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诊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患者采集静脉血 ,是门诊各项检查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笔者通过对 6 2 80 0例门诊患者静脉采血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对此所采用的相应的护理对策 ,得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报道如下。1 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1.1 局部血肿 :采血后患者按压穿刺部位方法不准确所致。1.2 前臂背面大面积瘀血 :静脉穿刺过程中误伤动脉血管 ,常见于较肥胖患者和有血管差异动脉血管较浅的患者。1.3 穿刺过程中患者感到剧痛 :常见于穿刺部位在肘腕部 ,血管走行贴近于神经而误伤神经。1.4 采血后穿刺部位轻微发红 :由于穿刺前皮肤消毒时 ,酒精未干即…  相似文献   

2.
静脉采血是采集血液标本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采血拔针按压方式不当,常会导致拔针后穿刺部位皮肤出血、皮下瘀血、血肿、疼痛剧烈等不良反应。现就静脉采血拔针按压方式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涂抹利多卡因胶浆用于缓解桡动脉穿刺中引起局部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穿刺,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局部皮肤涂抹盐酸利多卡因胶浆2~3min后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动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一次采血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应用于患者桡动脉穿刺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新老两种采血方法对患儿及家属的影响,以探索一种能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医患纠纷的新生儿、婴幼儿采血技术.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股静脉、颈静脉采血法(传统组),手背静脉采血法(新法组).将两组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局部感染率、血肿发生率、标本溶血率、家属满意度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传统组中一次性穿刺失败41例,占9.8%,局部感染4例,占1%,局部血肿23例,占5.5%,标本溶血32例,占7.6%,家属满意率:76%,对照组中一次性穿刺失败8例,占1.9%,局部感染0例,局部血肿0例,标本溶血6例,占1.4%,家属满意率:97%.新生儿、婴幼儿手背静脉穿刺采血技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局部感染率、血肿发生率、标本溶血率低、家属满意,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婴幼儿采血过程中胫后动脉采血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入罗定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婴幼儿,按照其采用的不同采血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用胫后动脉采血法的100例观察组婴幼儿与采用桡动脉采血法的100例对照组婴幼儿。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瘀斑血肿形成率、哭泣次数、哭泣时间。结果:观察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上高于对照组,在瘀斑血肿形成率上低于对照组,在哭泣次数和哭泣时间上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婴幼儿采血中使用胫后动脉采血法可以获得更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其创伤较小,不易形成瘀斑血肿,不易造成明显疼痛,因此患儿哭闹时间与哭闹次数也有明显减少,操作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动脉采血穿刺点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采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棉球+宽胶布按压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棉球按压,观察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按压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棉球+宽胶布按压法既能保证止血效果,又能减少按压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110例需采集血气分析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桡动脉常规穿刺法即触摸桡动脉搏动明显处为穿刺点,实验组采用解剖学体表定位法即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约1cm,再向肘关节的方向约0.5cm为穿刺点。比较两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操作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所需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解剖学体表定位法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傅莹  傅虹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79-180
目的:与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比较,评价负压真空采血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与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以来,我院对手足口病患儿采血共200例,按照住院号的不同,设单号为试验组,共100例,双号为对照组,共100例,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角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两组护士操作时采血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不同。结果:试验组采血量与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真空采血斜角进针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可减少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血液污染,较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00例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桡动脉采血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穿刺成功率、局部瘀斑发生率,以及啼哭例数、穿刺前后心率上升幅度。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4%),局部瘀斑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6%);研究组啼哭例数、穿刺前后心率上升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桡动脉采血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的成功率,对减少局部瘀斑、啼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静脉穿刺水平 ,笔者对正侧面两种静脉穿刺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如下。1 方  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例 ,选择的部位均为四肢末端的表浅血管。 1正面进针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 ,局部消毒后右手持针在血管的上方呈 15°角直刺血管 ,有落空感或回血后 ,将针头沿血管潜行至针头的 1/ 2或 2 / 3,将针柄沿血管走行方向固定 ,无菌棉球压在穿刺点的上方 ,将输液器的末端固定。 2侧面进针法 :在血管侧面进皮肤再进血管。2 体  会正面穿刺的优点 :1进针速度快患者感觉疼痛轻。因为皮肤表层神经末梢丰富 ,血管上行快速穿刺就是缩短在皮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治疗中两种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液标本的效果。方法:选择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25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依次采集凝血四项、血气分析、血常规、电解质标本,对照组则采用一次性两用采血针先采集凝血四项、血常规、电解质后分离采血针刺塞端后接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采血用时、血液外渗、局部皮肤牵拉疼痛等的差异。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用时、血液外渗、皮肤牵拉疼痛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液标本较一次性两用采血针用时短,且可减少血液外渗,降低患者局部皮肤牵拉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考察中药巴布剂对小儿静脉炎和皮下瘀血血肿等静脉穿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静脉穿刺损伤发生小儿静脉炎125例,静脉穿刺损伤发生皮下瘀血血肿患儿1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设立临床观察指标,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静脉穿刺损伤静脉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3.79,P=0.002,P0.05)。皮下瘀血血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4.28,P=0.002,P 0.05)。结论:中药巴布剂治疗小儿静脉炎和皮下瘀血血肿等静脉穿刺损伤,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为患者选择最佳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透析1年以上的12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分别采用阶梯式或纽扣式穿刺法和常规穿刺方法,观察穿刺时渗血、血肿、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及内瘘瘤、内瘘狭窄、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常规随意点穿刺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50次后实验组血管内膜壁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1年后,治疗组患者动脉瘤、内瘘狭窄、堵塞等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常规随意点穿刺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或纽扣式穿刺方法,能够明显减少穿刺渗血、血肿、穿刺失败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血管内膜壁的增生,降低内瘘瘤、血管狭窄、血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新生儿桡动脉采血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80例桡动脉采血新生儿,将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是进行桡动脉采血,在采血的前后不进行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采血前的指导和采血中后期的护理工作。具体护理措施:(1)需要稳定新生儿的情绪,避免因新生儿过度哭闹影响采血工作的正常进行。(2)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采血以后按压的位置应该选择针眼上方0.5 cm处按压3~5 min。结果:在观察组中,86例为一次性采血成功,成功率高达95.6%。其中,有2例患儿出现局部瘀斑现象,发生率是2.2%。在对照组中,74例为一次性采血成功,成功率达82.2%,其中,有11例患儿产生局部瘀斑现象,发生率是12.2%。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具有足够的信心和扎实的技术,这是顺利完成桡动脉采血的重要条件,掌握穿刺点定位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提高采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握拳绷皮肤方式在手背浅静脉穿刺进行静脉给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中医肛肠科住院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固定两名护师担任操作者,根据单双日分别采用传统握拳绷皮肤方式(对照组)和新握拳绷皮肤方式(实验组)进行手背浅静脉穿刺给药,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10.14P〈0.01),实验组穿刺局部周围瘀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5.41P〈0.01),实验组患者愿意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6.96P〈0.01)。结论新握拳绷皮肤方式能提高浅静脉穿刺给药操作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芦荟湿敷预防PICC置管所致的静脉炎。方法:选择38例置入P1CC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均按PICC操作规程置入导管,对照组进行一般置管后护理不涂抹任何药物;实验组置管后用新鲜芦荟汁湿敷置管臂静脉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的皮肤,30~60 min更换1次;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机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新鲜芦荟汁局部湿敷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保护患者化疗静脉血管效果明显,延长血管化疗时限,减少血管内膜损伤。  相似文献   

