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孕妇患病时,对西药怀有恐惧心理,认为西药毒性大而不敢服用,但对中药(中成药)特别是非处方药(OTC)却随意选用,以为它们是天然、无毒药品、药效缓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由于某些中药(中成药)及非处方药都含有毒性成分,几乎与西药一样,往往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孕妇在怀孕初期的三个月内),极易引起胎儿畸形、早产、流产或死胎,故孕妇在服用此类药物时,则需慎用或禁用。这  相似文献   

2.
我发现自己是“大三阳”至今有10年了,偶尔右上腹有点酸,其他都正常。我在10年前吃过两个月的药,之后就没再进行治疗。请问现在西药和中药哪种治疗效果佳?因为我担心抗病毒的西药对身体有副作用。单吃中药可以控制病毒吗?要服用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以为“中药没有副作用”。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孕妇得(?)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对于用西药顾(?)重重,而认为服中药很安全,不(?)影响胎儿。 当然,西药的毒副作用不容忽(?),但在药物说明书上一般都作了(?)观的介绍,特别是近年来中外合(?)药厂推出的新产品,对药物可能(?)生的副作用介绍得更为详尽。以(?)态次枸橼酸铋(CBS)为例,虽(?)仅仅报道过1例由于过量服用3S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孕妇不合理用药对胎儿药源性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470例不合理用药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入选孕妇进行调查,分析孕妇孕期服用药物品种数、孕妇不合理用药的孕周分布情况和药品类型,并比较不同药物类型的胎儿药源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13470例孕妇中有91.00%(12258/13470)的孕妇服用3种以内的药物,其中服用1种药物的孕妇占47.11%(6345/13470),服用2种药物的孕妇占23.67%(3188/13470),服用3种药物的孕妇占20.23%(2725/13470),服用4种药物的孕妇占1.39%(187/13470),服用5种药物的孕妇占1.16%(156/13470),服用中药的孕妇占6.45%(869/13470)。孕1~12周服药孕妇占54.01%,孕13~28周服药孕妇占29.02%,孕≥29周服药孕妇占16.97%。孕妇不合理用药的药品类型主要为中药及中成药类(41.98%)、抗感染类(33.04%)和维生素类(33.00%)。孕期使用激素类、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系统类、中药及中成药类药物孕妇分娩胎儿的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分别为3.64%、2.54%、4.69%、2.76%,均高于未使用相应药物的1.90%、1.77%、1.94%、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不合理用药可增加胎儿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以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5.
郑士亮 《中国药店》2003,(8):102-102
天下父母,无论尊卑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比自己更聪明、漂亮,但现代人不经意间往往忘记了“凡药三分毒”的道理,忽视了药物对母体和胎儿的不利影响,忽视了药物对孕龄3—9周的妊娠期妇女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导致畸形胎儿(新生儿畸形)。 孕龄3—9周的妇女对许多含有毒性的中药、西药,极其敏感,主要是因为此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间,令许多孕妇不安或担心的问题大概是用药问题。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大家都知道孕期,特别是怀孕早期不可以随便服药。但是哪些能服,哪些不能服,许多人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于是有些孕妇妊娠后非常紧张,可以说是谈药色变。一些孕妇为了宝宝不受药物影响,置自己疾病而不顾,拒绝服用医生开出的任何药物,却一点也不考虑自己的疾病如果得不到控制,将会给宝宝带来更大的影响。有的孕妇在不知道妊娠的情况下服用了一些药物后,整天坐卧不安,担心宝宝会畸形。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会引起胎儿畸形,而且医生也会根据您的妊娠情况,选择对宝宝无害的药物。过分的担心和不安只能对您和宝宝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儿科药学研究的对象涉及胎儿、新生儿及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孕妇用药势必对胎儿产生效应,药物也可以分布至乳汁,对母乳喂养小儿产生影响[1]。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在每个发育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尤其是新生儿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酶系统也不够健全,药代动力学参数随着年龄变化表现出对一些药物很耐受,而对另一些药物则又十分敏感[1]。  相似文献   

8.
怀了小宝宝,孕妇们都对西药“敬而远之”,生了病往往求助于中医,喜欢去抓中药服用。或者认为,怀孕以后身体“多了一份负担”,要吃“补药”,于是抱着“有病看病,没病孙身”的念头,有事没事就用中药进补。可是,孕妇吃中药是否就可以无所顾忌了呢?孕期用中药进补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呢?  相似文献   

9.
冬冬的妈妈平时总爱给冬冬吃点“平安药”,她认为时常给孩子吃点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冬冬妈妈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但是,儿科大夫对这种无病服药的做法感到忧虑。 常言说“是药三分毒”。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不是机体自身的东西,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小孩的机体为“稚阳之体”,各个脏器都很娇嫩易损,对药物的解毒能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小儿科对不同年龄、体重的病儿,在用药时一般都要经过一定公式的计算。中药是否对小儿的剂量也有严格的限定呢,在《本草》与儿科文献中都很少言及。目前在临床上,大部分的中医儿科专家都认为:小儿的用药剂量虽然要比成年人少一些,但是,只要不是婴儿,通常仅略少于普通用量。为什么中药的小儿剂量比较“马虎”呢?笔者认为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中药是天然药物,不是西药那样的浓缩制剂,它的用量本来就比较大,多一点少一点关系不太大;西药的用量原来就很少,容易差之毫厘,失之手里。2中药除了剧毒药以外,治疗量与中毒…  相似文献   

