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本院1991年1月~1996年12月,对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行以超声波矿泉浴及程控低频脉冲电水浴促通疗法为主的PT康复措施,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20例患者中,超声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1~67岁,病程3~60个月。程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8~68岁,病程4~72月。联合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6~66岁,病程4~65个月。肢体障碍情况:超声组左侧30例,右侧8例,双侧2例;程控组左侧35例,右侧5例;联合组左侧28例,右侧10…  相似文献   

2.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自2001年3~12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要求康复的病例,男14例,女7例;年龄36~77岁,平均58.48岁;脑梗死18例,脑出血3例;除1例为右上肢单瘫外,右侧肢体偏瘫10例,左侧肢体偏瘫10例;合并失语症7例,再次梗死者2例。开始康复治疗时间:15例为病后3~10d;2例为病后14~17d,4例为病后2个月。治疗前评价:见表1、2。1.2方法(1)电脑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北京翔云医疗设备厂):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和“电运动体操”两组处方,使用两组电极…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运动再学习的方法并配合相关的评定标准,对24例老年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了康复治疗和疗效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老年脑卒中患者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52~92岁,平均71岁,病程2周~12月。脑梗塞19例,脑出血5例。合并高血压20例,高血脂22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2例,语言不清1例,伴面瘫4例,失语1例,肩关节半脱位4例。左侧偏瘫12例,右侧偏瘫12例。本组患者均无认知功能障碍,并能配合治疗。1.2方法运动再学习…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38例患者中 ,男28例 ,女10例 ,年龄均在45岁以上。脑出血16例 ,脑血栓20例 ,脑栓塞2例。病程在3个月之内23例 ,4个月至半年11例 ,7个月到1年2例 ,1年以上2例。中药治疗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加减 :黄芪50g,桃仁、红花各12g,赤芍、当归各15g,全蝎、地龙、乌梢蛇各10g,蜈松3条 ,每日1剂 ,水煎服 ,早晚分两次服用。若中风偏瘫兼有高血压加夏枯草、川牛膝 ;若中风偏瘫伴心悸失眠加龙骨、牡蛎、炙远志 ;若肢体不温加鹿筋、桂枝。服药15~54剂。针灸康复 :上肢不遂针灸肩骨禺、曲池、合谷、内…  相似文献   

5.
肩手综合征是脑梗塞偏瘫并发症之一,作者对其康复治疗27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7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及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诊断标准参考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准[1]。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36~70岁,平均54±12-30岁;右侧偏瘫18例,左侧偏瘫9例。脑梗塞后发生肩手综合征的间隔时间:1~15天12例,16~30天8例,31天~3个月4例,>3个月3例。1-2-评价标准1-2-1-参照Steinbrocker肩手综合征[2]…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1998年起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48~69岁。男性20例,女性10例。脑出血患者11例,脑梗塞19例。就治前病程1~2个月,平均1.5个月,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Brunnstrom法)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指数)。治疗方法:(1)药物疗法:根据卒中性质分别进行常规治疗;(2)直流电碘离子导入;(3)电刺激疗法;(4)神经促通技术;(5)作业疗法;(6)体针和头针;(7)按摩,推拿。上述各方法每周6…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1999年3月~2000年1月收治偏瘫病人49例,介入康复护理侧重于肢体功能训练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49例为康复护理干预A组,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36~78岁。脑出血13例、脑血栓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3例。随机选取 1998年1月~ 11月脑卒中偏瘫病人46例,为对照B组,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42~81岁。脑出血15例、脑血栓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外伤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8.
