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用生物钙对去势雌鼠失骨的防治作用进行了研究。4月龄Wistar雌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双侧卵巢切除组(切除组)及双侧卵巢切除后补充生物钙组(补钙组),补钙剂量为每只鼠每天50mg/kg,经口灌胃。90天后处死动物,分别检查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右侧胫骨病理组织学,左侧胫骨形态计量学,以及股骨湿重、干重、灰重和骨钙、磷元素X线能谱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切除组大鼠骨小梁变细小,骨小梁体积下降,宽度降低,成骨细胞指数和破骨细胞指数均增加,骨重下降,骨钙、磷含量减少,呈典型的骨质疏松症病理学改变;补钙组动物血清钙及骨钙、磷含量明显升高,骨小梁体积及骨小梁平均宽度明显高于切除组动物,说明生物钙在防治去势大鼠骨质丢失方面有一定作用。作者认为,补钙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机理在于纠正去势后的负钙平衡,抑制过高的骨转换,特别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骨痛宁搽剂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所致的骨组织病理学与骨形态计量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大白鼠卵巢建立大鼠雌激素缺乏OP模型,分别给予骨痛宁搽剂(TN组)、骨质增生一贴灵(T组)及骨友灵搽剂(Y)于大鼠大腿外用,并与正常大鼠(N组)、假手术(S组)及模型(OP组)对照,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观察骨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测量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指教、成骨细胞指数.结果 T、Y及OP组均有骨小梁破坏等OP改变,而TN改变较T、Y及OP组轻微;骨计量学测定发现,TN、T、Y及OP组大白鼠切除卵巢后小梁体积百分比降低;T、Y及OP组骨小梁周长低于S、N及TN组;T、Y及OP组成骨细胞指数及破骨细胞指数升高.结论 骨痛宁搽剂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所致的骨组织病理学与骨形态计量学改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病理形态和计量学改变以及NO与骨代谢的关系,探讨NO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图像分析仪对骨组织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及荧光素原位杂交方法观察eNOS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去势模型组相对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厚度及eNOS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中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0.05),尼尔雌醇/左炔诺孕酮治疗组相对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厚度及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内eNOS的表达均较去势模型组明显升高(<0.01)。结论去势后雌性大鼠骨丢失为骨转换加快和重建负平衡(骨吸收超过骨形成)所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代谢与NOS表达有关,破骨细胞功能与NO呈负相关关系。尼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能降低这种骨转换的负平衡并且提高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内NO水平,从而影响其功能,达到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活性维生素D对去势大鼠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骨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探讨活性维生素D对骨转化的影响,以及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及机理。选用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双卵巢切除组,假手术对照组,双卵巢切出后给予罗钙全治疗组(剂量0.0208ug/100g,灌胃,间天1次,共10周)。结果:卵巢切除10周后,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肱骨重量及肱骨钙、磷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低;成骨细胞指数,破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表明高转化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成立。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骨小梁体积、肱骨干重、灰重、肱骨钙、磷含量较卵巢切除组高,与对照组无差别,成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破骨细胞指数较卵巢切除组低。表明活性维生素D具有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其主要机理可能是抑制骨的吸收,骨的形成相对增加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去卵巢后雌性大鼠骨丢失的组织学机制及尼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图像分析仪对骨组织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大鼠组相对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厚度及骨小梁周长均显著减少(P<0.01),而成骨细胞指数,破骨细胞指数,骨小梁吸收表面和成骨细胞覆盖骨小梁表面百分比均明显增加(P<0.01),尼尔雌醇和左炔诺孕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接近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本实验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成立,去势后雌性大鼠骨丢乃骨转换加快(高转换型)和重建负平衡(骨吸收超过骨形成)所致。用尼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治疗能降低这种转换的负平衡,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用骨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探讨活性维生素D对骨转化的影响,以及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及机理.选用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双卵巢切除组,假手术对照组,双卵巢切出后给予罗钙全治疗组(剂量0.0208ug/100g,灌胃,间天1次,共10周).结果:卵巢切除10周后,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肱骨重量及肱骨钙、磷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低;成骨细胞指数,破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表明高转化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成立.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骨小梁体积、肱骨干重、灰重、肱骨钙、磷含量较卵巢切除组高,与对照组无差别,成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破骨细胞指数较卵巢切除组低.