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属中医“吐酸”“梅核气”“胃痛”“胸痛”“呕吐”等范畴,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和反胃等症状且反复发作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储浩然教授从事临床及基础研究3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他认为GERD的发病之本为脾胃虚弱,痰湿中阻为其重要病理因素,胆胃不和为其临床常见证型。脾胃虚弱则脾升胃降功能失常,尤以胃失和降为主;脾升胃降功能失常,中焦失衡,则水液代谢失常,痰湿聚集,阻碍中气,则脾陷胃逆;脾胃虚则土壅木郁,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胆汁随胃气上逆而致胸骨后烧灼不适感、吐酸、嗳气诸症。故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上以和胃降逆,化痰理气为原则,以健脾胃复运纳、调中焦祛痰湿、和土木理气机为法。作者通过整理研究储浩然教授大量的原始医案,总结储浩然教授运用加味温胆汤治疗GERD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则为佐证,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胃气"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素问@平人气象论>中,从脉象特征反映而提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元胃气曰逆,逆者死."<内经>其他篇章也有述及胃气者达20余处.  相似文献   

3.
吴兴海 《华西医学》2009,(5):1253-1254
从中医理论基础出发,论述“胃气”在儿科辩证施治中的作用,“胃气”是指胃的生理功能,指脾胃的消化、升降运动,指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进食发噎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本元不足,胃气虚弱,食管等器官的功能衰退,气虚(组织间的精微物质及功能活动的减退)日久导致组织间的津液停聚,血流不畅,阻碍气机,胃气失于和降。我在临床上采用补气养血,降逆和胃、化痰行气的方法,一方面调养气血,增强胃及食道的功能活动以治其本,另一方面行气化痰散结滞,使食道通畅以治其标。经治20余例,大多数服药5—10剂后,进食发噎好转,且随着胃气的增  相似文献   

5.
第10讲小儿呕吐朱锦善330006江西中医学院呕吐是由于胃气上逆而致胃内容物经口吐出的一种症状,可发生在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小儿呕吐作为病证,即是以呕吐为主症,多发于婴幼儿,凡乳食内伤、感受外邪以及其他疾病影响到胃的功能,而致胃气上逆者,均可致病。古人...  相似文献   

6.
戴廷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6):384-384,F0003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宜降,以和为顺。本证常见病因为寒邪犯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导致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而引起疼痛。其病因病机包括:(1)寒邪犯胃:素体虚寒或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使寒邪内客于胃,塞凝气滞,升降不利,致胃气不和而疼痛。(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无度,冷热不忌,均可损伤脾胃,令其食满不化,气机不畅而疼痛。如过食辛辣炙、酒醴之品,至中焦积热,耗伤胃阴,胃失濡养而发生疼痛。(3)肝气犯胃:肝为剐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忧思郁怒皆能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而致胃痛。若气滞日久,必至瘀血内结,胃络受阻,“不通则痛”。若气郁化火,耗伤胃阴,使胃络失养,而致胃痛。(4)脾胃虚弱:素体脾胃不足,中阳不振,寒自内生;或久病伤及脾胃,致使胃阴不足,胃失濡养,胃气不和,均可引起胃痛。引起胃痛的病因虽然不同,但总的皆因胃气失于和降,“不通则痛”。其不通的原因有寒、热、食滞、血瘀等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孙志教授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导师跟诊及研究临床案例,将孙志教授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思路、临床选穴规律及具体操作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消渴病痹症”范畴,孙志教授根据30余年临床经验概括其病机为“胃强脾弱、营卫不和、脉络痹阻”,认为治疗本病应标本兼顾。泻胃补脾针法以通腑泄热、健脾益气,调节脾胃升降的功能;配合毫火针“温通”之力,以激发体内阳气,驱除阴寒,调和营卫,并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结论:孙志教授运用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独到,疗效显著,具有指导意义,其治疗思路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顽固性哮喘"以致气胸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刊2006年第5期及中国康网相继刊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以自己切身的误诊经历撰写的“胃食管反流病不容忽视”一文及“关注胃食管反流病”专题后,引起众多媒体关注,CCTV“走进科学”和“健康之路”节目、《健康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先后给予报道,众多患者登录中国康网咨询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在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证忠镐院士带领工作人员应用新型的Strettac超声射频治疗,为70余位长期误诊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解除了痛苦,并有大量病人预约诊治。新近,汪老给本刊投来一份典型的误诊病例报告,病人患“顽固性哮喘”20年,以致引起气胸,汪老根据亲身误诊经历全面分析病情,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立即纠误挽治,收效显著。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知水平,有关汪院士及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的工作动态,本刊将继续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伤寒论》记载中,吴茱萸汤适应证有三见:一为阳明“食谷欲呕”,由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所致;二为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由中阳虚衰、阴寒犯胃,又阴寒内盛、阳气不能敷布,而致手足逆冷;三为厥阴“干呕,吐涎沫,头痛”,由肝寒夹浊阴之气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胃之清涎冷沫随上逆之气而吐出,又有阴寒随经上逆扰于清阳所致。这三条临床表现虽不尽同,但阴寒内盛、胃气不降、  相似文献   

