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胃癌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迫切需要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度的生物学标志物以协助诊断,预判疗效和预后。液体活检的特点是从外周血或其他体液中分离癌症来源成分,如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microRNA、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等,并对其基因组或蛋白质组学进行评估。液体活检是一种微创、可重复的技术,可以用于早期胃癌的筛查和诊断、指导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在此,本文将对液体活检在胃癌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常规实施液体活检仍需克服的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膀胱肿瘤标记物目前应用于液体活检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其可以用无创的方式来记录及监测膀胱肿瘤分期、治疗反应及化疗抵抗、预后、复发、转移等情况,同时可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特异性提供合适治疗方案;由于液体活检在膀胱癌诊断及治疗监测中具有无创、易重复、简便等优点,未来可能将应用于临床。旨在总结和讨论近些年液体活检技术在监测膀胱癌治疗疗效和转移中的应用,从而给膀胱肿瘤治疗和转移的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肺癌的早期诊断、分子靶向治疗和监测肺癌的复发与转移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尚未有任何一种检查和检测手段能够用于指导肺癌的全程治疗。近年来,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快速发展,循环肿瘤DNA(ctD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估手术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ctDNA作为一个具有无创、可重复等优点的生物标志物在NSCLC的应用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精准医疗在肿瘤临床领域中的广泛开展,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液体活检以简便快捷、微创、实时、特异性高和克服时空异质性等特点在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本文围绕液体活检的两种主要技术: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其在结直肠癌精准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面临的挑战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复杂性和异质性使得肿瘤诊疗进展缓慢。精准医疗促使肿瘤诊疗方式朝着更加精细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正逐步应用于肿瘤临床诊疗过程。液体活检技术能够通过患者体液反映疾病状态,无创且能提供动态丰富的肿瘤相关分子信息,在肿瘤早期预警及辅助诊断、疗效实时监测、用药指导和耐药机制探索、预后判断和风险分级、靶向药物伴随诊断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能,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论文将针对液体活检的分类、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综述液体活检在肿瘤精准诊疗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属于血浆游离DNA(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的一种,是通过凋亡或坏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或由肿瘤直接分泌。ctDNA携带肿瘤特异性基因特征和表观遗传学特征,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重排、拷贝数变异和甲基化改变。ctDNA属于液体活检技术,具有操作方便、重复性高、创伤性小等优势。ctDNA可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癌症的筛查和诊断、指导治疗、监测治疗效果、分析术后残余病灶及预防疾病复发。本文对ctDNA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液体活检(CTCs、ctDNA和外泌体)可以提供全面、动态的病理信息,对肿瘤的早期诊疗、疗效监测和复发监控有重要作用,但在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需要改进。而核酸适配体具有独特的空间构象,易于合成,能够进行特定的修饰与组装,能够放大检测信号,因此核酸适配体在肿瘤液体活检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核酸适配体在肿瘤液体活检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库显示,肺癌仍然是导致全球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且大多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总体预后较差[2,3]。胸部CT和肿瘤组织活检是目前肺癌早期筛查、监测病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的主要临床方法[4]。然而目前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胸部CT和组织活检的比例并不高[5]。因此一种新型肿瘤检测方式:液体活组织检查,已成为近几年癌症管理中的关键工具。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189-192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球癌症负担日益加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从基因组层面对癌症进行新的剖析,在精准医疗的大背景下,基因检测的蓝海——液体活检也迅速崛起。该技术相对于传统穿刺活检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点,解决了临床取样的难题,未来有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早期筛查、动态监测及个性化用药等领域,医疗前景广阔。本文首先介绍基于不同体液的液体活检类型,随后根据近期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情况,整合并分析液体活检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探讨液体活检在癌症中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韦苇  易贤林  廖海 《广西医学》2022,(2):203-207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用于筛查和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组织活检只能在诊断穿刺或肿瘤切除时进行,不能反映整个肿瘤复杂的分子表达谱.而液体活检可以在不同时间点多次进行,可以通过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部位采样来确定肿瘤成分及肿瘤起源,模仿肿瘤个体的结构组合,可用于肿瘤遗传分析,这有助...  相似文献   