1996年~1999年,我们对住院的41例脑血管意外的偏瘫患者,应用现代康复医疗技术及传统的康复技术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偏瘫患者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38~74岁,平均57岁。病程≤3个月者20例,3~6个月者15例,6~12个月者3例,7年以上者3例。其中脑梗塞26例,脑出血13例,脑外伤2例,伴高血压17例,右侧偏瘫18例,左侧偏瘫23例,语言不清10例,肌力0~I级13例,Ⅱ级10例,Ⅲ级16例,肌力亢进2例。1.2方法急性期:根据评估,预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20例脑卒中偏瘫的住院病人在其发病后1~2周及3个月内进行的运动功能康复,探讨早期介入后功能恢复情况。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收集1999年5月~2000年10月收住本科的早期脑卒中患者120例。出血性50例,缺血性7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35~8463.88±24.34岁。全部经头颅CT证实,过去无卒中史或曾有卒中史但未遗留有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1.2方法脑梗死在发病后1周,脑出血在发病后2周,脑出血术后4~6周内少数外院转入院的在3个月内开始康复治疗。1患病后即进行必要的良肢位…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9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接受3个月至1年以上的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分为3组,第1组40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第2组22例病程在4~12个月,第3组17例病程在1年以上。在康复治疗前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评测采用上田敏标准化的偏瘫功能12级法和Barthel指数等方法。每个病人均由康复医师、护士、理学治疗士、作业治疗士,必要时语言治疗士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小组进行2~3次以上的康复评价。结果表明,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的机能、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的进步,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明显地优于病程在4~12个月和1年以上的脑卒中患者(P<0.05)。而病程在4~12个月和1年以上的两组病人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 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3 0例 )及对照组 (3 0例 ) ,康复组患者采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 6个月 ,而对照组患者则不给予任何规范、系统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1个月、治疗 3个月及治疗 6个月时 ,采用Fugl 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评定 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前 ,2组患者Fugl 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基本接近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经治疗 1个月、3个月及 6个月后 ,康复组患者上述时间点的Fugl 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结论 早期给予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瘫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当患者处于恢复期 (患病 4~ 6个月内 )时 ,指导患者家属帮助其进行功能训练 ,同样也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该时期的康复治疗及患者家属的作用均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复方抗栓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瑞祥  周向东 《中国康复》1998,13(3):110-112
2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6例用复方抗检酶治疗,对照组90例用胞二磷胆碱治疗,2组同时配合肢体功能训练及物理疗法。治疗前后采用上田敏标准化的偏瘫功能12级法和Barthel指数等方法对患者偏瘫肢体功能评测。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手的功能、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治疗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早期患肢康复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吞咽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进行评定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辉  吴吉生 《中国康复》2017,32(4):299-301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训练对存在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下肢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将40例存在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起立-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存在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提高、认知功能的恢复和ADL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很有效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8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24h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治疗后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的基本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残损评价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敏  周宁  彭军 《中国康复》2003,18(6):357-359
目的 :应用脑卒中残损评价表 (SIAS)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 :5 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2 5例 ,治疗药物基本相同 ,康复组同时接受康复治疗。康复组患者根据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又分为康复A(病程 <12d)和康复B(病程 >12d)。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3个月时各进行 1次SIAS评定。结果 :治疗 3个月时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肌张力、躯干平衡、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分项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 ,均差异有显著性 ;感觉功能、视空间认知、语言及健侧肢体功能差异无显著性。康复A运动功能、肌张力分项评分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康复B。结论 :SIAS临床应用显示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了Armeo Spring上肢运动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每日1次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每日1次Armeo Spring上肢运动反馈的作业疗法训练,2组治疗时间均为5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上肢和手的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AROM)、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y Barthel Index,MBI)、Fugl-Meyer 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FMA)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BI、FMA和WM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FMA和WMFT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FMA和WMFT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上肢运动反馈训练联合常规康复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32例中风偏瘫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方俊 《中国康复》1993,8(4):165-168
32名中风6个月以上未经早期康复治疗的晚期患者,接受了3个月的系统康复治疗,每一患者均进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 ADL 能力的评价,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生物力学治疗,神经生理与发育治疗及代偿训练。结果表明:错过了早期康复机会的晚期患者经过系统康复治疗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 ADL 能力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偏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患者均给与常规药物治疗及偏瘫的常规运动治疗,同时针对感觉障碍进行感觉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DCS治疗,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偏瘫侧肢体感觉功能评分、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ADL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tDCS结合感觉功能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肢体的本体感觉功能,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