表明活性维生素D具有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其主要机理可能是抑制骨的吸收,骨的形成相对增加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依照造成骨质疏松症的骨质中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失衡机制对去卵巢大鼠模型骨质中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数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D、E组,A组大鼠做假性去卵巢(Sham),B、C、D、E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OVX)。14周后,A、B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C组大鼠注射谷慷太林,D组大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E组大鼠联合用谷慷太林和苯甲酸雌二醇,持续30d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松质骨区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数量变化。结果 E组与A、B、C、D组成骨细胞数量均数两两比较,C组与A、B、D组成骨细胞数量均数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D组成骨细胞数量均数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A、C、D、E组破骨细胞数量均数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C、D、E组破骨细胞数量均数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谷慷太林与雌激素联合应用对成骨细胞数量增加作用及对体内缺乏雌激素的破骨细胞数量降低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探讨去卵巢后雌性大鼠骨丢失的组织学机制及尼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图像分析仪对骨组织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去卵巢大鼠组相对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厚度及骨小梁周长均显著减少 (P <0 .0 1) ,而成骨细胞指数、破骨细胞指数、骨小梁吸收表面和成骨细胞覆盖骨小梁表面百分比均明显增加 (P <0 .0 1)。尼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接近于假手术组 (P >0 .0 5 )。结论 :本实验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成立 ;去势后雌性大鼠骨丢失乃骨转换加快 (高转换型 )和重建负平衡 (骨吸收超过骨形成 )所致 ;用尼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治疗能降低这种骨转换的负平衡 ,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骨膦抗去坐骨神经雄鼠骨质疏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月龄雄性大鼠切断坐骨神经后皮下注射骨膦8周(BP组),与单纯去坐骨神经组(SN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作比较,采用骨生物力学、骨病理组织学及骨形态计量学等方法对骨膦的药效进行评价。结果:与SHAM组比较,SN组骨抗弯力、骨小梁体积密度及骨小梁平均宽度、成骨细胞指数明显降低,而破骨细胞指数及尿羟脯氨酸升高;BP组各项指标则与SHAM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骨膦可有效防止坐骨神经切断所致的失骨。  相似文献   

10.
田军 《中国乡村医生》2000,16(11):11-12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减少。对骨质疏松症的长骨组织的横断面和纵切面观察以及对椎体、骨盆骨等的切面观察 ,均表现为骨皮质变薄。这是由于骨皮质的内面被破骨细胞渐进性吸收所引起的 ,一般成骨细胞的激活尚正常 ,但出现破骨细胞的转化异常 ,以致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多 ,骨的吸收增加。与此同时 ,松质骨的骨小梁的体积变小、变细 ,骨小梁的数量减少 ,骨质疏松症的骨小梁减少量可达 30 %。由于骨皮质的变薄和骨小梁的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 ,使骨髓腔明显扩大 ,并常常被脂肪组织和造血组织所填充。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取10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淫羊藿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淫羊藿总黄酮和雌激素进行干预,共90天,观察各组大鼠全身、股骨及腰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雌激素组大鼠全身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淫羊藿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全身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淫羊藿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大鼠腰椎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能明显抑制去势大鼠股骨及腰椎骨密度的降低,对去势大鼠全身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赖氨酸对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赖氨酸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取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切除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的双侧卵巢,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预防组大鼠于术后3 d开始、治疗组大鼠于术后3个月开始每日灌胃给予0.375 g/kg L-赖氨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于术后3 d开始每日灌胃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6个月处死各组大鼠,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预防组及治疗组大鼠骨组织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模量、骨密度值、骨钙含量、骨皮质厚度、TBV,MTT,TBP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赖氨酸作用于骨有机质增强骨强度,增加骨量,对骨质疏松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Osteoporosis is an age-related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loss of bone mass and deterioration ofthe architecture of bone tissue,resulting in in-creased bone fragility(1).Post menopausal womenare at highest riskfor osteoporosis,and the loss isassociated with reductions in estrogen levels(2).