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毒中草药及使用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芬 《中草药》1997,28(2):123-123
中草药发掘至今已多达8000余种,其中文献记载有毒中草药500余种。有毒中草药有其毒性的一面,又有治疗作用的一面,用之不当,即会发生毒副作用;而正确使用,往往会产生速效、高效,并治疗很多危难重症。有些药物的毒性成分与有效成分并存,能通过炮制加工、配伍使其毒性降低;而有些药物的毒性成分即为有效成分,可因剂量适当而安全使用。《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收载中药材,植物油脂等522种,注明有毒的药材为69种,其中大毒10种,有毒38种,小毒21种。就其使用禁忌而言,可分为使用对象禁忌,患者症候禁忌和使用方法禁忌3种。现归纳…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炮制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先瑜 《中成药》1999,21(6):297-298
吴茱萸首载《本经》,为常用的温里散寒药,因其性燥热有毒,历史上炮制方法较多,粗略统计有30余种。本文就其炮制的历史沿革过程及其对质量的影响作概要探讨,供研究使用时参考。1吴茱萸炮制的历史沿革吴茱萸有记载的最早炮制方法是汉《伤寒论》中的“洗,汤洗七遍”...  相似文献   

3.
浅谈有毒中药的减毒与正确使用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007)欧阳荣主题词中草药/毒性中草药/禁忌症中药中有毒品种为数不少,《中国药典》1990版收载常用有毒中药即有60多种。这些药物如使用不当,可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正确使用有毒...  相似文献   

4.
在中草药的王国里,甘草是本草国里的“国老”。在我国现有的5000多种中药里,临床使用的约有500余种,而使用最多的首推甘草。不论是内、外、妇、儿各科的大夫,无一不使用甘草。据统计,甘草的使用率在79%以上,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其入药的历史都很悠久,从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甘草始载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古书《尔雅》一书。  相似文献   

5.
从有毒植物中开发新药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云森  陈子君  王峥涛 《中草药》2002,33(5):476-477
对有毒植物很难一般概略地定义为对人和其他动物等产生有害作用的植物。一般不将能产生毒素的细菌和藻类考虑在内 ,在实际应用中常指有毒陆生高等植物和毒蕈 [1 ] 。有毒植物和中草药的范围是交叉的 ,我们所谈的有毒植物主要是指安全范围小及有明显中毒作用的植物 ,当然包括易引起中毒反应的中草药 ,不包括大量食入才引起中毒的植物。而从开发新药源的角度来看 ,我们强调尚未发现药用、只有中毒报道的植物及可作为药用植物的中毒成分的开发。《本草纲目》记载有 15 0余种有毒植物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我国有 5 4 8种 ;根据 1970~ 1978…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技术》2008,10(6):6-6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启动《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三版)修订工作。 据悉,现行的《全国中草药汇编》最初编纂于上世纪70年代,十年间不断进行研究实践,记载了植物药资源共计4000余种,对各种药物的名称、来源、生态、环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归经、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都有系统记述。  相似文献   

7.
<正>中草药治疗疾病,一般认为是安全的。但中草药既有防治疾病的一面,也有使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副作用、变态反应、成瘾性、毒性反应甚至死亡)的一面;或即使使用得当,对多数人来讲是安全的,但对特殊体质的人,也会发生不良反应。虽然古代医籍与当代医刊对中药不良反应早有记载与报道,但是中医界似乎对此尚未有目的的从理论上探讨、从临床上积累,为此笔者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病因、发病、病机等提出假说。  相似文献   

8.
有毒中草药有其毒性的一面,又有其治疗作用的一面。某些药物的毒性成分与其有效成分并存,可通过炮制加工,还可通过配伍使其减毒。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合理配伍可以起到减毒或(和)增效的作用。结合中医古方、经方、名方以及验方中与有毒中药相配伍应用的药物情况,开展有毒中药的配伍减毒研究,不仅对阐释有毒中药的毒性,而且对满足有毒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应用的需求,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配伍减毒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中草药毒副作用较小.但也不宜超量服用.有人粗略地统计了500多种中草药,发现超过常用量后.约有70%以上有毒副反应.据近年文献记载,能引起变态反应的中草药有八、九十种.制成针剂后更应慎用.以防不测.人参本为滋补药,但多服可引起兴奋不安.口服人参酊剂200毫升,可发生皮  相似文献   