10.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付茂松 《华西医学》2005,20(2):380-380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asis syndrome,PCS)是术后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以前曾称为“胃无张力症”、“胃滞留”、“胃潴留”等。也有人按照英文字面意思而译成“胃轻瘫”。由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在程度上与腹部手术后引起的胃瘫有很大的不同,故现仍用“胃瘫”这一名词,比较简单,也能反映术后胃瘫程度较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胃"一点癌"3例报道及国内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一点癌”诊断与治疗。方法 内镜下对3例胃黏膜潮红色病灶、粗糙灰白、浅溃疡灶处活检,采用蒋氏“一点癌的诊断标准”诊断胃“一点癌”,并总结分析国内胃“一点癌”报道情况。结果 一点癌的好发部位以胃窦最多。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食欲不振及饱胀不适。一点癌的基本病变以浅表溃疡和糜烂为主。一点癌预后良好,仅见3例发生转移。对其治疗应以根治性胃切除为首选。结论 对于“一点癌”诊断应十分慎重,应严格按照蒋氏“一点癌的诊断标准”准确取材,结合病理诊断及手术标本系统而连续大量切片,是诊断一点癌的重要手段。手术治疗目前仍是胃“一点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内镜治疗适合那些拒绝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12.
胃病,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症,常伴有暖气、反酸、呕吐等症,为青壮年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是饮食失调、情志不畅、素体阴虚和复感外寒等因素使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而致.病位在胃,但常关系到肝脾,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均可导致,但一般以饮冷受寒而诱发.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施护,效果满意,为此总结体会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保胃气、存津液”的学术思想在胃脘痛辨证施护中的应用王爱荣,赵法荣,马晓丽“胃气”,即脾胃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1]“胃气”直接关系着人体正气的强弱,决定着疾病的转归。人体的水谷精微之气有赖于“胃气”的作用而化生。水谷精微之气对机体起...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下传于小肠,主通降,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治疗胃病当循中医学之整体观及辨证论治法则。笔者从事临床时发现,治疗胃病,除了辨证治疗外,不能忽略以下因素,现提出供同道参考:1 糜粥的调养 病从口人,脾胃首当其冲,饮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胃腑。先辈治病,非常重视保胃气:早在《内经》中就有“人以水谷为本”之说:东垣《脾胃论》中论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双“S”吻合法和佐藤法消化道重建在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 2 0 0 1年 11月~2 0 0 2年 10月 11例胃癌病人行全胃切除双“S”吻合法和佐藤法消化道重建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 3例行双“S”吻合法消化道重建 ,8例行佐藤法消化道重建。结果 :全组病人无死亡 ,无吻合口漏发生。 7例术后 3个月随访 ,无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症发生 ,5例上消化道钡餐显示代胃之空肠直径扩大 ,排空时间 6 0~ 90min ,站立位未见钡剂返流。结论 :双“S”法和佐藤法消化道重建具有代胃的功能 ,手术操作不复杂 ,并发症较少 ,是全胃切除术中值得选择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6.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头重眩晕、心中烦闷,恶闻食气或食入即呕此称为“恶阻”,这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疾患,严重的可使孕妇迅速消瘦或诱发其他疾病。产生恶阻的原因,主要是胃气下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常见有3型,即胃虚、肝热、痰滞证型。本院近年来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孕妇顺利渡过恶用期而正常分娩。现对12例恶阻病人,通过分型辩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12人中有胃虚恶阻4人,肝热恶阻3人,痰滞恶阻5人,现介绍如下。1胃虚恶阻胃气素虚,受孕之初,月经停闭,血海不泻,冲脉之气容易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反…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是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的一部分,包括食管运动障碍、食管下括约肌关闭功能低下和胃排空延迟等,致胃酸反流和胆酸反流引起食管粘膜损伤.本病属中医学"吐酸"、"嘈杂"、"胃痛"等范畴.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使脾胃受损,肝胃不和,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致运化失常.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主要是虚实夹杂,以脾胃虚损为主,气滞湿热蕴阻为标.现将35例患者辨证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胸腹"二切口"治疗食管中下段癌95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胸腹“二切口”胃代食管、右胸顶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上腹部正中加右胸后外侧“二切口”术式(Lewis切口),经右胸、胃代食管、右胸顶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治疗食管中下段癌,观察术后反流、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切缘阳性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食管反流3.16%(3/95),术后胸胃胃潴留1.05%(1/95),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及切缘阳性发生。结论胸腹“二切口”术式,具有反流率低、胸腹腔相关淋巴结清扫彻底、直视下操作方便等优点,能减少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的发生率,不切开膈肌,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是目前中下段食管癌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正>吾师储浩然教授系安徽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马骏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30年,擅治脾胃病、单纯型肥胖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现将储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治脾胃以健脾运胃为基储老师认为,全身精、气、血、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消化食物,转输精微。若脾失健运,导致胃纳不振,而胃气失和,也会导致脾运失常,可出现纳少脘痞、腹胀泄泻等  相似文献   

20.
近贤张山雷先生以博古通今,见识广邃,经验宏丰而望重医林,并形成别具一格的张氏医派。笔者拜读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张山雷专辑》(以下简称《专辑》)深感张氏运用温运柔顺法治疗胃脘痛,见解独特,颇值得效法。现就此试作探析以启迪后学。 1.主以“通”、“补”,肝脾胃并调: 治疗胃脘痛,张氏力主通补并用,肝脾胃并调。补以温运健脾,滋柔肝为主,通以疏肝理气,通降胃气为主。缘脾主升清,胃主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