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弓形虫感染与小儿疾病的关系。方法 1246例住院儿童为实验组,267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使用统一调查表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一步法检测血清弓形虫循环抗原。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弓形虫循环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53%和1.87%,两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早产儿,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肺炎,癫痫组弓形虫循环抗原均为阴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腹泻病组弓形虫循环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喉炎(包括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热性惊厥,哮喘(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组弓形虫循环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P>0.01或P≤0.01)。结论 虽然住院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清弓形虫循环抗原阳笥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某些疾病患儿弓形虫循环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弓形虫急性感染可能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情感障碍患者、正常对照组及躯体疾病对照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析弓形虫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情感障碍患者(各600例)、健康人和躯体疾病患者(各200名)血清弓形虫抗体水平,以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G(总IgG)的含量。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IgG抗体阳性率(13.7%),高于健康人(3.0%)、躯体疾病患者(4.5%)和情感障碍患者(6.7%),弓形虫IgG抗体阳性与精神分裂症的联系强度为中等(OR=2.22~5.13);而精神分裂症患者IgM抗体阳性率与其它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情感障碍患者IgG和IgM抗体阳性率与健康人和躯体疾病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精神分裂症组和情感障碍组、躯体疾病对照组之间血清总IgG含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弓形虫血清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情感障碍和躯体疾病患者及健康人,弓形虫隐性感染可能与部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随访期间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菌溶解产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喘息发作次数、每次喘息时间、喘息总时间,哮喘发生率及随访前后IL-4、IFN-γ及IL-17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每次喘息时间及喘息总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哮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随访前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辅助用于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喘息及哮喘发生风险,并有助于改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4、γ干扰素(IFN-γ)和IgE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2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入院时(急性期)、出院前(临床症状消失)及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IL-4、IFN-γ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IgE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4水平入院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入院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gE水平入院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4、IFN-γ和IgE在患儿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正常对照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和肺泡巨噬细胞(AM)表达C80(B7-1)、CD86(B7-2)共刺激分子百分率有何不同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对16名健康自愿者、1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16例COPD患者进行了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淋巴细胞和AM,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了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用生物素-抗生物素复合物(ABC)夹心法测定了经脂多糖(LPS)剌激培养的AM膜表面表达CD80和CD86阳性率,并将正常对照组中已经LPS剌激的和未经LPS刺激的AM膜表面表达CD80与CD86阳性率进行对照.结果在反映Th2的IL-4水平,哮喘组为(331±150)ng/L,与正常对照组(106±42)ng/L及COPD组(49±20)ng/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COPD组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反映Th1的IFN-γ水平,COPD组(342±122)ng/L与正常对照组(188±67)ng/L及哮喘组(77±32)ng/L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均<0.01);哮喘组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M表达CD86阳性率哮喘组为(22±8)%,与正常对照组(12±6)%及COPD组(11±6)%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中未经LPS刺激的与已经LPS刺激的AM在表达B7百分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48例受检者IL-4水平与经LPS刺激的AM表达CD86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5).结论哮喘和COPD患者肺内淋巴细胞在细胞因子分泌谱上存在截然相反的格局,前者存在向Th2而后者存在向Th1极化的调控,其差异可能与抗原提呈细胞提供的共刺激信号不同有关,CD86在哮喘向Th2极化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这提示哮喘与COPD在肺局部细胞免疫学上无论从抗原提呈方式还是T细胞分泌谱上都是本质不同的两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刚地弓形虫感染与孕妇自发性流产的相关性,为制定自发性流产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集的228份首次自发性流产孕妇血清样本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正常妊娠且无流产史的228份孕妇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检出率,分析弓形虫感染与自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年龄、学历构成、职业构成、居住地、养猫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病例组血清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为3.51%,对照组为0.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4.08,P < 0.05;OR = 8.25);病例组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0.09%,对照组为8.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42,P > 0.05)。结论 孕期急性弓形虫感染可显著增加自发性流产发生率,应加强孕前弓形虫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和孕期弓形虫感染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弓形虫感染的情况.方法 收集2008-2010年期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的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计算住院患者血清弓形虫抗体的阳性率,并按科室和疾病分别统计分析患者弓形虫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住院组和门诊组患者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2%...  相似文献   