11.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液体活检”技术,具有无创、便捷、实时、整体、精准和可重复操作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从肿瘤细胞到分子水平的分析平台,弥补了现有临床肿瘤诊断方法的不足,有助于实现肿瘤患者的精准医疗。本文主要就CTC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常用方法等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循环肿瘤细胞(CTC)在肿瘤传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最终导致大多数癌症患者死亡。目 前,从癌症患者血液中鉴定和计数CTC 的技术已经将CTC 确立为癌症诊断和预后的重要临床生物标志物。 CTC 具有巨大的潜力,作为非侵入性连续的液体活检技术,相比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传统组织活检检测恶性肿 瘤更精准。一旦CTC 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泌尿系肿瘤患者的精确管理,CTC 的临床应用将更广泛,广大癌 症患者将明显受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并在肿瘤诊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精准诊疗成为了未来的趋势。目前常用的组织穿刺活检存在穿刺偏倚、创伤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的方法就成为研究的重点。循环肿瘤DNA(ctDNA)来源于肿瘤,能很好的反映肿瘤的基因信息,并且会随着肿瘤的进展发生相应的改变。近年来ctDNA其独特的能力备受人们关注并被广泛研究,该文就其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血清甲胎蛋白和放射影像是HCC早期诊治和疗效动态监测最常用的检测手段。然而这些手段的准确性有限,不能明确反映肿瘤的潜在生物学特性。因此,开发更准确的能够全面反映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新型HCC肿瘤标志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潜力。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的循环中的癌细胞,提供了关于肿瘤进展和转移的重要信息,是早期诊断、复发或转移、预后评估的良好候选者,甚至是HCC患者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将讨论CTC在HCC患者临床全疗程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它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肿瘤中医“耗散病机假说”的建立和固摄法的提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反复探索传统中医对肿瘤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肿瘤理论和非线性平衡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肿瘤的本质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医肿瘤“耗散病机假说”与固摄法。中医肿瘤“耗散病机假说”从更深层次揭示中医肿瘤病机的本质所在,即一方面肿瘤患者自始至终表现正气耗散、正虚失于固摄的过程,另一方面癌毒本身具有易于扩散转移的特性。固摄法正是中医肿瘤“耗散病机假说”的临床具体应用的结果。研究显示:固摄法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实验研究表明:固摄法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转移复发,对肿瘤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黎佳全 《中外医疗》2012,31(21):163-164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获取病理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晚期盆腔肿物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用Quick-Core活检针穿刺活检盆腔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活检取得的肿物组织为胶冻样物质,并行涂片,病理诊断见癌细胞团。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用Quick-Core活检针穿刺活检晚期恶性肿瘤简便、微创;对于浅表部位无法获取病理诊断及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是获取病理诊断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The tumor of knee is a relatively common dis-ease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bone tumor of knee andsoft tissue tumor of knee,mainly consisting of bonetumor in distal femurand proximaltibia,cystofknee( including popliteal cyst,cyst of meniscus,ganglioncyst and so on) ,neurilemmoma and hemangioma,etc.It has been already reported about ultrasono-graphic diagnosis of the cystof knee[1] ,butthe diag-nosisof the bone tumor of knee generally depends onX- ray,CT or MRI.This study analyzed the resultsof…  相似文献   

18.
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human-derived tumor xenografts,PDX)模型能够保留原始肿瘤异质性及肿瘤生长的微环境,与患者肿瘤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和分子表型相似度高,可以很好地反映患者临床结果,能更准确地预测新型药物的临床疗效,为泌尿系肿瘤(包括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特别是临床治疗后耐药复发及转移性肿瘤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临床前模型.PDX模型在新药研发、生物标志物筛选及个性化治疗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泌尿肿瘤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对泌尿系统肿瘤PDX模型的构建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后复发是其难以攻克的主要原因。微小残留疾病(MRD作为实体瘤复发的“桥头堡”,被描述为治疗原发肿瘤后,在没有任何癌症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患者的生物液体中仍然存在游离的循环肿瘤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衍生物。2021年中国达成了首个“肺癌MRD的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旨在通过液体活检监测以评估肺癌患者MRD状态,进而完善其术后个体化治疗。本文综述了几种热点液体(外周血、尿液、唾液、痰液、胸腔积液)标本在肺癌MRD检测中的进展,并探讨其指导肺癌MRD精准治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