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舌橐吾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慧  胡喜兰  屠鹏飞 《中草药》2004,35(3):261-261
离舌橐吾Ligularia veitchiana (Hemsl.) Greenm.为菊科橐吾属植物,其根及根茎与该属多种植物同作为山紫菀入药。味辛、苦,性温,入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痰止咳、活血止痛等功效。用于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对其挥发油成分则尚未见报道。鉴于菊  相似文献   

2.
紫菀类商品药材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紫菀类的商品药材进行调查和鉴定,以搞清市场主流商品的种类。方法: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相结合。结果:商品药材基源植物主要为紫菀属Aster的紫菀A.tataricus,橐吾属Ligularia的蹄叶橐吾L.fischeri、鹿蹄橐吾L.hodgsoni、狭苞橐吾L.intermedia、川鄂橐吾L.wilsoniana、毛苞橐吾L.sibirica var.araneosa、离舌橐吾L.veitchiana及黄亮橐吾L.caloxantha。结论:市场的主流商品为栽培的紫菀,但在我国西南地区、东北部分地区及西北局部地区主流商品为橐吾属的数种植物,统称为山紫菀。  相似文献   

3.
<正> 紫菀为临床常用化痰止咳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其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目前发现其同科植物山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流入我市并混充紫菀入药。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对二者的来源,性状等进行对比,建议二者分别入药,以保证紫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小议紫菀     
中药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根茎及根须。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中国有近百个品种,别名有返魂草根、夜牵牛、夹板菜、驴耳菜、紫菀茸、子元、白羊须草、学旧、青牛舌头草、万金茸、关公须、青菀、紫茜、小瓣儿、紫倩等,主要产于东三省、内蒙古东部及南部、山西、河北、河南西部、陕西及甘肃南部,生于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海拔400~2000米的地方,药食皆宜。采摘时间常为霜降前或次年清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HPAs)与不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山紫菀类药材(橐吾属植物)进行鉴剐。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9种不同基源的山紫菀类药材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对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通过提取、扩增和测序,得到了9种橐吾属植物的nrDNA ITS区间序列,统计分析结果得到了9种植物的遗传距离和转换、颠换数,分支分类结果得到了系统树。结论:9种橐吾属植物nrDNA ITS区间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了两类山紫菀类药材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两类药材鉴别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润肺下气、止咳祛痰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1].紫菀中的紫菀酮是其祛痰镇咳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2].紫菀药材中紫菀酮的测定已有报道[3,4].但是紫菀在临床应用上以蜜制饮片为主,因此,本实验采用TLC法和HPLC法对蜜制紫菀饮片进行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勉  徐珞珊  王峥涛  赵显国  徐国钧 《中草药》1998,29(11):772-774
对8种山紫菀类药材即齿叶橐吾Ligulariadentata(A.Gray)Hara、窄头橐吾L.stenocephala(Maxim.)MatsunetKoidz.、南川橐吾L.nanchuanicaS.W.Liu、网脉橐吾L.dictyoneura(Franch.)Hand.-Mazz.、大黄橐吾L.duciformis(C.winkl.)Hand.-Mazz、干崖子橐吾L.kanaitzensis(Franch.)Hand.-Mazz.、牛蒡叶橐吾L.lopathifolia(Franch.)Hand.-Mazz和宽舌橐吾L.platyglossa(Franch.)Hand.-Mazz.、的生药性状与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别编制了主要性状特征比较表和显微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山紫菀类药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勉  徐珞珊  王峥涛  赵显国  徐国钧 《中草药》1999,30(12):939-942
继前3报,继续对11种山紫菀类药材(基源为橐吾属Ligularia植物)的生药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9.
薄层扫描法测定紫菀中表木栓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 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为镇咳祛痰药,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效[1],主治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紫菀中含有紫菀酮、表木栓醇、木栓酮[2]等多种成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紫菀项下仅以紫菀酮作为定量指标,关于表木栓醇的含量测定我们尚未见报道,且表木栓醇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3~4].我们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其中表木栓醇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新疆等山紫菀类药材主产地进行了药源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出橐吾属植物26种1变种,列出了原植物鉴定检索表,基本搞清了目前山紫菀类药材的基源、分布及产销情况。  相似文献   

