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胃肠道与大脑中枢之间有一种重要的神经调控物质叫5-羟色胺(5-HT)。5-HT在胃肠道极为丰富,人体95%的5-HT在胃肠道合成和发挥作用,5%存在于大脑中。5-HT在肠道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管蠕动、促进水电解质和黏液分泌,还可改善肠壁局部血液循环。胃肠道中如此大量的5-HT,平常绝大部分都储存在一种叫做嗜铬细胞的特殊分泌细胞中,少部分在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中。当肠道需要时,5-HT迅速从嗜铬细胞或5-羟色胺能神经中释放出来,但行使完职能的5-HT必须要靠一种叫做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蛋白运输才能再回到嗜铬细胞或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中…  相似文献   

2.
正常的肠道动力对生命至关重要。肠道动力紊乱,尤其是结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如慢性便秘等,发病率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日趋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胃肠道5-羟色胺(5-HT)(血清素)由肠神经系统和肠黏膜嗜铬细胞参与合成与分泌,参与胃肠道多种功能调控。5-HT信号通路异常参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主要围绕5-HT与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5-羟色胺(5-HT)既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又是血管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已知5-HT受体(5-HTR)至少存在7种类型,与胃肠道功能密切相关的是5-HT1、5-HT2、5-HT3、5-HT4和5-HT7受体。这些受体除存在于胃肠平滑肌外,还存在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IBS患者和对照组血清5HT、游离色氨酸(TP)和总TP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乙状结肠粘膜中2-HT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泻型血清5-HT浓度(496.27±128.22ng/ml)显著升高(P<0.05)。两种类型乙状结肠粘膜5-HT含量(187767±655.00ng/g,1899.55±817.89n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02.69±512.69ng/g)(P<0.05)。结论5-HT浓度升高可能与IBS发病有关;IBS患者5-HT含量升高与血清中总TP或游离TP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5-羟色胺与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敏 《医学综述》1995,1(2):51-53
早在1954年Page即发现5-羟色胺(5-HT)可能在高血压病中具有调节血压作用,然而在嗣后的20年中,上述观点几乎被医学界所遗忘。近年来,大量的实验与临床证据再度表明,5-HT的确在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目前关于中枢及外周5-HT系统参与了调控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学说已为众人所接受,选用5-HT拮抗剂或激动剂来处治EH已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1]。本文拟就该领域中的进展作一概述。1 5-HT的生理与药理特性。5-HT为缩血管物质之一,在哺乳类主要分布于胃肠道粘膜、血小板、神经元及松果体,少量分布于肺、肝、脾、巨细胞、胎盘、心…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多认为与胃肠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相互作用、社会心理应激等有关。5-羟色胺(5-hydroxytrptamine,5-HT)是一种参与胃肠道活动的脑肠肽,研究表明5-HT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对肠易激综合征与5-HT及其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用荧光法测定42例肺心病急性期血浆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5-HT、5-HIAA 值显著高于支气管炎发作期和对照组;肺心病缓解后,5-HT、5-HIAA 值显著下降.肺心病伴呼吸、心脏衰竭及肾功能不全者5-HT 值高于无并发症患者,5-HT 显著升高的肺心病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约在60年前(1925年)Starlin等在进行离体肾的灌流实验中发现肾的循环总不能维持在恒定的状态,血液中似乎存在着一种使肾血管收缩的物质,但倘若让灌流的血液先流经肺脏,这种物质便基本被清除了。这可能是最早向人们提示肺还具有非呼吸功能的一个实验。直至30年后(1953年)Gaddum才证实这种物质实际上是5-羟色胺(5-hydtoxytryptamin,5-HT),肺确有清除5-HT的作用。这一实验结果以后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豚鼠胰腺5—羟色胺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强  黄荫乔 《医学争鸣》1989,10(5):290-294
作者利用自制的5-羟色胺(5-HT)抗血清,成功地对豚鼠胰腺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应用PAP-GDN和PAP染色技术,观察到在豚鼠胰腺的内、外分泌部均有5-HT免疫反应细胞分布。在胰腺内分泌部(胰岛)5-HT免疫反应细胞分布均匀,形态多样,大小不等。在外分泌部,5-HT免疫反应细胞呈单个分散或聚集分布,主要位于腺上皮或导管上皮之间,或位于腺泡之间或导管旁的结缔组织之中。作者对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肠卷石蜡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硫酸镍铵加强的PAP法)对5只大鼠胃肠道的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研究表明,大鼠胃肠逍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在胃幽门部,十二指肠和结肠的密度最高,在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密度中等,在胃体部密度最低。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形状多样。有的细胞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小板内外5-羟色胺(5-HT)类物质的变化和5-HT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结果:AMI组、心绞痛组、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5-HT(ng/10~9,x±SD)分别为533.88±1.75、496.44±1.49、707.78±1.57,血浆5-羟吲哚类物质(5-Hls)分别为124.67±1.35、98.01±1.26、87.44±1.20(ng/ml),表明AMI血小板5-HT均值降低、血浆5-HIs均值升高,与正  相似文献   