11.
林青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991-991
妊娠期间孕妇患病接受各类药物治疗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日趋增多 ,据报道有62 5 %的孕妇使用各种药物 ,平均每人用药3种。妊娠期间感染机会增多 ,因此 ,抗菌药物亦是常用药物之一 ,孕妇应用抗菌药物时必须考虑到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根据孕妇和胎儿的药理特点合理用药。1孕妇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的改变由于孕妇的生理特点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尤以分布、消除影响较大。 (1)孕妇妊娠期间由于胃排出速率减慢 ,口服药物的吸收减少 ,血药峰值延迟并降低。 (2)妊娠期间 ,孕妇血浆容量增多 …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治疗各种疾病历史悠久,一般认为天然药物比合成药物安全导致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急剧增长,但中药同样具有潜在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本文综述并讨论了近几年来关于中、西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以促进中药的合理、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3.
徐新建 《安徽医药》1999,3(1):50-51
药物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随着医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检测手段的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一般认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数与严重程度均低于西药,这使许多人对中药不良反应有所忽视。本在查阅了有关中药不良反应资料后,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是我国传统的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其药动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已成为中药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研究方向;这对促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与成熟,使传统复杂方剂体系走向国际系统研究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中药药动学是结合中医中药理论特点,将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药,从方剂物质基础、方剂体内活性成分分析、及其药动学参数等方面入手,力图阐明君臣佐使组成原则及其科学内涵。1研究理论1·1证治药动学“证治药动学”是我国学者黄熙提出的将“…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有口服、静脉给药,应用电超导治疗仪经皮给药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给药方法.经皮给药是指控释药物通过完整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的一种方法.我科采用复方中药贴片佐治小儿腹泻5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庄洁 《首都医药》2005,12(11):30-35
妊娠禁忌药是妇女妊娠期间(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妊娠期间不适宜应用。很多孕妇认为西药的毒副作用大,不敢随意使用,但却随意选用中成药,殊不知某些中药含有生物碱等成分也有一定的毒性,加之某些中药独特的功效性能,更不适  相似文献   

17.
孕妇血浆,羊水及胎儿血浆,软骨中环丙沙星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曲芬  李瑞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8,23(2):155-153,157
喹诺酮类(QNS)药物对胎儿及未成年人的软骨毒性作用是全世界都很关注且悬而未决的问题。一方面,动物实验显示QNS药物能引起幼稚运行关节软骨损害,年龄越小损害越严重,且有种属特异性。另一方面,临床上孕妇及生长发育期未成年人用QNS药物极少发现软骨损害。研究的前提要有药动学数据。QNS向胎儿转运的药动学资料迄今仍不易获得,为确定孕妇用此类药物能否到达胎儿体内,特别是软骨中,药物浓度如何,我们用微量物单  相似文献   

18.
在妊娠期间使用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可能发生重要影响,因此慎重选择用药很有必要。一般来说,在妊娠期间几乎所有摄入的药物均可经“胎盘转移”进入胎儿体内。而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作用与对孕妇的作用可能完全不同:有的药物甚至有致畸形作用。胎龄越小,所受的危害越大。随胎龄增大,胎儿解剖结构渐趋完善,发生畸形的危险性减小。就胎龄而言,引起畸形的最危险时期对各个系统也不相同:神经系统在受孕后15~25天,眼在24~30天,四肢在24~26天,心脏在20~40天时最易受到影响。现将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对胎儿及新生儿可能发生的影响简单介绍如下。一、抗菌素和其它抗感染药物青霉素是常用于孕妇的抗菌素,注射后约32%可通过胎盘。本药比较安全,对胎儿无害。二甲氧苯青霉素(新青霉素Ⅰ) 容易通过胎盘,对胎儿的安全性尚未完全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完整皮肤一次性接触小儿止泻膏后在短期内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及皮肤多次用药的刺激性反应。方法:按照现行《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中药、天然药物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及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技术要求进行相关试验。结果:大鼠完整皮肤一次性接触小儿止泻膏后,未发现明显急性毒性,皮肤多次用药无刺激性反应。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小儿止泻膏皮肤用药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淇滨区(乡镇)孕妇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造成孕妇焦虑和恐惧的主要因素,指导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方法对淇滨区(乡镇)220名孕妇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期选择性进行一对一访谈咨询和团体辅导。结果在SCL-90的各因子上,人际关系、抑郁和恐怖这3项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抑郁和恐怖,差异非常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职业对孕妇的抑郁和恐怖影响显著;孕早期和晚期比孕中期更容易焦虑和抑郁,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易于焦虑和抑郁。孕妇的心理压力排名前3的是担心胎儿能否安全分娩、害怕疼痛厉害、担心胎儿不正常。结论访谈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孕妇心理健康,提高其适应性、降低焦虑水平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