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新生儿血清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IRS新生儿87例(SIRS组),并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患儿血清脂联素和TNF-α水平。结果 SIRS组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IRS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未并发MODS患儿(P<0.01),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未并发MODS患儿(P<0.01);SIRS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1)。结论检测血清脂联素和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SIRS新生儿病情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CAPD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胰岛素水平,采用酶法测定空腹血糖、血尿酸、三酰甘油水平。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s-CRP、BMI、三酰甘油、尿酸等的关系。结果三酰甘油、HOMA-IR、hs-CRP与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密切相关性(P<0.01或P<0.05)。HOMA-IR与BMI(r=0.58,P<0.01)、三酰甘油(r=0.31,P<0.01)、尿酸(r=0.26,P<0.05)、hs-CRP(r=0.31,P<0.01)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脂联素(r=-0.49,P<0.01)呈负相关关系。脂联素、尿酸、hs-CRP是腹膜透析患者HO-MA-IR主要决定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三酰甘油、hs-CRP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血清脂联素较高的患者HOMA-IR低,提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可能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脂联素、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进而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入住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30例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确诊患者为脓毒症后空腹留取静脉血标本待测,并行当天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健康对照组空腹留取静脉血标本待测。血标本送本院化验室检测入选者的血常规、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CRP)及PC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两组性别、年龄、BMI、血糖及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脂联素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753,P0.01)。脓毒症组血清脂联素浓度与CRP、PCT、TNF-α及IL-6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56、-0.548、-0.281和-0.315,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多种炎症标志物具有相关性;脂联素参与了脓毒症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对判断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血清瘦素与尿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及两种脂肪因子对肾脏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肥胖患者(肥胖组)60例;同期健康人(对照组)40例,测定两组人群血清脂联素、血清瘦素、身高、体质量、肾功能及尿白蛋白等,计算两组人群瘦素与脂联素比值、体质量指数(BMI)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肥胖组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肥胖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肥胖组较对照组尿白蛋白差异明显(P=0.004);肥胖组血清瘦素/脂联素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01);脂联素与BMI、尿白蛋白为负相关(r分别为:-0.421、-0.245;P分别为<0.001、0.029);血清瘦素与BMI正相关(r=0.650,P<0.001),与GFR负相关(r=-0.227,P=0.043);瘦素/脂联素与BMI正相关(r=0.511,P<0.001);GFR与BMI正相关(r=0.376,P=0.001);瘦素、瘦素/脂联素、BMI与尿白蛋白无相关性;脂联素、瘦素/脂联素与GFR无相关性。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血清瘦素、尿白蛋白水平升高。瘦素/脂联素比值可能是单纯性肥胖患者肾损伤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 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ACI患者64例(ACI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 , 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ACI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脂联素、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TNF-α、hsCRP、TG、LDL-C高于对照组(P< 0.05,P < 0.01 )。(2)与恢复期比较,ACI组急性期脂联素、HDL-C明显低于恢复期(P < 0.01),TNF-α、hs- CRP、LDL-C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 0.05,P< 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TNF-α(r = - 0.334, P <0.01)、hsCRP(r = - 0.358, P <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r = - 0.281, P <0.05)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呈正相关(r = 0.286, P <0.05);TNF-α(r =0.404, P <0.01)、hsCRP(r =0.356 , P <0.01)与 LDL-C呈正相关,与 HDL-C无相关性;TNF-α与hsCRP(r =0.263 , P <0.05)、TG(r =0.457, P <0.01)、TC(r =0.417, P <0.01)呈正相关。结论 脂联素、TNF-α、hs- CRP、LDL-C与ACI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可能是ACI形成中炎症反应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和舒洛地特治疗观察组(C组),另选择体检中心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A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与凝血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较,B组、C组患者的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舒洛地特液治疗12周后,C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降低,与治疗前以及B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以及B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舒洛地特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营养状态,且不影响其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64例收入ICU的脓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测定,并测定28例正常人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同时对脓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脓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平均水平( 4.87±1.83)mg/L较正常人(7.97±3.42)mg/L明显降低(P <0.05);TNF-α (68.02±10.64)ng/L和CRP(48.23±9.94)ng/L较对照组TNF-α (20.14±5.23)ng/L和CRP(8.34±1.21)ng/L明显增高(P<0.01);②脓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NF-α和CRP呈负相关(r分别为-0.2151和-0.34,P<0.01).结论 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联素对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有关,提示脂联素水平是反映脓毒症病情及评价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脂联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子痫前期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芳 《华中医学杂志》2008,32(1):49-50,52
目的 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中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0例轻度、1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2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及胎盘中脂联素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轻度、重度子痫前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重度组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重度组胎盘脂联素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胎盘TNF-α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及P<0.01).③重度组脂联素与TNF-α呈负相关(r=-0.512,P<0.05).结论 脂联素及TNF-α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且TNF-α可以调节脂联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CAP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指标的表达,探讨炎症因子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CAPD患者分别送检hs-CRP、IL-6、TNF-α,同时测定肌酐(Cre)、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白蛋白(Alb)。根据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计算分值,观察腹膜透析患者炎症因子与各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P〉5 mg/L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RP〈5 mg/L组;血清Hb、Alb水平及SGA均显著低于CRP〈5 mg/L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Ca、P、Chol和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高转运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高于其他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腹膜高转运功能患者炎症因子升高明显,炎症与低蛋白血症、营养状态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发奋  林栩  王洁  罗章伟 《重庆医学》2011,40(1):34-35,37