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has beenused for many years to slowdownthe developmentof osteoporosis and to help alleviate other menopa-usal symptoms.Traditional HRT can be quit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制何首乌对骨多孔症白鼠的脊椎骨密度和骨无机质成分的作用.方法:将白鼠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制何首乌组.制何首乌组给予何首乌抽取液,其余组给予同量的0.9%生理盐水.结果:制何首乌组骨密度及骨无机成分较对照组变化显著.结论:制何首乌组对骨多孔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松质骨骨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倍美力组和仙灵骨葆组,每组10只。正常组仅行假手术,其余3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91 d开始给药,连续90 d,处死,取出腰椎,用电镜观察第2、3腰椎形态结构,测定第2、3腰椎的骨质密度、第2腰椎骨质的钙、磷、有机质含量,并进行第3腰椎骨质的生物力学性能测定与分析。结果:仙灵骨葆能明显提高大鼠第2、3腰椎骨的骨质密度和第2腰椎骨质钙、磷含量,调整有机质含量,修复骨小梁三维结构,改善第3腰椎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仙灵骨葆能够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松质骨的骨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醇提红曲对去势大鼠骨密度(BMD)、护骨素(OPG)、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在乙醇溶解、超声波振荡、水浴氮气条件下蒸去乙醇来提取红曲的有效成分。32只6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红曲组、降钙素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前三组进行去势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术后1周,红曲组、降钙素组、模型组分别予以红曲醇提液灌胃、降钙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12周。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BMD,采用ELISA测量血清OPG及其他骨代谢指标,分析红曲对大鼠骨代谢影响。结果术后12周红曲组BMD高于模型组,但低于降钙素组及假手术组(均P<0.05);红曲组OPG高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但低于降钙素组(均P<0.000 1);红曲组ALP高于降钙素组及假手术组,但低于模型组(均P<0.000 1)。BMD与血清OPG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381 67,P=0.031 1),与ALP呈负的直线相关关系(r=-0.660 48,P<0.000 1)。结论红曲可以降低去势大鼠的骨代谢率、减缓骨量减少,推测红曲是通过改变血清OPG含量来改善骨质疏松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基泼尼松龙对大鼠尺骨皮质骨骨量、微结构及微损伤的影响。方法:20只3.5月龄雌性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甲基泼尼松龙[3.5 mg/(kg·d)]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干预后9周处死,处死前测量 体质量及全身骨密度。右侧前肢经肱骨肩关节离断后,行尺骨单轴疲劳,疲劳后取尺骨中段行大块组织碱性品红染 色包埋,并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及微损伤定量分析。结果:甲基泼尼松龙干预组大鼠体质量、全身骨密度和左 侧尺骨骨密度分别较对照组下降15%,6.4%和4.3%(均P<0.05),尺骨内径周长和骨髓腔面积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3.3%和 32%(均P<0.05),外径周长较对照组下降3.1%(P>0.05);尺骨皮质骨骨面积和截面总面积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大鼠的尺骨微损伤数量、微损伤数量密度、损伤表面长度密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43%, 48%和50%(均P<0.05),微损伤平均长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能显著诱导大鼠尺骨皮质骨骨量丢 失、微结构及微损伤退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SI)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SI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I治疗组。假手术组仅牵动卵巢,其余两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I治疗组造模后予以SI50 mg.kg-1.d-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每周用药6 d,共12周。12周后取大鼠L3~L6脊椎行骨密度检测。取大鼠左侧股骨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检测OPG和OPG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I可以增加去卵巢大鼠的腰椎骨密度,上调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水平,使OPGL mRNA/OPG mRNA比值下降,但对OPGL mRNA的表达则无明显影响。结论:SI防治PMO的效应可能与其调控OPG mRNA的表达及OPGL mRNA/OPG mRNA比值相关。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观察仙珠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仙珠胶囊低、中、高剂量(2.715 、5.430、10.860 g生药/kg)组及阳性药倍美力片(0.104 mg/kg)组。另设假手术组。连续ig给药3个月,测定血清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雌二醇(E2)、甲状旁腺素(PTH)、钙(Ca)、磷(P)的量,并剖取大鼠股骨测BMD。结果 模型组大鼠BMD,E2、Ca、P的量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给药组的这些指标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仙珠胶囊组大鼠BMD高于阳性对照药(P<0.05)。模型组大鼠BALP、CTX、PTH高于假手术组(P<0.01),仙珠胶囊及倍美力组这3项指标均降低(P<0.01)。结论 仙珠胶囊可有效增加去卵巢大鼠BMD,有效抑制骨丢失,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血清PTH水平,提高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路会侠  李绍波 《海南医学》2008,19(6):111-112
目的观察雷洛昔芬对去势大鼠骨密度、血清IL-6的影响,探讨雷洛昔芬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纯去势组(OVX),去势 雌激素组(OVX E2),去势 雷洛昔芬组(OVX R),每组12只。3个月后处死,取大鼠股骨测定各组骨密度。采集血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各组IL-6的表达,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雷洛昔芬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5),血清IL-6浓度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洛昔芬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血清IL-6水平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