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赛肤润在防治七叶皂苷钠针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七叶皂苷钠针静脉输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患者输液时给予热水袋放置于输液侧手臂下热敷,每天晚上土豆片贴敷手背静脉穿刺处.观察组于每日输入七叶皂苷钠前后喷涂赛肤润,观察两种方法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 赛肤润能有效治疗七叶皂苷钠针静脉输注所致的红肿、疼痛,明显减少条索状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在我院骨科行静脉输注β-七叶皂甙钠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择病人健侧上肢静脉穿刺,实验组通过头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连续治疗7 d后判断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皮针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李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080-1081
目的 观察金黄散外敷加七叶皂苷钠预防发疱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外周静脉应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七叶皂苷钠于输入化疗药前静脉推注;观察组50例,金黄散外敷加七叶皂苷钠于输入化疗药前静脉推注,分别观察预防发疱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5.83%,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88%,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黄散外敷加七叶皂苷钠可有效预防发疱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发生,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护理程序对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48例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接受静脉应用七叶皂苷钠7 d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2%,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患者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宋小珍  杨蓉  黄雪花 《护理研究》2010,24(7):1829-1829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在我院骨科行静脉输注β-七叶皂甙钠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择病人健侧上肢静脉穿刺,实验组通过头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连续治疗7d后判断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皮针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德湿可在防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致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使用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病人局部静脉炎7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应用德湿可与硫酸镁治疗局部静脉炎.[结果]两组5 d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湿可在防治静脉炎方面具有省时、省力、高疗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脉冲式冲管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创伤后致局部肿胀并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83例,按单双床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七叶皂苷钠20 mg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40~60滴/min,疗程7~10 d,并进行静脉留置针的常规护理。室温控制在(22±2)℃。观察组在七叶皂苷钠输注完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冲管,对照组采用在七叶皂苷钠输注完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结论:脉冲式冲管可降低七叶皂苷钠输注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输入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结果: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由活动前的59.32%,降至活动后23.64%。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提高圈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护理程序对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48例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接受静脉应用七叶皂苷钠7d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2%,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患者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商品名:欧莱)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输液渗漏患者总数8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对照组(外涂50%硫酸镁)2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消散的情况.结果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在治疗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中,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陈红琢  刘薇群 《护理研究》2013,(11):3707-3709
[目的]了解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为临床护士科学合理调整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A组、B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A组输液速度为30 gtt/min,B组输液速度为50gtt/min,C组输液速度为80 gtt/min.每组6只,双耳同时输液,每组标本12个.将4 mg七叶皂苷钠溶于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给药容量10 mL,给药1次,给药12 h后从肉眼观察和病理组织变化两方面对兔耳缘输液静脉血管进行评价.[结果]A组、B组、C组均发生静脉炎,A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其他组高;A组、C组静脉血管周围组织水肿程度较B组高.[结论]输液速度对静脉炎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减慢输液速度并不能降低七叶皂苷钠对静脉血管的损害,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可以降低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七叶皂苷钠预防长春瑞宾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应用七叶皂苷钠预防长春瑞宾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输入长春瑞宾前、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观察组:输入长春瑞宾前、后分别静脉推注七叶皂苷钠5mg。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7,P〈0.01);静脉炎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15,P〈0.05)。结论 合理应用七叶皂苷钠能预防长春瑞宾所致静脉炎。  相似文献   

13.
李友良 《当代护士》2014,(6):148-150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预防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心血管内科输注胺碘酮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对照组(外敷50%硫酸镁),观察注射部位及沿着静脉走向向上延伸有无发红及肿胀的情况。结果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发生静脉炎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中,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能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德湿可在防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致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使用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病人局部静脉炎7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应用德湿可与硫酸镁治疗局部静脉炎。[结果]两组5d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湿可在防治静脉炎方面具有省时、省力、高疗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静脉输注局部观察表,对120例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进行观察,每天观察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用药后发生静脉炎78例,占65%,其中,Ⅰ级静脉炎36例,占46.2%,Ⅱ级静脉炎25例,占32.1%,Ⅲ级静脉炎17例,占21.8%.静脉炎的发生与血管的选择、输液药物浓度、滴入时液体的温度和输液器的类型相关,并且用药时间越长,对静脉的损伤程度越重.结论 对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根据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荣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08-2909
目的 观察芪柏塌渍外敷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静脉输液七叶皂苷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患者静脉输入七叶皂苷时沿静脉走向距离穿刺点5 cm处外敷芪柏塌渍,至静脉输液结束后1h,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记录两组静脉炎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静脉输液七叶皂苷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显效.结论 采用芪柏塌溃外敷静脉穿刺以上部位(沿静脉走向),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是预防静脉输液七叶皂苷所致静脉炎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靳立巾  张杰 《护理研究》2015,(7):802-804
[目的]探讨百克瑞杀菌纱布湿敷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局部组织和静脉损伤的效果。[方法]将输注七叶皂苷钠的1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开始输入七叶皂苷钠时用4层7.5cm×7.5cm无菌纱布浸透50%硫酸镁溶液湿敷,用保鲜膜包裹后胶布固定,输液完毕1h后取下;观察组在开始输入七叶皂苷钠时用百克瑞杀菌纱布一块(规格为4层,7.5cm×7.5cm),用透明敷贴覆盖固定,输液完毕1h后取下。两组均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行5cm处湿敷,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疼痛的发生时间及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疼痛时间晚、疼痛程度低。[结论]百克瑞杀菌纱布湿敷能有效降低七叶皂苷钠输注时所致局部组织和静脉损伤的发生率,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时外敷增强型透明贴对静脉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使用七叶皂苷注射液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输入七叶皂苷钠后于穿刺部位处外敷增强型透明贴1贴,对照组不做处理,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 静脉炎发生率实验组10%,对照组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觉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敷增强型透明贴可降低输七叶皂苷钠静脉炎的发生率,并且减轻输液时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及输液速度与兔耳缘输液静脉血管之间的关系,观察兔耳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以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作为研究因素,用0.9%氯化钠将4mg七叶皂苷钠稀释成不同浓度组(0.4mg/mL、0.13mg/mL),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按不同输液速度(80gtt/min、50gtt/min、30gtt/min),以54只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析因设计方法将研究因素组合成9组实验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给药12h后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制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生理盐水不同输液速度组均未发生静脉炎,给药组均有静脉炎发生;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对兔耳缘静脉炎的发生率和表现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浓度对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速度和浓度对静脉炎的发生率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药物自身作用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对静脉炎发生率和表现程度均无影响,浓度的单独作用及浓度与输液速度的交互作用对静脉炎的发生率有影响,提示护理人员可采取维持正常或适当加快输液速度的措施,以降低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张玲  姚素玉  朱柳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268-1269
目的:观察对比分别使用如意金黄散与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外周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名55~78岁接受静脉输液并发外周浅静脉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使用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敷治疗,对照组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相当,治疗组治疗过程中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如意金黄散及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外周浅静脉炎均有效,但如意金黄散依从性优于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