17.
晚期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以来 ,我院应用介入法治疗 78例晚期肿瘤患者 ,经规范的护理配合 ,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监护体会总结报道如下。1 穿刺点及皮肤的监护介入治疗后 ,将患者用轮椅或担架送回病房 ,嘱其用手适当加力向下按压包扎的绷带约 1h ,并平卧 6h ,同时密切观察股动脉穿刺点有无浸血、渗液 ,周围皮肤有无皮下瘀血、坏死。如有渗血须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穿刺点干燥 ,以避免感染 ;必要时用 1kg沙袋压迫腹股沟1 2~ 2 4h ,以防渗血导致皮下瘀血 ,或化疗药物渗出引起皮下坏死。2 体温的监护介入治疗后 70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体温37 5~ 38 …  相似文献   

18.
献血后穿刺局部血肿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献血针头较粗 ,针眼较大 ,若拔针后未同时按压好皮肤及血管上的针眼或按压力度不够或时间过短 (一般应按压 5~ 1 0 min)等。少数可因术者静脉穿刺技术欠缺 ,针头在血管内反复机械刺激而引起。对此类患者 ,笔者近年来采取用木芙蓉叶冰片药方外敷患处 ,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及效果将木芙蓉叶浓煎成膏状 ,取 5 0 0 g加冰片 3 g调匀 ,纱布包好 ,外敷于患处 ,固定 ,每半日或 1日换药 1次 ,2~ 3日可痊愈 ,无毒副作用。体会木芙蓉含黄酮甙、酚类、鞣质、还原糖等 ,其中黄酮甙可降低毛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前脐部备皮的不同操作技术,探讨更好的备皮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脐部备皮:先予松节油棉签清洗脐孔污垢,再用75%酒精棉签消毒;观察组术前脐部备皮:采取肥皂液棉球浸泡脐孔,待软化污垢后,再用温水棉签擦拭干净,最后再用75%酒精消毒。比较两组患者脐孔菌落数、备皮后脐部皮肤(红、肿、痛、渗液)发生率、术后脐部穿刺点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备皮后脐孔菌落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点愈合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脐部备皮,采用皂液棉球清洁,其效果明显优于松节油清洁,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输液针采血对新生儿的影响,为新生儿动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方法:将2017年6~11月新入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7号输液针采血,对照组采用5.5号输液针采血,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哭声持续时间、标本合格率以及血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及哭声持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动脉采血可选用7号输液针采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