目的观察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炎症因子的效果。方法 30例CAPD尿毒症患者为治疗组,正常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组透析前和透析后1、30、90 d血清5项指标[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观察临床5项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血压、食欲、精神状态、贫血]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清5项指标透析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P<0.05),透析后1、30、90 d与透析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临床五项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P<0.05)。结论 CAPD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及炎症因子作用明显,能改善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组35例,糖尿病肾病组31例,检测血清TNF-α(放射免疫法),同时测定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①糖尿病肾病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血清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ER、BMI、Scr是影响血清TNF-α水平的重要因素。③血清TNF-α与UAER及SBP呈正相关,与WHR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考虑与糖尿病患者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症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研究分为两组:EMS合并不孕症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腹腔液中的IL-6和TNF-α水平。结果:EMS合并不孕症组血清、腹腔液中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IL-6、TNF-α在EMS引起的不孕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内脂素(visfa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CHD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无病变组8例、轻度病变组27例、中度病变组15例及重度病变组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不同程度病变组之间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的差异。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存在病变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连续口服28 d,观察比较2组间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血清APN水平呈降低趋势(F=103.428,P<0.01),而visfatin和TNF-α水平呈增加趋势(F=89.057、264.309,P<0.01)。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病变组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与无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病变组之间两两比较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PN水平均增高,visfatin和TNF-α的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PN水平高于对照组,visfatin、TNF-α的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下调血清中visfatin的表达、抑制TNF-α的分泌、增加血清APN水平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鼠的营养状态和呼吸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率的影响。方法将9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70只,对照组(B)20只。采用气管内注入猪胰弹性蛋白酶、熏香烟和限制营养的方法建立COPD鼠模型和COPD营养不良鼠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将A组分为COPD营养正常组(A1),COPD营养不良组(A2)和COPD营养不良干预组(A3)。A3组采用尾静脉注射TNF-αMcAb 0.1 mg/kg,进行干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呼吸肌匀浆中TNF-α含量,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浆葡萄糖、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呼吸肌中三甲基组氨酸(3-MH)、酪氨酸(Tyr)含量。结果 1:A2组血清和呼吸肌匀浆TNF-α含量和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明显高于B、A1和A3组(P<0.01);A2组膈肌重量,白蛋白含量明显低于B、A1和A3组(P<0.01);2:A2组呼吸肌匀浆中3-MH、Tyr含量均明显高于B、A1和A3组(P<0.01);3:A2组呼吸肌TNF-α含量与3-MH、Tyr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866,P<0.01;R=0.883,P<0.01),TNF-αMcAb干预后,蛋白质分解代谢率降低。结论 TNF-α是引起COPD鼠发生营养不良和呼吸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率增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体内的微炎症因子水平及其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腹透患者和20名健康人血清中微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的表达水平,并对两组作统计分析。按hs-CRP≤3mg/L和hs-CRP〉3mg/L将45例腹透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主观营养评估法(SGA)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腹透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升高组患者ALB、PA、TF和SGA水平均显著低于hs-CRP正常组,以上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腹透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影响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浆内皮素(ET-1)的水平,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将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肺炎支原体组(MP组)和非肺炎支原体组(哮喘组),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TNF-α含量和ET-1水平,并与5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结果:MP组和哮喘组TNF-α与ET-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MP组较哮喘组显著升高(P<0.05);2组TNF-α与ET-1均呈正相关(r=0.976,P<0.05和r=0.741,P<0.01)。结论:TNF-α与ET-1水平高低可作为哮喘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与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腹腔液中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活性以及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8(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从 3 2例内异症患者 (轻度组 13例 ,为Ⅰ ,Ⅱ期 ,重度组 19例 ,为Ⅲ ,Ⅳ期 )和 19例对照者 (对照组 ,为行输卵管结扎术和吻合术患者 )的腹腔液中获取自然杀伤细胞 ,同时收集上清液。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NK细胞活性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 -6,IL -8和TNF -α的水平。结果 内异症轻度组和重度组NK细胞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重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 (P <0 0 1) ,轻度组和重度组IL -6,IL -8及TNF -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 (P <0 0 1)。结论 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免疫功能紊乱 ,NK细胞活性受损 ,细胞因子IL -6,IL -8,TNF -α产生过量 ,且NK细胞活性受损程度及产生细胞因子的量随疾病分期的增加而增高 ,可能共同参与内异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以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32例(A组),单纯冠心病病人38例(B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40例(C组),以及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以及散射速率比浊法对病人的TNF-α、hs-CRP以及HMGB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各组间血清hs-CRP、TNF-α和HMGB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C组显著高于B组,B组显著高于A组,A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组病人的血清TNF-α、hs-CRP、HMGB1表达水平升高,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病人的TNF-α、hs-CRP和HMGB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病人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血清空腹血糖水平和hs-CRP与TNF-α呈正相关(P < 0.01);血清HMGB1水平和Hs-CRP与TNF-α呈正相关(P < 0.05);Gensini积分和血清HMGB1水平呈正相关(P < 0.05)。结论TNF-α、hs-CRP以及HMGB1均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以及发展,3个指标的水平表达对病人的病情监测以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