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西药物配伍的合理性与禁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中西药物配伍应用也日趋增多,中西药物的合理配伍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能收到比单纯用中药或单纯用西药难以达到的好的疗效和效果.然而,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或用法不妥等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魏令敏 《中外医疗》2011,30(19):191-192
目的探讨中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查询,搜集整理中药和西药不合理配伍的相关知识。结果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应用,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毒副作用,降低药物的疗效,导致药源性疾病。结论研究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中西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对中西药物配伍的不合理现象从作用机制上加以分析。结果中药与抗生素的配伍禁忌;丹参及其制剂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临床常见中西药注射剂配伍禁忌;甘草及其制剂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中成药及草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结论中西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中西药物各方面的科学理论,合理地选用中西药物配伍应用,以发挥中西药物结合在防病治病中的互补作用,真正达到药物应用的取长补短、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中医中药的重视,一些患者对中药的疗效也越来越认可,在临床中中西药物联用也越来越普遍,并且能收到比单纯用中药或单纯用西药难以达到的疗效和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但也有一些因配伍不当而降低疗效的,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为此,研究和总结中西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保证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单纯的西药应用及单纯应用中药越来越少,西药使用过程中配伍中药的治疗方法越来越被广泛用于临床.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用量和毒副作用.相反,在西药应用中,不合理的中药配伍反而会降低疗效,甚至会增加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使用西药过程中应避免不合理的中药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于临床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和缓解病情,大大提高治愈率。然而,目前临床上也存在某些不合理的配伍现象,如果忽略了西药与中药间的配伍变化,非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降低药效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为中药多为植物药材,它们由多种化学成分所组成,在配伍上比单纯化学药品间的配伍更为复杂。故临床上不应将中西药随意叠加,而应在明确中药化学成分的前提下合理配伍,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总结临床常见的不合理配伍现象,大致表现为对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疾病常用西药与中药的相互作用贡小慧(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药物作用合理配伍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西药与中药的配伍或合并应用的情况日渐增多,而中药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多。两者如合理配伍应用,可增强疗效,减少西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药物治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用药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随着医药学的发展,临床上中西药物配伍应用及西药联合使用的情况日趋普遍,合理配伍、联合应用确有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优势,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但影响疗效的提高,而且会产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中西药相互配伍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 ,彼此不仅能取长补短 ,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笔者经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 ,有很多中西药物相互配伍会产生不良反应 ,使药物疗效降低 ,甚至会出现毒性或副作用。本文就部分中西药物的不合理配伍做一分析 ,供临床用药参考。1 中草药与西药不合理配伍1.1 含鞣质的中药 含鞣质的中药如大黄、虎杖等不能与以下西药合用[1 ] :①抗生素 :如四环素族的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洁霉素、羟氨卞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等。大黄中鞣质可与上述药物生成鞣酸盐沉淀 ,不易被吸收而降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常用中西药物配伍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中西药物联用在提高疗效,克服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若配伍不当,在使用时可发生相互作用,不但不能起到积极治疗效果,反而会降低疗效,产生不良反应,在配伍使用中应引起注意。现将常用中西药物的有关配伍禁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华 《西部医学》2004,16(3):200-200
中西药配伍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在合用中西药时,由于多种中药可以通过抑制或诱导药物代谢酶,影响西药的代谢发生相互作用;一些中药可以与西药相互作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所以医务人员要重视和了解中西药因配伍不当引起的药理、物理、化学方面的配伍禁忌,避免给患者带来和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形式。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是取长补短、增加疗效,由于中药的比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盲目杂乱地合用中西药物,有时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产生致命危险,故应引起高度重视。1违反中西药物配伍禁忌的联合应用中药配伍有“十八反”、“十九畏”.西药的应用也有配伍禁忌.中西药合用时配伍问题更是复杂。目前对其研究仍然不够全面、深入,临床上每每出现违反中西药配伍禁忌的不合理用药。1.1丹参及含丹参的中成药不宜与士的宁、麻黄碱、山梗菜碱、维生素B1、维生素B6合用。因为…  相似文献   

13.
岳雪莲  李占永 《中原医刊》1995,22(3):137-138
临床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岳雪莲,李占永中西药合用在临床应用中日益普遍。合理的配伍可以发挥中、西药各自的优势,取得优于单独使用的综合疗效,而在具体应用中,二者之间常有许多配伍禁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1物理或化学反应影响药物吸收:中西...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中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多,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配伍不当的话,不但会降低中西药联合应用的药效,而且还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更有甚者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进而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掌握中药和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所以笔者结合日常临床工作,根据药物配伍时发生的各种变化,对比较常见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中西药联用的禁忌进行了分析、整理和归纳,以提高临床治疗目的,进而避免配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西药的合理配伍与配伍禁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柳贤  古婕  刘燕清 《河北医学》2005,11(11):987-989
目的:研究中药和西药的配伍和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收集,整理中药和西药的配伍应用知识.结果:中药和西药的配伍应用相当普遍,有的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性、导致药源性疾病,有的能提高疗效.结论:了解中西药的化学成分及相互作用机理是合理配伍中西药以提高临床疗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西药的配伍禁忌也愈来愈引起医生的重视。本文从我院2004年门诊处方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中西药合用的处方,并根据中西药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分析处方中是否存在理化配伍禁忌或药理配伍禁忌,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正> 中西医结合治病,中西药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药物的化学性质而导致病人服用中西药后,产生药物效价降低,病人服用中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等等。因此,举几个例子,在应用中常出现的中西药混服的配伍禁忌,以供参考。1.碱性(或酸性)西药不能与酸性(或碱性)中药合用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不宜与中药山楂、五味子、酸枣仁等同服,因为酸碱中和降低疗效。抗菌消炎药红霉素、磺胺类等要求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不宜与酸性中药同服。氨茶碱  相似文献   

18.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中药(单味、复方制剂、中成药或汤剂)与西药合用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中药、西药或两者)作用与药效的变化.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与西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问题,药物之间可能因为配伍禁忌、药理协同或拮抗、药代动力学改变、相关代谢酶的被诱导或抑制,导致疗效的改变、增加或减少不良反应,甚至发生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临床上为了增强治疗效果常联合使用中西药,人们往往只注意西药或中药运用中的配伍禁忌,而忽略了中西药物联用时的配伍禁忌。相同功效的中西药联用,大都起协同作用,增加疗效,但有些中西药物联用,由于药理或药剂因素的影响可使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大,笔者认为应作为配伍禁忌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常用中药及中药制剂与其他西药及制剂的配伍变化。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西药物,减少不合理用药给病人带来的危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有关中、西药物及其制剂配伍方面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论:总结了常用中、西药物及其制剂的配伍变化情况。中、西药物联用在临床上极为普遍,不合理联用现象日趋严重,配伍合理可以增强疗效、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反之,不仅达不到增强疗效的目的,还会使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必须重视用药的合理性,才能保证用药安全,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