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绣锦  李芝静 《河北医药》2009,31(22):3132-3134
银杏叶是银杏科银杏属银杏的干燥叶,其成分复杂,主要为黄酮类、萜类内酯化合物(银杏内酯、白果内酯)及多糖类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提取物(EGB)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银杏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下就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叶(又名白果树叶、公孙树叶、鸭脚树叶、蒲扇及飞蛾叶等)为银杏科植物银杏树GinkgobitobaL的干燥叶[1]。银杏叶与银杏果实(又名白果),作为药用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祖国医学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哮喘、遗尿、白带多等症。从本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内外开始对银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了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近10多年来取得迅速进展,并开发研制了多种银杏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其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作一综述。1化学成分银杏叶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和银杏内酯,…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GBE)、4个萜类成分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8,自引:0,他引:118  
银杏为银杏科植物 (GinkogobilobaL .) ,6 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银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证实它们对心脑血管及多种疾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其中尤以银杏叶的研究最为大量。银杏叶成分复杂 ,主要为黄酮类、萜类内酯化合物、多糖类等。银杏叶提取物 (EGb及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 76 1)中萜类内酯化合物 (银杏内酯ginkgolides ,白果内酯bilobalide ,以下分别简称内酯及BB)因为是血小板激活因子 (plateletactivingfactor,PAF)的特异性受体拮抗剂 ,一直…  相似文献   

5.
银杏萜内酯包括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是银杏提取物或银杏叶中主要的药效成分。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 -质谱 (HPLC ESI MS)法对银杏叶中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进行分析。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ODS3,流动相为甲醇 -水 (36 :6 4) ,流速 1mL·min- 1 ;质谱为ZMDMicromass电喷雾质谱仪。得到了样品HPLC总离子流和选择离子 (m z 32 5 ,40 7,42 3,439)流图 ,及相应色谱峰的ESI MS质谱图 ,鉴别出银杏叶中白果内酯及银杏内酯A、B、C、J。本方法快捷 ,简便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叶系裸子植物门银杏科植物银杏(Gmkgo biloba L又名白果、公孙树)的叶子。近代医药科学研究表明,银杏黄酮苷(flavonids),银杏内酯(ginkgolide)和白果内酯(bilobalide)是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它们具有捕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等功能。其对老年性痴呆、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本文对银杏活性成份的提取工艺及制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等主要药效成分,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银杏叶制剂的黄酮苷元含量,以了解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一尘 《上海医药》2006,27(8):354-359
从银杏叶中提取的药用有效成分已经基本明确,主要是黄酮昔和包括银杏内醋和白果内醋在内的特有的菇烯,简称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 Extract,GbE)。法、德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GbE制成药品,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我国各地也相继进行了银杏叶的开发工作。本文将G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落叶乔木,别名白果树、公孙树、鸭掌树,是1.5亿年前冰川时期在地球上的孑遗植物之一,素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我国是银杏的发源地,银杏资源居世界首位。银杏的种子药用名白果,作为敛肺定喘、缩小便、止带浊的中药在我国应用已有很久历史。银杏叶在我国宋朝就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等主要药效成分,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银杏叶制剂的黄酮苷元含量,以了解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等主要药效成分,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银杏叶制剂的黄酮苷元含量,以了解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又名白果树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树的干燥叶。《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味甘苦而涩,入肺、肾经。它有定喘、止咳、止带浊、缩小便等作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提取  相似文献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中银杏萜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萜内酯(ginkgo terpene lactones)为银杏(Ginkgo biloba L.)叶和银杏叶提取物中主要的药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倍受关注。银杏萜内酯为其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其含量测定是非常重要的。银杏萜内酯包括倍半萜白果内酯(bilobalide,BB)和二萜的银杏内酯(ginkgolides)。银杏内酯包括银杏内酯A(ginkgolide A,GA)、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  相似文献   

14.
银杏作为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本草纲目》等医书中早有记载,主用于心、脑、肺疾病。近几年,银杏叶制剂方兴未艾,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银杏叶经化学分析含有黄酮(包括黄酮单糖式、双糖式、三糖式等)、双黄酮类似物、原花色素、萜类(包括银杏萜类内酯A、B、C、J,白果内酯)、甾体、有机酸(包括乙酸、莽草酸、6-羟  相似文献   

15.
4种工艺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的实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GinksgobilobaL.又名公孙树,白果)系裸子植物门银杏科植物。银杏叶可药用,祖国医学认为具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等功效。近年来研究表明:银杏叶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es),它们具有捕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等功能。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增强记忆功能、治疗老年痴呆症和防治皮肤病、脱发等多种疾病,同时还可用于研制营养口服液、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本文以4种不同工艺对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测定的实验比较,以期…  相似文献   

16.
银杏 (GinkgobilobaL)是古代孑遗植物 ,我国是其主要起源地和产区。祖国医学认为银杏具有补气养心、敛肺平喘等功效。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 ,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尤其是银杏叶的开发和药理及临床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银杏叶中最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内酯。已发现黄酮类化合物 30余种 ,其中包括黄酮苷元类、黄酮苷类、双黄酮类以及桂皮酰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与银杏叶的心脑血管活性、自由基清除性能有关[1 ] 。萜类内脂包括银杏内酯A、B、C、M、J(分别称为BN52 0 2 0、BN52 0 2 1、BN52 0 2 2、BN52 0 2 3和BN52 0 2 4 )与白果内脂。银杏内酯具有强烈的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阻断药活性[2 ] 。除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内酯外 ,银杏叶中尚含有脂类化合物和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可由某一活性成分产生 ,也可能为多种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3 ] 。1 调节血管活性 ,增加血流量动物及人体实验均证实 ,银杏叶制剂具有较强的血管活性[3 ] 。Peter等发现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能使豚鼠离体的冠状动脉扩张 ,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的有效化学成分,探讨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鉴用。方法银杏叶利用高效液色谱法,分别精密吸收对照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m 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含量测定,分别计算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含量,对银杏叶进行鉴用。结果经高效液色谱法进行化学分析,分别测定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其结构可分为3类:单黄酮类,双黄酮类和儿茶素等。儿茶素主要有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儿茶素,萜类酯类主要有银杏内酯A、B、C、M、J和白果内酯等。银杏叶可以鉴别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结论通过高效液色谱法可对银杏叶中含有效治疗作用的成分含量进行化学分析测定。银杏叶可鉴别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银杏外种皮中酚酸性成分的抗真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近年来对银杏和银杏叶以食品和药品进行了深层次开发,其风起云涌、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低酚酸银杏叶保健茶中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柱温为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银杏叶保健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叶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进样量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线性关系较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485~9.701μg、0.460~9.204μg、0.501~11.899μg、0.935~18.703μg;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叶内酯C和白果内酯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5%(RSD为2.79%)、98.29%(RSD为2.90%)、98.22%(RSD为2.53%)、101.32%(RSD为1.8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适合于银杏叶茶总内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正>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其种子白果作为药用在我国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自6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银杏叶的化学成份、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