8.
儿童先天性病残与弓形虫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病残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和膜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2 97例先天性病残儿童血清弓形虫抗体。结果  2 97例先天性病残儿童弓形虫抗体阳性率 2 1.2 1% (6 3/ 2 97) ,显著高于后天获得性病残儿童弓形虫抗体阳性率15 .2 5 % (45 / 2 95 ) (χ2 =3.5 2 ,P<0 .0 5 )及同期健康儿童弓形虫抗体阳性率 6 .76 % (10 / 14 8) (χ2 =15 .0 5 ,P<0 .0 1)。先天性病残儿童父、母弓形虫抗体阳性率 (父 2 1.5 5 %、母 2 9.97% )与同期健康儿童父、母弓形虫抗体阳性率 (父 4 .0 5 %、母 5 .4 0 % )相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父 -父 χ2 =2 2 .81、OR=6 .5 0、P<0 .0 1,母 -母 χ2 =34.96 ,OR=7.4 9、P<0 .0 1)。与后天获得性病残儿童父、母弓形虫抗体阳性率 (父 15 .5 9%、母 2 1.6 9% )比较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父 -父 χ2 =3.4 7,P<0 .0 5 ,母 -母 χ2 =5 .2 8,P<0 .0 1)。10 8例弓形虫抗体阳性的儿童病残家庭 ,父或母至少有一方弓形虫抗体呈阳性的家庭有 5 6户 ,占阳性病残儿家庭的 5 1.85 %。提示弓形虫感染与优生优育关系密切。结论 弓形虫感染是儿童先天性病残的重要致残因素之一 ,对优生优育夫妇积极开展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监测 ,将对提高人口素质 ,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淮南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围产期检查并分娩的孕妇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IgM和IgG抗体。 结果  179例妊娠期调查对象血清抗弓形虫抗体IgM检测均为阴性。早孕组IgG阳性率为3.48%,中晚孕组IgG阳性率为4.92%,平均阳性率为3.91%;早孕组与中晚孕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P>0.05)。102例未孕的健康育龄女性血清抗弓形虫抗体IgM检测也均为阴性。未孕组IgG阳性率为2.94%,与早孕组、中晚孕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3,P>0.05)。 结论  安徽省淮南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率处于较低状态,应积极开展围孕期弓形虫检测,加强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监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手术前后水平动态变化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50例食管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βHCG术前、术后1 w、1、3个月水平,并设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食管癌患者CEA、CA125、CA19-9术前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βHCG术前血清水平和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食管癌患者CEA、CA125、CA19-9术后1 w、术后1、3个月血清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βHCG术后1 w、术后1、3个月血清水平和术前血清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食管癌患者CEA、CA125、CA19-9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水平和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食管癌患者CEA、CA125、CA19-9术前血清水平和肿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食管癌患者CEA、CA125、CA19-9术前血清阳性率水平和肿瘤分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CEA、CA125、CA19-9血清动态水平变化监测可作为手术疗效监测指标用于临床.CEA、CA125、CA19-9术前血清水平和临床分期正相关;CEA、CA125、CA19-9术前血清阳性率水平与分化程度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能用于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的噬菌体展示肽基因序列,研究合成多肽抗原的血吸虫病诊断价值.方法扩增目的噬菌体,制备和纯化噬菌体DNA,对目的噬菌体中外源性肽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演绎氨基酸序列分析.根据血清反应强度和演绎氨基酸序列选择2个噬菌体的展示肽段进行人工多肽合成.以合成的多肽为抗原,建立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愈后的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该合成抗原的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价值.结果测定了14个噬菌体展示外源肽的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其中有6个噬茵体的外源肽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其余8个噬菌体展示肽的基因序列不相同.分析演绎氨基酸序列,发现1个噬菌体展示肽中的3个连续的氨基酸(GVK)残基与血吸虫23 kDa分子氨基酸残基相同.合成多肽抗原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2.3%和91.1%,与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7.5%,检测健康人血清,特异性为95.5%.检测治愈后0.5年的同一病人血清,阴转率为55.3%,治愈后1年的病人血清中IgG抗体的阴转率为63.2%.结论 9个具有血吸虫病诊断价值的噬菌体展示表位的基因序列被确定,并证明了合成多肽抗原有较好的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钉螺3种酶的酶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法比较了安徽及云南两省的钉螺的酸性磷酸酶(AcP,EC3.1.3.2)、过氧化物酶(Po,EC1.11.1.7)及酯酶(Est,EC3.1.1.1)的电泳带型。AcP及Po的同工酶中AcP1、AcP2及Po1、Po2由单态位点编码。Est的同工酶由4个位点编码,其中Est3在安徽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快带,相对迁移率(Rf)为0.362±0.027;在云南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慢带,Rf为0.340±0.036。  相似文献   

16.
骨代谢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研究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治疗后的变化率,对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应用作出初步评价。方法 48例绝经前妇女、48例绝经后妇女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4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观察其变化率。12名绝经后妇女,每两个月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共观察一年。结果 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明显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经抗吸收治疗后.大部分骨代谢指标明显降低,血清骨形成指标比尿骨吸收指标长期个体内的变异要小。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加快,部分血清骨代谢指标优于尿骨代谢指标,尤以血清骨形成指标N—mid骨钙素和血清骨吸收指标CTX为优。  相似文献   

17.
Measurable evolution occurs in laboratory populations of Drosophila under strong natural selection. The rate of adapta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populations with genetic variability increased by radiation than in the control, nonirradiated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胆石症、胆囊切除术后等胆系疾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糖尿病胃轻瘫(DGP)等非胆系疾病Oddi括约肌(SO)功能变化,通过内镜采用灌注式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对15例胆系疾病患者、13例非胆系疾病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结果显示,胆系疾病组的胆总管压力、SO基础压及蠕动波振幅明显高于非胆系疾病组(6.86±0.63kPa与1.27±0.10kPa,P<0.01;7.31±0.95kPa与1.87±0.16kPa,P<0.01;32.00±1.2kPa与24.14±1.5kPa,P<0.05);同时,非胆系疾病组的十二指肠压、SO蠕动频率及间期较胆系疾病组明显降低、减慢及延长(1.42±0.26kPa与0.30±0.10kPa,P<0.01;3.6±1.2次/分与2.2±0.4次/分,P<0.05;7.4±1.2秒与11.0±1.8秒,P<0.05)。结果显示,无论是胆系疾病还是FD及DGP等非胆系疾病均有SO功能紊乱,但表现形式相反,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法乐氏四联症右室流出道心肌细胞进行形态立体定量学研究。结果表明,法乐氏四联症组右室心肌细胞呈肥大及退行性改变,细胞横径大于20μm,肌原纤维体密度小于对照组(P<0.001),线粒体散密度增加(P<0.001)。但体积缩小,肌浆网体密度及表面密度显著增加(P<0.01)。法乐氏四联症右室心肌细胞功能异常可能与其收缩单元的减少、细胞能量代谢失调及兴奋—收缩耦联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5例未经心内手术矫治的法乐氏四联症,对其心脏解剖形态及合并畸形,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