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唐凤英 《吉林医学》2013,34(4):675-67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共6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 mg/kg.次,2~3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常规1~2 mg/(kg.次),1次/d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显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结论:较大剂量分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较常规剂量可减轻症状、体征,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片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60例IgA肾病患者,病理表现为LeeⅢ级以下、24 h尿蛋白定量1.0 g、血肌酐正常,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口服甲泼尼龙片1 mg/(kg·d),8~12 wk后开始减量,每2 wk减5 mg,缬沙坦80 mg/d;治疗Ⅱ组口服强的松1 mg/(kg·d),8~12 wk后开始减量,每2 wk减5 mg,当强的松减至20 mg/d时,改用甲泼尼龙片,总疗程1a,缬沙坦80 mg/d;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 mg/(kg·d),8~12 Wk后开始减量,每2 wk减5 mg,总疗程1 a,缬沙坦80 mg/d,每组20例.3组患者基础病情无显著差异,随访时间≥18 mo,疗效指标包括临床缓解率、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脂变化.比较观察3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①临床缓解率:治疗12mo时临床总有效率3组均70%(P<0.05),3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②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3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P<0.05),3组间无显著差异;③血脂变化:3组治疗后血脂均明显降低(P<0.05),3组间无显著差异;④副作用:治疗Ⅰ组发生5例明显水肿而被迫改为强的松口服,治疗Ⅱ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停药后复发5例,而治疗Ⅰ,Ⅱ组停药半年内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Ⅰ,Ⅱ组(P<0.05).结论:激素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有效.开始使用强的松,待维持剂量时改用甲泼尼龙组副作用及复发率均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0例为观察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15-20mg(/kg.d),共3d,同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d应用).30例为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15-20mg(/kg.d),共3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7%,且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有效率73.4%,对照组死亡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泼尼的松龙(甲泼尼龙)治疗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方法 对92例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分别采取甲泼尼龙1000 mg/d静滴(观察组)与甲泼尼龙500 mg联合环磷酰胺200 mg静滴(对照组)进行冲击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病情活动性评分观察组由(5.7±1.0)分降至(3.0±1.2)分,对照组由(5.8±0.9)分降至(4.5±1.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1~2mg/(次.kg),1次/d;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针0.5mg/(kg.次),1次/d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喘憋、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住院天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a<0.05).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3例,治愈率91.43%;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9例,治愈事70%,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93 P<0.05).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甘露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疼痛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0.9%氯化钠注射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每组治疗2次,整个疗程为3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甘露醇均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疼痛症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药风险小,停药后并无出现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河北省玉田县医院就诊的TAO患者4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击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冲击组连续3 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000 mg/d),而后连续10 d静脉滴注环磷酰胺(200 mg/d),每月1次,连续冲击3次。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60 mg/d)持续治疗,以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冲击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9,P<0.05)。冲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1年内复发率为26.3%,2年内复发率为3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3%,1年内复发率为7.1%,2年内复发率为28.6%,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TAO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初始剂量甲泼尼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例)予初始剂量甲泼尼龙120mg/d,B组(20例)予甲泼尼龙80mg/d,逐渐减量,观察临床疗效,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第72h、第7天做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困难评分,第7天测血糖和肝肾功能。结果A组72h疗效和血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无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和两重感染,血糖和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120mg/d初始剂量的甲泼尼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早期疗效更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就诊的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抽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推注甲泼尼龙40mg/次,2次/d,并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甲泼尼龙80mg/次,2次/d,并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H值、Pa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9.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采取不同剂量甲泼尼龙静滴并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81例蜂蜇伤患者,其中57例(70.37%)发生MODS.57例MODS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治疗及激素治疗,共分为以下两组:(1)HP/HD+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HMP组),共26例;(2)HP/HD+常规大剂量甲泼尼龙组(HMC组),共31例.HMP组采用甲泼尼龙0.5 g或1.0 g,1次/d,连续3 d冲击治疗后改为甲泼尼龙40~80 mg/d;HMC组常规应用大剂量激素,甲泼尼龙80~160 mg/d.两组均采用HP/HD,1次/d,连续3次后改为HD,每周3次治疗.结果 HMP组26例患者中21例(80.77%)好转出院,4例死亡,1例患者24 h后自动出院后死亡.HMC组31例患者中22例(70.97%)好转出院,7例死亡,2例患者入院后48 h内自动出院后死亡;两组患者的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3,P>0.05).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计数(WBC)及血红蛋白(Hb)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两组患者的TBiL、ALT、AST、LDH、CK、CK-MB、WBC及Hb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与常规大剂量激素相比,可能有利于加快患者受损器官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但能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