12.
5-羟色胺(5-HT)抗体对5-HT能神经、5-HT免疫活性的APUD细胞的定性、定位和原位定量研究,对机体组织和血液中游离5-HT的定量分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5-HT是一种半抗原性的小分子,制备其特异性抗体难度较大,国内迄今未见有成功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试制5-HT抗体的研究, 参照Ranadive(1967)和(Steinbusch(1978)等人的方法,并加以改进,以牛血清白蛋白作为载体,通过Mannich反应,与5-HT硫酸肌酐进行化学共价交联,摸索了各种反应条件,制得5-HT-牛血清白蛋白免疫原结合物。采用多点皮下注射的方法,以此结合物免  相似文献   

13.
5-羟色胺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些胺前体摄取和脱羧细胞瘤(Apudoma)、尿毒症、肺心病心衰,肺动脉高压症、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等十余种疾病、200余例患者全血和尿中5-羟色胺(5-HT)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1)Apudoma患者全血5-HT有的非常高,有的稍高于正常范围内。其中1例术中取肿瘤部位引流血测定5-HT明显高于取肘静脉血测定值,提示从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 5-羟色胺(简称5-HT)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由于5-HT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中枢的5-HT 是在脑内合成,外周的5-HT 则主要是在肠粘膜嗜银嗜铬细胞中生成后进入循环血中。全血5-HT 水平反映血中结合型与游离型5-HT 的总量。血中5-HT 主要是结合型的,血浆中的5-HT 水平很低。人类很多生理病理过程均有5-HT 参与。我们采用[Curzon]等荧光测定法稍加改  相似文献   

15.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血小板内血管活性胺中最重要的成份,主要贮存于血小板的致密体内。血小板活化时,5-HT即随之释放,血浆中5-HT浓度增加。血小板在体外受到不同诱导  相似文献   

16.
致死剂量X线照射前给小鼠腹腔注射5-羟色胺(5-HT)可明显提高小鼠的30天存活率,其ED50(30)为11.2±2.21毫克/公斤体重。5-HT(10毫克/公斤体重)和2,2-二甲基四氢噻唑盐酸盐(DMTD)复方使用时,可显著提高对大、小鼠的防护效果。5-HT使动物的氧耗量急剧下降,而DMTD则无此作用。N-异丙基异菸肼(IIH)在照前24小时给药无任何防护作用。用IIH与5-HT复方时,防护效应反而减弱。DMTD可使受致死剂量γ射线照后第8天大鼠血和脾组织中的5-HT水平提高,并与血小板数有一定的平行关系。5-HT本身的注入对照射动物血和脾组织中5-HT水平的影响不如DMTD的注入明显。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5-羟色胺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5-羟色胺(5-HT)是人体内重要生物递质之一,具有广泛生理活性。哮喘病变主要在肺脏,而肺又是5-HT合成、贮存、代谢失活的重要场所。哮喘与5-HT关系如何至今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观察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变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是危害全球人类心理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伴随着神经递质假说和受体假说的提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功能紊乱受到人们的关注.海马5-HT系统,特别是5-HT受体的功能改变在抑郁症脑机制和抗抑郁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5-HTiA受体功能失调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5-HTiA受体通过"受体-G蛋白-环磷酸腺苷(cyclase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传导系统,或者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发生改变,影响海马突触可塑性和长时程增强(l0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产生,成为抗抑郁治疗的主要靶点.而且5-HT系统功能紊乱可能使应激初期即出现的皮质激素维持在高水平.在抑郁症患者中海马区体积选择性缩小,这种缩小与抑郁症的复发次数、持续时间及用药史有关[1],并且海马区的功能活动与抑郁症的症状有关.故本文选择海马5-HT系统作为切入点,综述海马5-HT系统与抑郁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 引言五羟色胺(5-HT)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化学物质,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为生化法所显示。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瑞典神经解剖学家Falck创立了萤光组化方法,人们开始有可能直接从脑脊髓切片上看到包括5-HT在内的生物胺类神经递质;同时,这一方法又在整个七十年代得到了很大改进,这样就初步描绘出脑内5-HT能神经元的主要位置。但是,萤光组化法在显示5-HT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此法对5-HT的敏感性相对较低,(2)5-HT所激  相似文献   

20.
黄柳向  朱楚月  旷思敏 《中医学报》2020,35(5):1034-1039
目的:观察痛泻安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 mine,5-HT)、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transporter,SERT)影响。方法:48只雌雄各半的SPF级SD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养1周后,遵循随机原则将大鼠分为正常组12只,造模组36只(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采用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建立IBS-D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阿洛司琼溶液,中药组给予痛泻安脾汤灌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5-H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脑组织中5-HT、结肠组织SERT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HT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清5-HT水平比较:与正常组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水平升高明显(P<0.05);与模型组大鼠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比较:与模型组大鼠大鼠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肠和脑组织(5-HT)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5-HT水平升高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血清5-H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肠免疫SERT结果比较:在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中SERT呈低表达状态,且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肠组织SER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痛泻安脾汤能够调节IBS-D大鼠5-HT、SERT水平,缓解腹痛、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