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博鑫  周明瑶  张冬冬 《工企医刊》2009,22(5):F0003-F000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德育素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崇高的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素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我们中等医学学校学生在有基本理论知识及较强实践技能的同时,更要有良好的品德。作为卫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注意抓住生源特点,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浅议教师的师德与临床阶段医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教师的言行必须高度自律,细微处也应表现出“为人师表”的风范。作为既是医生又是老师的临床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也应该有良好的医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医学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球生态平衡被破环.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很大变化.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模式转变.这使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生物学疾病,还应关注到生态环境变化一社会文化发展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发展源性”和“文化性”疾病上来。只有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类才能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4.
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也由过去的“没有疾病”转变为“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完好状态”。作为未来人类健康的保护神之———临床医学学生不仅要学会治疗疾病,而且还要学会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因此,为了搞好;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对这门功课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得扎实、掌握得牢固,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问题式教学法,初步探讨其效果。一、研究方法1采用卫生部推荐的顾学箕教授主编《预防医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亦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为此,要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文章试图从加强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培养护士的人文精神、提高护士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文化修养、法律意识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医学一直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是一门以有生命、有心理、有情感的人为对象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科学。现代医学正在朝着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方向转变,医务人员面对的不仅是病人的“病”,更是要面对所有病的“人”,除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生理功能外,还必须了解患者的社会处境和心理需求。现代医院管理者提出“以病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等服务理念,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关注医学科学进步,解除患者肉体病痛的同时,应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作用,关注医学活动中的道德、责任、诚信、仁慈等,从而解除患者伴随病痛而至的精神压力。鉴于此,长期以来,社会公众要求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这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无可回避的现实。因此继承传统文化理念,加强自身素质培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吴含 《婚育与健康》2014,(11):29-29
兄弟们嘿咻的时候,估计都不希望小蝌蚪找到他们的妈妈.但“生孩子”这事儿是人类延续的基石,一旦上升到人类繁衍的高度,那这个话题就必须重视起来了。在某些层面上来说,这个“软实力”要比性能力更重要,而全世界各国男人,都会多多少少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医学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人类生命运动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不断认识和根治疑难疾患,这不仅需要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而且要求科研人员具备崇高的科研道德。因此,作为促进医学科研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强化医学科研中的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医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护士专业素质的要求。中等护理专业主要是以培养实践、实用、实干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毕业后即能胜任本职工作,满足社会对该种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既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质。实验教学是学生深化理解和巩固所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如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医院如何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它在社会发展、人类医学、健康新概念中的作用、地位是我们目前亟待认清、解决的问题.一、健康保健的社会意义健康对改变社会和家庭生活,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一个民族兴衰息息相关.首先,能保障劳动生产率;其次可减少医疗成本;再则,可提高人们身心健康水平,参与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使其充分享受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萍 《家庭医学》2007,(10):26-27
高尚的医德和精益求精的技术.使病人愿意将生死托付于所信任的医务人员,但是光有这两件宝还不够。多年从医的实践使我切身体会到,还有一件宝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就是能较好地与不同病情.不同层次的病人沟通的本领.或是沟通的艺术。吴阶平副委员长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阐述过这个重要观点。在一次中美医学伦理学术研讨会上,我曾聆听到他的观点: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千万不能只看到疾病,而忽视了病人本身,我们应该首先想到我们所服务的是人.要非常关注他们的感受,他们的需要,医生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本领,才能使医学技术更好地发挥出作用,就是说要讲究服务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医生的培养、医学专业的学习较为特殊。演讲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培养人才的较好方法,临床讲课对培养未来医生有重要意义。对俄罗斯演讲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国外的相关情况做一介绍,如杰出医学演讲家的才能,医生讲课必备的素质、知识和经验,演讲艺术和风格对听从的吸引力,演讲医生的选择,校系领导的责任,演讲所付出的艰辛劳苦的智力、体力的消耗。临床演讲可望为培训社会需要、市场对路的未来医学专家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医学人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医学教育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和重要途径,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医学理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学会如何尊重人、关爱人,这是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正像希波克拉底所说:知道患者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他患有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反思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更多的注重专才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这不仅偏离了医学的本质要求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与时代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转变医学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刻认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努力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深化医学教学改革提高外科学临床实习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成群  李萍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466-1468
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保证并提高外科学临床实习质量倍受社会的关注。作者针对本校近年来外科临床带教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教学改革设想:①注重素质教育,在思想上培养学生刻苦好学精神;②加强“三基”训练,尤其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严格要求,严把“出科关”;③实行专科带教教师负责制;④建议改变现行的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直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政策;⑤针对学生爱好及社会的不同需求分层管理,分类侧重培养;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经以上措施,有可能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园丁,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作为载体的健康素质十分重要。然而,当前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广东省对19所高等学校8417名教师的健康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占46%,严重亚健康(即前临床状态)占23.6%;一些与教师心理和职业有关的疾病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6.
胡虞乾 《现代医院》2006,6(4):92-92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前医疗改革稳固推进的形势下,加强外科医生的素质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恪守医德。做到品德端正、作风正派,不能因经济利益置诊疗原则不顾。我们应意识到手术刀沉甸甸的份量和治病救人这一职业的崇高神圣,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一定要淡化商业意识,强化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临床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结果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实习生学习及临床教师带教的积极性,使我院的临床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更适应当今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结论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付克菊 《健康必读》2008,7(5):82-83
目前,我国着重于培养“实用型”的医药卫生人才。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研究和发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与人相处的学问,在人类所有的学问中应该是排在前面的,沟通能够带来其他知识不能带来的力量,它是成就一个人的顺风船。”也有专家说:“沟通的素质决定你生命的素质。”由此可见,沟通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内容的医疗服务行业,其服务品质的衡量标准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而满意度的高低,则是由患者及家属在与他们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后得出的。如何了解和把握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尽可能地使护理服务的实际达到患者的满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把患者看成社会人,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认识到心理、社会和情感因素在护理中的作用,广泛开展护患沟通,逐渐建立一种主动合作的新型护患关系,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磨擦、碰撞和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加强主流文化价值观教育,务实医德的根基;秉持“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坚持一元导向多元渗透的统一.目的:在医学生中开展长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职业本身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方法:实习医院利用多元文化对实习医学生进行医德培养[1]和引导教育,使课堂教育和现实教育有机结合,具有针对性,深入学生的心灵.结果:让实习医学生对良好医德有更高层次的理解,树立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对培养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当前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