11.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苦甘微温,具化痰止咳作用,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等症,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之功,临床用治肺虚久咳或肺虚咳血。南北朝《雷公炮炙论》有蜜浸后焙干,唐代《外台秘要》列有炙法〔1〕,《中国药典》95版载有蜜炙紫菀。而我地现用紫菀尚未蜜炙,故笔者比较了紫菀蜜炙前后对小鼠止咳作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实验材料1.1样品生品:生紫菀饮片由衡东县中药饮片厂提供,经鉴定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的根及根茎。取净紫菀饮片加水煎煮2次,每次25min,合并滤液…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0,(9)
目的:为合理利用鹿蹄橐吾提供一定依据,对鹿蹄橐吾进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方法:鹿蹄橐吾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得粗多糖LW。此粗多糖经分离纯化得纯化多糖LW21。LW21经检测为纯多糖。用荧光法对鹿蹄橐吾多糖LW,LW21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结果:LW、LW21对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效果,且LW21对上述两种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优于粗多糖LW。结论:从清除自由基活性实验可以证明鹿蹄橐吾水溶性多糖可作为抗衰老保健或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具有进一步开发生产的价值。鹿蹄橐吾多糖LW21是一新结构多糖,为首次从鹿蹄橐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蹄叶橐吾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一次ig给予56度白酒,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醉酒)至恢复(醒酒)所需时间(min)及采用52度白酒ig复制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模型,并检测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及丙二醛(MDA)、甘油三脂(TG)含量和肝组织中AL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MDA,TG含量,观察蹄叶橐吾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蹄叶橐吾组小鼠出现翻正反射消失(醉酒)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醒酒时间明显缩短(P0.05);蹄叶橐吾组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TG含量及ALT活性均明显降低,GSH-Px活性明显增高。结论:蹄叶橐吾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有一定预防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紫菀中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紫菀为常用中药 ,具润肺下气、止咳祛痰之功效。主治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 ,在中医临床处方及中成药中用量很大。中国药典(1 995年版 )收载其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 Aster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茎及根 ,销全国大部分地区。文献报道紫菀中主要含三萜类[1~ 3 ] 、环肽 [4~ 9] 、寡肽[10 ] 等成分 ,但止咳祛痰有效成分尚未确定。为了进一步确定其有效成分 ,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 2 0余个单体化合物 ,鉴定出 1 4个 ,部分已报道 [11] ,现报道另外的 5个酚类和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大鼠和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影响.方法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口服给药后,观察其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含量、肝脏指数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探针药的代谢率观察其对大鼠肝CYP450的7种亚型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无影响,大鼠肝CYP450含量及肝脏指数无显著变化,对大鼠肝CYP450的7种亚型探针药的代谢率亦无影响.结论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菊科(Compositae)紫菀属(Aster L.)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亚灌木或灌木,是紫菀族中最大的属。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5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中国有近100种[1]。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安徽,此外东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及甘肃等地亦有栽培,山东省也可栽培,并且生长良好,是当前中药栽培的好品种[1]。该属植物中紫菀(Aster tataricus)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润肺下气,止咳祛痰之功效,主治支  相似文献   

17.
大黄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从菊科橐吾属植物大黄橐吾的根及根茎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为其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90%乙醇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Δ12,13-羽扇豆醇(1),异莨菪亭(2),isoline(3),duciformine(4),(2S,3S,4R)-鞘氨醇-(2′R)-Δ5′,6′(E)-2′-羟基正二十四碳酰胺(5),正二十四碳酸(6),正二十四酸单甘油酯(7),反式-阿魏酸正二十二酯(8),反式-咖啡酸正二十二酯(9)。结论:化合物1,2,5~7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5~7为首次自橐吾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1999,(2):258
从狭苞橐吾根及根茎中分得5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无羁萜(Ⅰ)、泽兰素(Ⅱ)、羽扇醇(Ⅲ)、β-谷甾醇(Ⅳ)和胡萝卜苷(Ⅴ)。除化合物Ⅱ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黄亮橐吾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云森  王峥涛  张勉  檀爱民  陈麟 《中草药》2005,36(3):335-337
目的 研究黄亮橐吾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 H- 2 0柱色谱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黄亮橐吾的根和根茎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兰素(euparin, )、6 -甲氧基泽兰素(6 - methoxy- euparin, )、2 -羟基- 4 ,5 -二甲氧基苯甲醛(4,5 -dimethoxy- 2 - hydroxybenzaldehyde, )、2 -乙酰- 5 ,6 -二甲氧基苯并呋喃(2 - acetyl- 5 ,6 - dimethyoxybenzofuran, )、对羟基苯乙酮(4- hydroxyacetophenone, )、2 - isopropenyl- 5 ,6 - dim ethoxy- 2 ,3- hydrocum aran( )、8β- hydroxy- 7(11) - erem ophilen- 12 ,8α- olide ( )、羽扇豆醇(lupeol, )。结论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亮橐吾中分离得到。主要成分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特别是化合物 和 是两个重要的成分,具有杀虫和昆虫拒食活性,这和黄亮橐吾民间用于驱虫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08年至今在辽宁省凤城市白云山20余次野外调查所获一手材料,整理发现4种辽宁省存疑植物:少序橐吾(Ligularia biceps Kitam.)、圆叶南芥(Arabis halleri L.)、长白狗舌草(Tephroseris phaeantha(Nakai)C.Jeffrey et Y.L.Chen)、棋盘花(Zigadenus sibiricus(L.)A.Gray);6种辽宁省新记录植物:大花棘豆(Oxytropis grandiflora(Pall.)DC.)、岩生报春(Primula saxatilis Kom.)、小春龙胆(Gentiana thunbergii var.minor Maxim.)、高山日本蓝盆花(Scabiosa japonica Miq.var.alpine Takeda)、假雪委陵菜(Potentilla nivea L.)、毛聚花风铃草(Campanula glomerata L.var.salviifolia Wallr.);2种东北新记录植物: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 Kitag.)和肾叶风毛菊(Saussurea acromelaena Hand.~Maz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