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BG)、血脂代谢指标及中医证侯积分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观察测定。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法不仅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侯积分值,还可显著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结论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法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35例2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空腔血糖值(FBG)、血脂代谢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观察测定,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有效率达82.86%,不仅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还可显著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结论: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法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防止糖尿病性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组和常规降糖西药对照组,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PAI-1、全血比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可有效地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体内的血栓前状态,对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疗程为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糖、血清胰岛素、NO、ET的水平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SI、Homa-IR、Homa-B和E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0.05),且治疗后2组FMEDD明显增加,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具有改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MA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12月。纳入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结果,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共1497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Meta分析显示:益气养阴活血法为主的中药复方加用生活方式干预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糖调节受损恢复正常率较高,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影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因纳入文章研究设计质量不高,故不能有力证明益气养阴活血法组优于对照组,只能说明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益气养阴活血法可能优于对照组。有3个研究报道了不良事件,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糖尿病前期的治疗益气养阴活血法可能优于对照组,但尚需设计严格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人数急剧上升,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大量实践发现,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为最常见的证型。该文将该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标准、常用方药、组方、降糖机制研究进行归纳,从而比较出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与特色,为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延缓并发症进展提供依据。该文通过查阅文献,找出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在各证型中所占的比例;归纳指南、共识,得出其中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查阅文献,找出近代以来各医家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辨证思路、常用方药,并归纳出益气养阴法的常用药物,以及在益气养阴法的指导思路下方剂的降糖机制。经过大量学者研究后发现,益气养阴法的常用药物有黄芪、山药、生地黄、天花粉、麦冬、葛根、丹参、茯苓等。在益气养阴思路指导下的方药,其降糖作用机制可能是:①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P细胞功能;②影响信号通路中的基因表达;③提高GLP-1浓度;4.减少糖异生。该文认为,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证型,在明确诊断后,通过益气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 以中药汤荆内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8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化验及特殊检查的变化,以确定疗效。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96.25%,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神经肌电图检查有改变。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起到一定作用,其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法自拟方药合达美康治疗,对照组单用达美康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1.4%,对照组为67.9%,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结论: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法拟方合达美康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复方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内皮素转换酶(ECE)、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探讨丹蛭降糖胶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具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中药丹蛭降糖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内皮素转换酶(ECE)、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 NOS、ECE、Hcy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有效保护T2DM血管内皮功能,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 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 0例糖尿病肾病 (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使用诺和龙或诺和灵、拜糖平良好控制血糖 ,ACEI或联合CCB良好控制血压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方口服 ,同时联合前列地尔 10 μg加入生理盐水 10 0ml中静脉滴注 ,两组疗程均为 1个月 ,治疗 1个疗程后观察 2 4h尿蛋白排泄量、尿三蛋白定量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 90 % ,对照组 5 5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治疗组在减少 2 4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的排泄率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前列地尔是治疗 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加服中药自拟方益气养阴活血汤剂,早晚各1次,配合胰岛素和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予胰岛素配合厄贝沙坦治疗;均治疗8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5.6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对UAER、尿蛋白定量、Ccr等改善均显著(P0.05、0.01),但均以治疗组改善为更优(P0.05);在FBG、BUN、Scr方面,2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益气养阴活血汤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应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次200ml,30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对照组33例应用维脑路通片,1次0.2g,日3次,连服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2.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了中医中药通过健脾补肾疏肝、益气养阴、祛痰活血、化浊解毒的中医治法,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及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既可以有效降糖调脂,又可以明显改善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从临床及实验研究两方面,就近10年中医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 2组各给予糖适平(格列喹酮)90~180mg,/d,或达美康(格列齐特)160~320mg/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合用益气养阴活血汤。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求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的方法。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并符合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于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吸益气养阴活血汤,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UAER,尿蛋白定量改善均显著(P<0.05或0.01),均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NO、EDD功能改善无显著意义,治疗组改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对早期DN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煎剂口服,30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斑块消退率、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斑块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斑块面积等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前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均较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麻、凉、痛的临床症状,明显增加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多予降糖及对症治疗,本文探讨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符合中医辨证的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组、益气活血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0例,3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A加服由人参、玉竹、川芎组成的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复方颗粒药物;对照组B加服由人参、川芎组成的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复方颗粒药物;对照组C仅为常规西药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并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状态(BI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治疗组在减少CSS评分及增加BI指数分值方面显著优于益气活血对照组及单用西药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益气养阴活血组对积分的改善优于益气活血对照组(P<0.05或0.01);在血糖水平方面3,组均能明显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P<0.05),但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恢复期具有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对中医证候积分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者为治疗组,共43例,用益气养阴清热法治疗者为对照组,共34例。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1370,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