿童保健活动的儿童312例,根据儿童是否规律积极地参与活动,分为对照组(不规律参加儿童保健活动)儿童156例,观察组(规律参加儿童保健活动)儿童156例,对比和分析两组儿童的健康情况等。结果:1岁时对照组患儿体重9.45±1.04kg,身高73.91±2.34cm,血红蛋白检查≥110g/L共122例;观察组患儿体重10.51±1.12kg,身高76.56±2.61cm,血红蛋白检查≥110g/L共138例,且均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对儿童的生长发于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追踪观察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 【方法】 实验组38例,以参加亲子俱乐部为主要形式接受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1年;对照组41例,仅接受常规系统保健。收集两组婴儿6个月至4岁期间的身高、体重、Hb和心理发展测定结果。 【结果】 实验组儿童心理、智力发育的各项指标历次测定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4岁时实验组的发育商为105±12,智力指数为106±6。身高、体重、Hb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综合发展服务对儿童心理智力发展的良性影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探讨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为日后提高儿童保健率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参与我院组织的社区儿童保健活动的儿童312例,根据儿童是否规律积极地参与活动,分为对照组(不规律参加儿童保健活动)儿童156例,观察组(规律参加儿童保健活动)儿童156例,对比和分析两组儿童的健康情况等。结果:1岁时对照组患儿体重9.45±1.04kg,身高73.91±2.34cm,血红蛋白检查≥110g/L共122例;观察组患儿体重10.51±1.12kg,身高76.56±2.61cm,血红蛋白检查≥110g/L共138例,且均P <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对儿童的生长发于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对儿童体格与智力、运动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该院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的50例足月产健康新生儿。所有婴儿均为母乳喂养。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儿童接受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保健服务,并定期来院接受健康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时间段体格发育以及智力、运动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在6个月、12个月龄时身长、体重及头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678、7.402、6.198;6.904、8.925、8.752,均P0.05);且观察组儿童在6个月、12个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113、22.184;8.918、6.241,均P0.05)。结论在促进儿童体格、智力及运动发育中,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时0~2岁婴幼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以便制定本地区早期教育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方法 选择2005年8~10月在长春市妇产科医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共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小儿均按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要求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及保健指导,同时对实验组小儿进行定期脑潜能开发训练指导.于出生后1岁、1岁半、2岁时分别对两组小儿进行体格和智能发育检查.结果 两组小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体重和身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小儿的智能发育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小儿1岁、1岁半、2岁时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f分别为7.84、8.52、8.76,均P<0.01).结论 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提高发育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30例儿童,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应用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结果两组儿童在机体生长发育方面互比,观察组体重、身高的发育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儿童在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3.08%低于对照组13.85%(P 0.05)。结论针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时开展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应用价值高,即可保证儿童机体发育,健康生长,还可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发展对婴儿早期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72名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早期综合发展组(早发组)和常规组。早发组接受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常规组仅接受常规的4∶2∶1保健体检。两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测量体重、身长、头围和发育商。【结果】早发组儿童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社交行为五个方面的得分均较常规组儿童高,发育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t=4.057,P<0.001),两组儿童在体格发育上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综合发展对婴儿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规范管理、早期干预对极低及超低体重儿智能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40例极低体重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干预组,50例在儿保门诊常规体检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用CeseII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检查。结果 1岁时干预组的平均发育商和大运动、语言、个人-社交、适应行为4个能区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精细运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儿童保健过程中采用早期综合发展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经过父母同意后,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院的80例儿童进行观察,作为观察组,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并对早期综合发展技术进行应用,选取80例没有应用早期综合发展技术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评估两组儿童的发育商。结果经过早期综合发展技术的应用,观察组儿童发育商跟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儿童保健过程中采用早期综合发展技术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低出生体重儿童0~3岁体格生长状况,并掌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不同的生长轨迹。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管理的387名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并在同社区选取同性别同年龄段的38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0~3岁期间的体重、身长/身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0~3岁期间,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增长,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均赶超足月小样儿,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两组间的体重和身长/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整体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长速均超过足月小样儿和足月正常儿童。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存在追赶性生长;早产低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呈现不同的生长轨迹,早产低体重儿可能具有更大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