10.
我院药局从1971年以来,坚持做到医药相结合、研究和生产相结合、生产和使用相结合,先后为临床科研和医疗生产了各种中草药制剂达70余种,其中疗效较好,受到好评且长期供应的有30余种。我们体会到坚持推陈出新对开展中草药的制剂具有重要意义。要  相似文献   

11.
毒性中药饮片的减毒与正确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增民  郭翠华 《陕西中医》2009,30(7):901-901
毒性较强的中药品种不少,常用的有60余种。因其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药效非常迅猛,使用不当即可导致中毒或死亡。因而其使用受到了限制,有些医生更是避而不用。其实不然,毒性大、副作用大,说明其效能强,运用得当会见效快收效佳,要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的作用,就必须降低毒性和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临床应用有毒中药往往加大剂量的现象进行分析。随机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的500张中药处方,对有小毒的吴茱萸、仙茅、苍耳子、全蝎、川楝子、杏仁、白蒺藜使用剂量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中草药的毒性不容忽视,对有毒和有小毒的中草药的使用更不可大意,使用剂量一定要严格控制,临床应用和调剂统一,避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因超过使用剂量而引起中毒或不良反应,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抗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抗癌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对近10年来的抗癌中草药化学研究前沿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结果:抗癌中草药有效成分多存在于有毒中药、含生物碱类中草药、药用真菌和民间验方中;目前已筛选出含抗癌有效成分的中草药有200多种;抗癌有效化学成分在植物中的含量较低。结论:加强中草药抗癌有效成分研究,必须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与国际接轨,学习使用先进科学手段与标准;确立以疗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化学为药效服务;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传统中草药中筛选抗癌有效成分,是开发新药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研究百岁老人长寿之谜,发现与他们日常的饮食有密切关系,其中不少人是靠药膳延年益寿的。药膳是选用滋补强身的中草药,辅以一定的食物,经合理烹调而成的药用膳食和饮料。古今药物学家历来重视抗衰的药物的研究,最早的《神农本草经》记载延年不老作用的药物达122种之多,其中延年药物53种,不老药物69种,占所载药物总数的33.5%。晋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又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加了10余种,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05,27(12):1443-1443
经过一年扩建工程,位于香港西贡蕉坑狮子会自然教育中心的中草药园11月5日重新开放,园内品种繁多的中草药再增添200余种。  相似文献   

16.
中药美容作为传统医学美容方法之一早有记载。如在《山海经》中就有:薰草‘佩之可能已疠’,黄‘浴之已疥’。而中草药美容作用的现代研究却是在近几年才热门起来的,人们为寻求对人体有保护、营养、治疗作用的美容产品,已将目标投向源于自然的中草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1 具有美容作用的中药 据报道[1],在170种古籍中,收载美容方剂1 000余个,涉及中药300余种。按功效分类,有理血药、理气药、祛风药、补气养血药等。中草药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营养成分和有效成分(生物活性成分)两大类[2],前者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氨基…  相似文献   

17.
妊娠禁忌药临床应用探讨余二其,姚双芹河北省邯郸市机械电子公司职工医院(056001)妊娠禁忌药,是历代医家的临床总结。自《内经》始,至《本草纲目》,记载禁忌药达170余种。妊娠禁忌药歌括,记载40余种,概括性地提出了妊娠禁忌的用药大法:禁用与慎用。然...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地区是我国土家族主要分布区。依秦岭、巴山之势,仗神农架、武陵源之奇,得天地灵气,拥万物之繁茂,亦蕴藏着“土家药”的丰富资源。1“土家族药”的资源状况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31种民族药中,土家族使用的药材达50余种,据1985年宜昌地区中草药资源普查结果,仅长阳、五峰等地分布药用动、植物种类160余科,约1200余种。贮量约10万余Kg。恩施州  相似文献   

19.
黑翅土白蚁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德钧 《中草药》2004,35(4):386-387
白蚁是一种古老的昆虫,世界上共有3000余种,国内约有460余种。白蚁主食木材和含纤维的物质,常在桥梁、堤坝、树林和房舍中筑巢,对人类危害极大。白蚁的药用价值历代医书均有记载,其主要功效是滋补强壮作用。临床用于老年体虚、久病气血两亏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蚁具有广泛的生理活  相似文献   

20.
中药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草药一向被认为具有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的特点。但近年来有关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报道日趋增多,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新加坡的“小檗碱事件”和国际上报道的“中草药肾病”及今年出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等事件使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成为医、患及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开展有毒中药、常用中药中有毒成分的基础研究和中药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用准确可靠、科学客观的数据阐述中药的毒副作用是中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